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 《兰亭序帖》相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所写的一篇序文,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学术界一致公认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确曾起过承先启后的作用,被奉为“书圣”,而《兰亭序帖》又被推为“法帖第一”。但是,谁也没有见到过王羲之书《兰亭序帖》的真迹。就是王羲之书的其他一些书帖,如快雪时晴贴、平安帖、丧乱帖等书陪帖的真迹,也没有人见到过。《兰亭序帖》传世本种类颇多,但都不外乎是摹本、临本、钩填本、石刻本,各本并列比较,又都不尽相同。因此,关于《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在我国书法史上已争论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说,在江西吉安市兴桥镇钓源村,发现一通北宋书法家米芾手书《昼锦堂记》的清代道光年间碑刻,清晰可辨的159字中,有13个简体字。王春南先生更撰文说“现今通用的某些简化字,岂但北宋的米芾用过,在米芾之前的700多年,东晋王羲之就用过”,并举出王羲之在《兰亭序》及唐怀仁和尚集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等传世墨迹、碑刻  相似文献   

3.
正《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每人作诗,由王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全文共28行,行11、14字不等,计324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至宝,并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正>【作品概况】《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弘福寺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刻有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镌刻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  相似文献   

5.
行书《圣教序》是怀仁集王羲之字所成,而非王羲之亲自所书。怀仁集王字确实是形神兼得,《圣教序》是学习行书的极好范本。临习《圣教序》要掌握行书的几个基本特征:藏露结合,中侧并用;省减点画,书写快速;牵丝映带,连贯流畅;方圆兼得,静动自然;改组结体,笔顺自由。  相似文献   

6.
《兰亭序》是我国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代表作。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惠帝太安二年出生,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卒(公元303-361年)。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内),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官职秘书郎、参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书法造诣极深,并达到了时代的顶峰。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3月3日,他和朋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  相似文献   

7.
贾文超 《科技文萃》2005,(1):190-191
<兰亭序>是我国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代表作.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惠帝太安二年出生,东晋穆帝升平五年卒(公元303-361年).原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内)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官职秘书郎、参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书法造诣极深,并达到了时代的顶峰.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他和朋友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修禊盛会".与会者当场作诗,王羲之写了一篇序,即<兰亭序>,当时所书的底稿书法精美,便是著名的<兰亭序帖>.后又称之为<兰亭帖>、<兰亭叙>、<禊序>等.  相似文献   

8.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三月三日,当时作为会稽内史右将军的王羲之相约谢安等42位名士,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饮酒赋诗,抒发怀抱。王羲之面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游目骋怀”,不觉“感慨系之”,笔随意走,挥洒出一篇被名为《兰亭序》的千古绝唱。他大概没  相似文献   

9.
正《大唐三藏圣教序》,简称《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序,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作记。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此碑为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唐咸亨三年(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又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  相似文献   

10.
《兰亭序》是王羲之51岁风格成熟时的代表作。它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我国魏晋以来书法艺术的发展里程,历代书家无不奉之为圭臬。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早年工书法,师从卫夫人(铄),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  相似文献   

11.
<正>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洗砚的地方。王羲之从小就勤奋好学,7岁时就跟着女书法家魏夫人学习书法,很受称赞。12岁时,就把父亲藏匿  相似文献   

12.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晋代王羲之撰写,其文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其书法亦具极高艺术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此名噪一时之作品,《文选》竟未选录。自宋以来,文人多臆测,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3.
东晋王羲之以一篇脍炙人口的《兰亭序》而流芳千古。《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曾一度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直到今天学术界仍议论纷纷。探讨《兰亭序》的真伪,就不能不涉及到王羲之的思想。现在《兰亭序》的真实性已基本上得到了普遍认可,而对王羲之思想的把握却不够准确、不尽符合实际。因此,结合其时代特点全面深入地考察王羲之的思想,不仅是《兰亭序》真伪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且对正确认识整个东晋土人的思想乃至当时的学术思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国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都十分尖锐,政治黑暗,战争频仍,中华民族灾难深重。而在思想上,魏晋时代又是一个非常通脱、自由、解放的时代,强调社会、忽视个人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2)形成了儒、道、佛并存的局面。社会的动乱、思想的解放,唤起  相似文献   

14.
临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首先应从魏晋的思想文化背景把握王羲之书法"中和美"之境及萧散之韵。同时克服以下难点:难在瘦劲,应观察精良拓本,把握其瘦硬通神的用笔;难在精细,应结合墨迹,观察其丰富变化;难在圆,临习者易重方轻圆,流于生硬,而缺少圆转、蕴藉;难在气脉贯通和章法。  相似文献   

15.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它影响了一代代书家,使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一次次高潮。美术系本科书法课程中的行书教学中,也应选《兰亭序》为范本。认真研究兰亭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瑰宝。据考,东汉时,书法已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历朝历代都有众多的书法家,若群星灿烂。而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最为著名,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境界。他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奉为“登  相似文献   

17.
王羲之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他的字简约玄澹,超然绝伦,被人称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而他的《兰亭序》以及《兰亭诗》也绝对是绝妙的文学作品,今试以《兰亭集序》分析之。  相似文献   

18.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王羲之同谢安等四十一人举行修禊之礼。并流觞作诗。应众友要求,王羲之为大家所作的诗篇写序。当时他酒酣意足,凝神运气,乘兴写下了这篇情文并茂的不朽名作——《兰亭序》。  相似文献   

19.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插图"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第127页),实际上并不是《兰亭集序》,而是《十七帖》里面的《足下今年政七十帖》.(此帖也收在南宋汇刻的丛帖《兰亭续帖》内,《兰亭续帖》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关.)那么《兰亭集序》和《十七帖》是怎么回事呢?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不但文字优美,而且书法艺术成就极高,一般作为文章来读题目便叫作《兰亭集序》.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则称《兰亭帖》(或《兰亭序帖》),也称《禊帖》."禊"是"修禊事也"的"禊",本字应读xì.《兰亭集序》里面提到的"修稧(禊)事"是  相似文献   

20.
<正>提到王羲之《兰亭序》,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已不单单是书坛百代之楷模,更是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兰亭学,涉及《兰亭序》的真伪、版本等方方面面。那么,面对如此巨制,撰写"千字文"式的赏析文字着实令人诚惶诚恐,故而本文不做过多的历史事迹叙述,而是就摹本及其艺术价值展开剖析。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官至会稽内史,拜右将军(一说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出生于名门望族,少年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