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诱思探究”教学法,重视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诱导学生进行思维想象、学习探究,以期达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它建立在对教学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核心思想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诱思探究”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地设计.  相似文献   

2.
“诱思探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乙烯的结构及实验室制法教学设计韩城市教研室孙晓如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目标是“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要求做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诱导思维,以诱达思;探索研...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科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规律,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索外部世界,发现新的自然规律,探索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张熊飞教授提出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恰好注重了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探究是学生的探究。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去学习新知识、去探索未知领域,在未知中探索、在摸索中前进。诱思探究的教学过程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也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具体实施过程。学始于思,思始于疑…  相似文献   

4.
正为适应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引入了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需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意思想品德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为科学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指导。现将高中语文诱思探究教学原理及实践经验陈述如下。一、概述高中语文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一)诱思探究教学概念及特点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  相似文献   

5.
“诱思探究教学”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诱”者循循善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思”者独立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以下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唱唱玩玩,在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 “诱思探究教学”特别突出强调情感因素,尤其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激发求知欲的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教学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永熙  张德启 《学科教育》2001,(7):12-15,19
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诱思探究”(诱导思维,探索研究)教学理论主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本文从“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这一角度出发,根据“诱思探究”教学论的研究与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诱思探究教学法开展教学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教是为了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该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重在让学生参与,积极地去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变课堂为学生探索、发现、创造、创新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体现在"诱导思维".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开展教学必须先做好"诱"的工作,做到以"诱"促"思".  相似文献   

8.
使用实验探究法的体会陕西省旬邑县中学唐炳欣实验探究法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它是“诱思探究”思想体系中的一种教学法。按照诱思教学思想,教师必须以思维为主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特点及实验条件进行教学,按照探究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一节课...  相似文献   

9.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根据教学的客观规律形成的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其核心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这一思想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探究教学方法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方法论,要求教师按照教学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设计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孙琳 《教育革新》2006,(5):46-46
“诱思探究”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变教为诱,变学为思”,要求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按照这种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应是启发诱导;数学学习应是主体在头脑中建立和发展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动的“再创造”行为.“诱”是思维的基点,“动”是思维训练的关键,“思”是思维训练的主攻方向,以诱达思。下面分别从引趣诱导、设疑诱导、演示诱导、转化诱导、引申诱导等方面,来谈谈自己在“诱思探究”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作法,以期同行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1.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是由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熊飞教授首先提出,并在多所学校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学校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充实、完善,是一项大面积提高教育素质的科研成果。诱思探究讲究的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地理学科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诱思探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突出一个“诱”字,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要突出一个“思”字。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要按照“探索、观察一研究、思维一迁移、运用”的层次关系构建知识点,同时在整个学习中要始终贯彻“创设情境,激发情意;及时反馈,促进同化;全身活动,心灵体验”的教学设计思想。这为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改精神提供了具体的方法。三年来对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撷取几个精彩片断,回味我的智慧课堂。  相似文献   

13.
杜晨 《河南教育》2007,(5):55-55
教学工作应该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这是“诱思探究理论”所倡导的。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诱思探究理论”应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4.
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在他的"诱思探究教学理论"中明确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以及落实这一思想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因果层次关系去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目的。这就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摆脱旧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众望所归,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诱思探究”就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思想。现在具体谈一下近几年来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此理论的一些体会。一、“诱思探究”的理论依据“诱思探究”教学思想是在继承我国传统的启发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诱思”即诱导思维,“探究”即探索研究。它提出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16.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是诱思教学思想的核心。在这个论断中,“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如何思?思什么?关键是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诱”的作用,真正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呢?我们认为,问题的设计是关键。问题的设计怎样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正诱思探究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向学习靠拢,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理论。它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指正的作用。这个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反,摒弃了传统教学的死板生硬,从灌输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启发式教学。这不仅符合新的教学环境,也能使教学成绩有显著提高。诱思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诱思探究可以分为诱导情感、引导方法、启发探索三个步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  相似文献   

18.
<正> “诱思探究”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熊飞教授在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试验课题。其教学思想体系为:“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学生物科同属自然科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观察性、实践性、归纳性、应用性”等特征,故中学生物教学亦应以“诱思探究”理论为指导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9.
诱思探究教学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为依据,通过教师诱导,激起学生探究热情,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从诱思探究教学的核心理念出发组织教学,通过巧设情境、引导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形式,达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甄芳 《陕西教育》2004,(5):19-19
探究教学法是将诱思探究学教学论和课堂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船”和“桥”。它分实践探究法和理论探究法两种。耳聋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缺陷性”和“缓慢性”给探究教学方法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更要精心设计诱导问题,始终贯彻情意因素,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积极研索,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