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岩 《考试周刊》2015,(10):12-13
词萌芽于隋唐,兴于晚唐五代,繁盛于宋,到元明时期衰落,整个明朝也找不出几首好词,然而到了清朝,词却出现了中兴气象,这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就是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其词清新婉丽、天然自成,但通读纳兰的《饮水词》时会觉一种凄婉哀感之愁绪扑面而来,是什么原因让他的词饱含愁情?本文从他的情感经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等方面探讨原因。  相似文献   

2.
唐圭璋先生乃20世纪词学宗师,以一人之力编纂的《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等文献嘉惠词林,功徳无量。先生不独词学湛深,且词心醇厚,词才清拔,词学、词才、词心三者集于一身,他的《梦桐词》小令长调兼擅,尤以小令见胜,在民国词坛占有一席之地。《梦桐词》中的《南云小稿》写于抗战时期,集中抒发了悼亡之情与乡关之思,个体的痛苦扎根于时代的痛苦之上,蕴含着民胞物与之怀,堪称血泪凝成的性灵文字,不少作品达到了重拙大的境界。先生抗战前的作品大抵为词社雅集之作,多写长调涩体,严守四声,尚未摆脱拟古习气。解放之后的词作多为歌颂承平的应景之作。  相似文献   

3.
唐圭璋先生将"重拙大"等词学理论自觉运用于词的创作尤其是小令的创作中,其《梦桐词》诸小令景真情挚,成就尤为卓绝,雅婉厚亮之风,淳朴浑化之境,几可与唐五代北宋名作相颉颃。  相似文献   

4.
南京图书馆藏叶玉森词集《桃渡词》一卷,共收词28首,主要为词人晚清时在南京漫游期间的作品。所谓"桃渡",实际上取南京"桃叶渡"之简称,以南京一景,命名全集,应是词人有意且自觉之笔。词集以具有哲理思考与佛教观照的金陵文化书写作品为中心,兼及豪情与温情结合的赠词与挽词。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域外题材作品,其对词境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桃渡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多元,体现了词人叶玉森丰富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纳兰不仅是“悼亡词人”——《纳兰成德集》书成断想张志纳兰容若工词,尤其是悼亡词,三百年来常被称为“悼亡词人”。但实际上,他有关爱情的作品不限于悼亡,学识抱负不限于词人。为对纳兰其人及作品做出全面的评价,传统的看法似应得到适当的修正和扩展。纳兰死后,韩...  相似文献   

6.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所引李清照关于词学的一段论述,被今人冠以《词论》或《论词》的题目行之于世。至于其名实是否相符,却很少有人考虑。综观李清照此文,它实际论述了两个问题: 其一,词从流传、发展到繁荣的大致过程; 其二,唐五代、北宋的词家及其作品的评价。由于李清照此文描绘了词学发展的历史概貌,且对北宋之前的重要词人及其作品的成就与缺陷作了较为系统的评论,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在山泉诗话》至少收录了三十八位词人的六十五首词作以及相关论断。这些词学资料中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文献首发和文字校勘方面的价值,而且在词学批评的个别领域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有功于探究近代词史上的纳兰词经典化进程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8.
南宋著名词人赵长卿著有《惜香乐府》十卷,收其词二百六十多首,为宋代词人中作品数量较多之词人。其词雅俗兼善,独具风格。但历代治词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力图从解读作品出发,全面分析其词作的艺术风格,明确其在词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侧帽词》是纳兰成德早期词的结集,康熙十五年由顾贞观协助删定。《侧帽词》因成德的成名作《金缕曲》"题顾梁汾侧帽投壶图"而得名。纳兰词中可辨识属《侧帽词》的作品约25首,对研究成德思想与创作的变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共分三部分。一、从《词论》的写作时间,《词论》论词标准与《漱玉词》的相左,和《词论》历评前代词人而不及周邦彦三个方面,推论其非李清照所作。二、《词论》作者应是当时词坛上声望卓著、精通音律而又力求合律、试图总前启后的词人,而这个人只能是独步一时的周邦彦而不会是年轻的李清照。《词论》的论词标准与周邦彦词“波澜莫二”。《词论》不提周邦彦,亦正可作为著作权属周的反证。三、从《词论》的体段格局看,它应是一篇词序的残篇;而从它论词的精神蕲向看,它很可能是周邦彦为大晟词人万俟咏的《大声集》所作的序。  相似文献   

11.
纳兰性德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词作家,更是清朝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词人。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其作品逐渐受到汉学家和国内外译者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基于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从译诗语言易化策略、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转换策略三个方面对纳兰词《长相思·山一程》四种译文进行多维的描写研究,借此对不同译者的译诗策略以及其动因进行整体性探究。  相似文献   

12.
李纲是以爱国著称于世的。作为政治家,他的业绩彪炳史册;作为词人,其词却鲜为人重,没有一首编入他的集子里。如《四库全书》收他的《梁溪集》,有诗、文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独无词。这种冷落直到清末才有改观,王鹏运刻《四印斋所刻词》,将他与李光、赵鼎、胡铨的词合辑为《南宋四名臣词集》,其中李纲的《梁溪词》收词五十首。唐圭璋先生编《全宋词》,又据别本补入四首(其中残篇二首)。但这还不是李纲词的全部。《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四引《词谱》云:“绍兴初,都下盛传《苏武令》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词史上,相隔600余年,均以小令独擅胜场的晏几道与纳兰性德相似多于相异。他们性格一致,多情而笃于友谊,真挚而忠于爱情,词作凄清委婉,“绮梦”含蓄。《小山词》和《饮水词》好象两个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灵魂。本文试从作家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生平、思想以及作品的实际出发,对两位词人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4.
清代满族杰出词人纳兰性德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星,给清代词坛增添了奇光异彩;他更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一个使者,在中华民族满汉发展史上唱出了一曲民族友谊和文化交流之歌。这可以从其词题材内容的满汉民族交融和艺术表达的满汉民族交融两个方面来说明。题材内容的满汉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热情讴歌满汉士大夫间的诚挚友谊、深情礼赞满汉儿女的纯真爱情和深刻表达对明朝这个汉族政权的感情等三个方面;艺术表达的满汉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感伤基调和比喻等三个方面。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研究纳兰词,也是我们认识、研究纳兰词的另外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5.
李殉是五代前蜀的波斯裔词人,作为花间词人,他的作品中有两类题材摆脱了花间词风,其风格清新自然,在唐五代甚至整个词史中都是另辟新境和独树一帜的作品。本文试分析李的渔父词和《南乡子》组词,并通过和前代同题材词所作的比较,从中看其独特之处以及在词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书名:《纳兰词》作者:纳兰性德内容概要:《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集,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他的诗词在清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纳兰词"光彩夺目。作者个人超逸的才华使他的诗词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从及物性、语气语态、衔接和主位结构等微观层面系统分析纳兰词《采桑子》(彤云久绝飞琼字),了解其如何实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以期从宏观上加深对纳兰词情感内容和抒情风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张起 《都江学刊》2002,14(1):40-41
北宋词人贺方回的名篇《青玉案》一直被认为是词人晚年妻子亡故后排遣孤寂愁思的作品,本综合前人述,提出该篇词是词人青壮年时期描写爱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是两宋流传词作最多的词人,其词格律精严。在流传下来的629首辛词中,《鹧鸪天》词有63首,占辛词总量的十分之一,是辛词各词调存词数量之冠。辛弃疾的《鹧鸪天》词创作,具有创作时间较为集中且处于该调繁盛期、创作题材广泛且在同题材创作中成就突出、情感总体平和冲淡但在词调情感张力范围内有所变化等特色,这些特色对词人用调和读者深入理解辛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满族词人。他一生致力于词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三百多首,“别样清幽自然标格”的词,其中小令成就最高。本文试图归纳总结出纳兰词的整体风格,并分析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