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是对人类思维的一次震撼。他以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敏锐地捕捉到了西方近代哲学给人类思维带来的盲点:遗忘“存在”,从而导致了人类“精神”的萎缩,人性的异化。本文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并作出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价值虚无主义是传统形而上学设定的最高价值的贬斥,上帝之死带来了社会价值失序以及人心价值迷茫的精神和文化危机。面对虚无主义的历史运动,尼采主张以生命的权力意志克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出发,认为尼采的价值哲学由于耽搁了存在之思仍在虚无主义之中。施特劳斯批评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虚无主义的推进,认为只有以"自然正当"作为价值的确定性基础,人们才能走出价值虚无主义的泥沼。事实上虚无主义与现代性同构。在现代性语境下,虚无主义是随传统共同体的解体、人的自我理性在原子式自我观的支撑下价值独断的结果。只有回归价值的生存论根基,建构在共享式自我观主导下的构成性共同体,人才能走出价值虚无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3.
正义之于马克思不能纠缠于"词句之争"。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中包含认识论维度的"物化"(Verdinglichung)与存在论维度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这两个方面能够成为勘定"正义"的基本原则。依据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观念,人们将基于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社会形态之"契约"的正义形式看作是一切社会的"自然属性",从而为交换正义作"辩护",即"正义拜物教"。而马克思立足于存在论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批判了传统的"正义"观念,并认定正义是基于商品交易的社会,从而站在共产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辩证地走向一种"过渡时期"的"建构性"正义观念,从而真正通达"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悲剧意识和悲观哲学是一个民族理性精神和面对现实的勇气的重要来源。悲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在于 ,使人们从艰难曲折的现实生活中 ,保持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从而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充满变革的信心和决心。悲观哲学虽具有消磨人的意志的消极作用 ,但可有效强化人对自己和人类局限性的认识 ,并以此使自己从宗教信仰和幻化的理想中解脱出来 ,提高面对现实的理性精神和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5.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源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尼采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遥远的理性拉回到了距离人们比较近的感性世界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把世界的根本理解为权力意志,其目的是想表达生命世界的生成、创造和提升的特征,即“权力意志”具有非主观的实在性、追求自身能力之保持或增长的能动性以及价值关系性。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批判地研究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尼采被视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先驱,与其哲学的反本体论倾向有着必然的联系.尼采对本体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认为本体论的基本范畴"上帝"、"灵魂、"物"等实体和"存在"本质都是一种假设的、想象的存在,根源于人类理智的失误和对自然现象的错误解释,因而都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世界根本不存在一个最终实体、最高本质或绝对原则,这个世界是不断生成着的世界,是权力意志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斯宾诺莎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连续性,政治生活包括政治权威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而不是人类意志的产物。他将政治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这使他的政治哲学具有了自然主义的特征。斯宾诺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主义是首尾一贯的,它的出发点和目的始终是个体的自我保存,自我保存的最高形式是自由,但是这种首尾一贯的自然主义却有着致命的缺陷。斯宾诺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尼采锤子哲学的政治思维方法、权力意志的政治阐释理论、虚无主义政治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尼采对现代政治的批判.尼采的政治思想作为人类从现代社会到未来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探索形式,具有反现代性的消极特质,而其中对现代社会弊端的批判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权力”是一定的社会主体(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方式支配或制约客体的一种现实能力。它是政治上的强制力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这种力量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的表现是: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意志和行为能够支配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的意志和行为。“行政权力”是指政府及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制定和发布行政规章,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行政权力意识是人们认识、使用和对待行政权力的社会群体意识,包括对行政权力的欲望、情感、习惯等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他最先举起反理性主义的旗帜,在"探索人和世界的真正的内在本性"、"维护人的价值和使命"的口号下,对欧洲的理性主义传统提出公开的挑战。他把自我意志作为世界的本原或万物的本质,强调个人意志的独立,贬低理性,否定科学。其理论目标就是其悲观主义人生观,因此其悲观哲学几乎成为叔本华思想的首要特征。他的这一理论观点直接导源于其本体论,展现在其哲学的推理过程中,是其哲学思想的最终结论和归宿。文章通过对其悲观哲学的内容分析,揭示了其理论的生成及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