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恽向对黄公望、倪瓒的评价之所以能落实到细微处,落实到笔墨上,这是基于他对黄、倪的理解深度,特别是倪瓒画中的简和逸气,黄公望画的笔墨及意境的追求上,使得其对黄、倪的绘画了解得更深更透切。恽向提出“气韵在笔而不在墨”,指笔乃出自天成,是决定气韵的内因;墨虽也是传达气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是附着在笔法之上的,笔是气韵生发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董源与黄公望,两位都是我国早期杰出的山水画大师。董源生活在五代,其《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等都是我国关术史上少见的珍品。他在艺术上的创造及主张,对后人影响颇深。宋代米芾对其推崇备至,元代赵孟颊、高克恭及“元四家”几乎都从董源那变化出来,而最能将董源的江南画派发扬光大的则非“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莫属。黄公望遵循董源以造化为师的创作道路,以笔墨精湛,苍茫秀逸,澹远宏浑的艺术风格被董其昌称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画院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并拓展出一个学董为风的时代,不但发扬光大了江南画派,而且彻底变革了南宋院体的画风。  相似文献   

3.
王卉同志在《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撰文:《中国画题款始于汉代之物证——《五瑞图》艺术价值浅析》。文章提出:“《五瑞图》是中国绘画作品中遗留至今最早的比较成熟的题款”,其题款内容记录有误。而且,从汉画遗存史料看,在汉代画上有题款已经很普遍了。笔者通过论述、举例、列表比较等方法,认为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晚期的“楚帛书”才是中国画题款的始祖。从而将中国画始有题款的年代提前到战国中晚期。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字画库中,珍藏着一幅冰心先生捐赠的《朱竹图》,此图以朱砂绘制而成。在中国民间,用朱砂画图或写信是有特殊意义的,其寓意为绝交。此图是陈伏庐老人1946年送给冰心吴文藻夫妇的。在图中,陈老以朱砂画竹,并在画作右下角题了两句自作诗:"莫道山中能绝俗,此君今已着绯衣。"题款为"写奉文藻冰心贤梁孟一笑"。朱竹、题诗、题款,意味非常,似有  相似文献   

5.
富春山居图     
<正>《富春山居图》始作于元至正七年(1347),至正十年(1350)完成,长639.9厘米,高33厘米,是大画家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用时六七年才画成,是黄公望最花心血的作品。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日茶饭不思,观赏临摹。临死前,他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亏得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把它抢  相似文献   

6.
甘肃成县天井山东汉摩崖刻石,为汉隶真迹三大遗存之一。此刻石右下方所刻《五瑞图》,乃汉代石刻画中的珍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五瑞图》题款是中国画题款始于汉代的物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题跋的沿革及其称谓早在汉代的彩绘壁画和漆器画中就有不具名款的题铭题赞;晋人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已有名款;唐人梁令瓒的《五星二十八宿图》、南唐赵幹的《江行初雪图》也都有名款剿问逼?虽有题款,但仍不多见,画院派画家更是如此。《宋人画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所选60幅院派名士作品,题款的仅有8幅,唯作者名而已。其中有些题名若不细看,几乎是看不出来的。宋以前的画品偶有作者名和年月的款记,但画上题诗跋文尚不曾见。唐代诗人们也曾写过题画诗,如李白的《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杜甫的《戏题王宰画山水歌  相似文献   

8.
黄公望作为文人画发展主线的枢纽人物,这种态势是晚明董其昌为确立其"南北宗论"学说和"文人之画"的需要而形成的。《富春山居图》有诗般的境界与神韵,以隐逸为主题。  相似文献   

9.
《罗汉观佛陀诞生图》构图严谨,笔法犀利,堪称上品。笔者通过对这幅画的赏析,分别从历史背景、绘画风格与材料、画中罗汉像及题款等因素,认定其应为两宋之间画院待诏李从训的真迹,并阐明了这幅作品的历史和社会寓义。  相似文献   

10.
“元四家”是指元末活跃在江浙一带,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黄公望、王蒙、倪赞、吴镇等画家。本文主要就其四人在不画方面形成的各自风格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他画过一幅<百鸟归巢图>,明朝时,为一胡姓员外购得.因画上没有题款,胡员外便请当时颇有名气的小才子伦文叙为这幅画题诗.伦文叙十分喜爱苏东坡的这幅画,诗兴大发,当即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11,(Z4)
此画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  相似文献   

13.
云博 《初中生》2010,(9):1-1
宜兴那个姓吴的得了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爱如性命。吴临死前起歹心,非要亲眼看着把该画烧了殉葬不可。吴的子侄把烧成两截的画从火盆里抢出来,其中小的一截就是留在大陆的《剩山图》,大的那截后来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14.
李庆社 《初中生》2006,(6):25-25
宋朝学家苏东坡不仅章写得好,而且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相传他画过一幅《百鸟归巢图》,明朝时,为一胡姓员外购得.因画上没有题款,胡员外便请当时颇有名气的小才子伦叙为这幅画题诗。伦叙十分喜爱苏东坡的这幅面,诗兴大发,当即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15.
一幅中国画,不但可以写上作者的名字,连作画的时间、地点都可以写上,还可以题上诗语和跋语,这叫题款,也有人叫做落款。落好款还需要盖上印章,这叫用印。 初学中国画,往往不知道如何落款和用印。落款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学习书法,如果字写的不好,写在画上,便会影响字的美观。二是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至少要通文理,否则会差错百出。 题款有多种情况,一种是作者自己题款,另一种是他人在画上题诗书跋。这里主要谈的是作者如何自己题款。 首先用的最多的是落名款。落名款就是在画上写作者的姓名,或者再写上作画的年  相似文献   

16.
被一分为二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去年终于合璧,在海峡两岸闹得轰轰烈烈。我注意到了这幅数百年名画,很有意思的是,这幅画竟然是黄公望七十多岁才开始创作,经数年完成的,堪称他最好的作品。七十多岁,还有这么好的创作力,令人感佩之余,不由得思考年龄与创造力的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人才的认识问题,是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对待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代绘画,远承唐宋,近接元明,王军有“以元人笔墨,运宋人邱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之说。清画与元画,有相似背景,皆为少数民族人主中原。故王时敏、王鉴人清不仕,与王翠、王原祁力主师古,强调汉文化,与赵孟顺强调“画资有古意”,有相通处。_因刻意师古,“四王”的笔墨技巧,极为精致,用谢稚柳的话说,“简直无懈可击”,达到时代高峰。所师主要为元四家,也非偶然,重点是黄公望,使清代画坛一度出现“家家一峰,人人大痴”奇观(黄公望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朱昂之谓“我画每一运腕,辄被三…  相似文献   

18.
元代杰出的山水画大家黄公望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一般人认为他五十岁始学画。笔者认为黄公望虽是晚年成名,但学画时间应该是在他为吏的中青年时期。而黄公望五十岁前后发生的三件事(入狱、拜赵孟为师、入全真道)最终把他推到绘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他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相似文献   

20.
三、小结
  题款与钤印,作为中国画诗书画印结合的整体构成之一,既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一个中国画画家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一幅中国画,绘画水平的高低固然是评价其优势的首要因素,但题款与钤印是否得当,更能体现一个中国画画家的整体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