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是文人,是文人中最擅长书写的群体,其中兼通书法的作家文人则将自己的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弥足珍贵的具有复合价值的"第三文本"。本文对茅盾生活化的书写行为进行初步考察,尤其对茅盾"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的关联进行了重点考察,以此确证茅盾的一种活法——活在勤奋的书写中,活在浩繁的墨迹中,活在自己的爱好中。他的"文学为人生"由此有了新的意味,即不仅是为了"社会人生",而且是在书写"自我人生";他的文化生活也由此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即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将文学与书法或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创造出许多"第三文本"的杰出书写者,即使纯粹从书法角度看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书法家。从书写行为的综合研究视角,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加贴近现代文化、文学大家及书法名家的茅盾先生。  相似文献   

2.
<正>"专题"栏目是《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的重点和特色栏目。2018年,本刊呈现的"传统文学与书法教育的融合之道""审美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书法教育课程""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寻碑研学:书法学习的一种方式"等选题,是对广大书法教师特别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正>"专题"栏目是《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的重点和特色栏目。2018年,本刊呈现的"传统文学与书法教育的融合之道""审美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书法教育课程""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寻碑研学:书法学习的一种方式"等选题,是对广大书法教师特别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思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书法和传统文学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学科,其实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书法作品借助传统文学的内容增强艺术表现力,传统文学作品通过书法的形式得以展示和流传。书法和传统文学的融合是中国最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作为学生,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书法和传统文学的最佳时期,初中书法教学中的传统文学渗透显得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读诗抄文、书法呈文、书法入评、活动激趣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升初中生书法和传统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从第一本散文集《古典幽梦》到《俯仰之间》,再到《腕下消息》,朱以撒的散文和其书法一样,在经久的文学探索中建立了个性写作经验,在全国散文界独树一帜。"无论是散文,还是书法,最终都是要写出自己的笔法来。"朱以撒认为,散文和书法都崇尚个性,而个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有评论家如是说:"从  相似文献   

6.
赵孟頫,元代书画家,他的书法绘画成就,在书画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其书法,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追根溯源,他的书法多从二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其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他的绘画,山水取法董源、李成,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墨竹、花鸟,笔墨圆润苍秀。赵孟頫作画强调文学和书法趣味,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但他也师法造化,向往自然,写过实景。如团扇《江村渔乐图》,尺幅虽小,但结构层次却十分  相似文献   

7.
谢无量先追随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后专注于学术研究,一生不以书法家自居,然其又终生书写不辍。其学术研究倾向对其书法风格的转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平民文学时期关注对民间书法的学习,研究经典文学时期关注对经典书风的学习。因此,谢无量书法风格的形成是其修养和阅历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8.
为弘扬中华文学,发掘和培养文学新秀《芳草》杂志社特举办"青春杯"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征稿体裁不限,学生作文、故事、诗歌、小说、散文、日记、格言、绘画、书法、  相似文献   

9.
正书法创作所追求的最高美学境界,是神高韵远。其所谓神韵,或曰气韵,古往今来多有论述,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论画六法中将其列居首位。千百年来,无论文学、诗词、绘画、书法,也不论哪种文艺流派和主张,无不把它视为金科玉律。陈善《扪虱诗话》说:"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词藻,  相似文献   

10.
正作者虞晓勇文学(书法)博士、艺术学(书法)博士后,德国莱比锡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理论研究专攻中国书法史论,出版专著3部,专业教材7部,在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曾获第六届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全国第九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一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书法创作以隶书和魏碑见长。曾十余次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国展"及专题展,并在日本石川县书道馆、山东省博物馆等地举办个人书展,出版有《虞晓勇书法集》。2012年,书法作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永久收藏,并悬挂在中国驻外使领馆。此外,作品还为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等重要机构典藏。曾3次担任"北京电视书法大赛"素质评委。  相似文献   

11.
景晓强 《新高考》2009,(Z1):11-12
【作文题】(70分,江苏省南通市模拟考试卷)中国的书法不仅看重墨,更看重被墨切割成各种形体的空白;中国的国画也是这样,讲究画面应该留有恰当的空白。留白,留空白,这空白或是湛蓝的天,或是碧绿的水,大千世界的七彩都在这"白"中。其实,岂止书法、国画,京剧、围棋、文学……无不如此,人生亦如此。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陆续出现过很多各异的文学流派,但要论流派之大、影响之深远的当属桐城文派无疑。桐城派的书法艺术自明清以来,书家辈出,气息磊落、高古大气,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正脉。其中集大成者姚鼐的书法造诣极深,他初学董其昌和赵孟再由怀素直接上追二王,主张书法要"天与人一"、要有神。姚鼐在古文、书法等领域的成就皆是一绝,其卓然风采至今依旧为人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阅览《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第4期"独家策划"《广域课程:让书法学习走向圆融》系列文章,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中国书法是华夏文明的典型标志,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当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呈现在儿童视界之中,书法课堂是应当兼具文化磁力、审美魅力与思维张力的。"书法广域课程"是儿童书法学习的一种尝试、一种延展、一种创新,其专题性、综合性、探究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教师艺苑     
《教师》2013,(7):129
唐朝唐朝,曾用名唐宝春。邵阳师范学校专职书法教师,曾为邵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师生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长年从事书画等艺术创作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编有(副主编)《书法》(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中"硬笔楷书"采用的范字由唐朝书写)。其艺术创造涉及书法、雕塑、艺术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雅"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元范畴,"雅"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雅"的风格融贯中国传统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一直被视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雅"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张力使其呈现出多重审美形态,同时以"雅"为核心形成一套范畴群,构建起中国文学的雅化诗学传统,"雅"由风格论范畴进而融入本体论和主体论范畴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范畴。是否继承传统、掌握技法、有所创新、形成风格,是衡量一幅书法作品优劣的简易标尺。书法品评必须加强书法、美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避免书法审美上的狭隘偏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其文学和艺术深深地印含着中国独有的元素。书法艺术这一国粹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追求中的情感的渲染和寄托,不仅书法家用自己的情感灌输着书法艺术,而且历代的书法理论家也认为书法是心与意的交融。一、扬雄——"书,心画也"扬雄的《法言》虽本不是专论书法的著述,然其中所表现的论书思想屡屡为后人所征引和推崇,成为中国书论的开山之作。他在《法言·问神》篇中有一段涉及"心"  相似文献   

18.
为弘扬中华文学,发掘和培养文学新秀《芳草》杂志社特举办"青春杯"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征稿体裁不限,学生作文、故事、诗歌、小说、散文、日记、格言、绘画、书法、篆刻、剪纸等均可参赛。大赛设特等奖5名,奖金6000元和四  相似文献   

19.
"韵味"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范畴,涉猎范围包括文学、美学、绘画、书法、音乐、建筑、戏曲、影视等诸多领域。历经千载,从先秦到魏晋、从唐宋至明清,"韵味"已成为评判艺术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灵韵",作为本雅明提出的一个代表传统艺术特征的概念,主要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是区别西方机械复制艺术与传统艺术的集中体现。作为传统艺术的灵魂,"灵韵"与"韵味"与心理学、美学、哲学、绘画、书法等领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试就"韵味"与"灵韵"的相关材料进行综述,同时对其加以总结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袁行霈先生治学,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致力于学术的代际传承和文明的国际传播,用力领域涉及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国学研究、为师之道、诗文书法创作.本文论述其中国文学研究部分的方法及成就:即诗歌艺术研究的纵横贯通:关于陶渊明的文献考辨与跨学科研究;以文学为本位的、多侧面透视与立体阐述的文学史研究,以及"三古七段双视角"的文学史分期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