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一一、课前活动听爸爸、妈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原文。二、导入激情同学们,昨天,爸爸妈妈都给你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吗?讲得怎样?你们一起读了这篇课文吗?你们觉得文中的小女孩怎样?(学生谈感受,谈收获。)三、初读入景1.播放朗读课件,学生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让学生各自谈谈自己独特的感受。2.学生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独立地小声朗读,认真地进行圈点批画,边读边想边将自己的收获批注在课文的旁边,同时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四、互议释疑1.各自谈谈自己的收获,把对自己…  相似文献   

2.
晏红 《家教指南》2006,(9):22-23
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了,5岁的儿子央求爸爸讲一个故事,那就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吧,儿子一定喜欢这个经典故事。爸爸深情地讲完故事,问儿子:“好不好听?”儿子说:“不好听,什么是火柴?”是啊,儿子从来没有见过火柴,怎么会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产生感动和同情?那就先让儿子认识什么是火柴。可是家里已经多年没有使用火柴了,而且也多年没有注意到哪里还会卖火柴。爸爸想起从饭店带回来的一个打火机,但是它能代替火柴吗?姑且不说打火机不能像故事中所说的火柴一根一根地“在墙上一擦”;而且因为平时不让儿子玩明火、玩火机,现在给他一把打火机,他好奇不已,反而认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幸运、真快乐!看来,儿子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无缘相知了!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倪宗红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颇深,推荐她的一份教案,以期激起探究的涟漪。一天夜晚,接到倪宗红老师的电话,请我去听她试讲。当我在电话中得知她执教的内容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不禁脱口而出:“从学生讲,高年级学生谁没看过安徒生童话?谁不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从研究课角度讲.多少人执教  相似文献   

4.
甜可乐     
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天去姐姐家玩,听到姐姐在给四岁的外甥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只听见姐姐讲得一脸真切,连我也沉浸到里头去了。可惜小外甥一点儿也不感动,听到最后他气愤地说:“妈妈你真笨,火柴当然没人买啦,怎么不让她卖打火机呢?”  相似文献   

5.
我与书     
从我会说话起,爸爸就在被窝里给我讲《狼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伴随着这些故事和温暖的父爱,我度过了自己的婴儿时期。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李兆兴老师一直坚持“以读为本,加强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能读书的能力”这一原则。他总是想方设法多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已表达的机会,从中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摸到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请看他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什么事?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事。 生2:主要讲了大年夜小女孩在街头上卖火柴的事。  相似文献   

7.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童话。它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尖锐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魅力     
也许,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别人看来很平凡很平凡,而我却每时每刻都能领略到蕴含在这平凡之中的无限情感,并深深地为之感动。“把我的爸爸你”这是一个好天,柔和的阳光穿过窗户洒在孩子们身上,享受着这份温暖的孩子围坐在一起听我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孩子们专注地听着,关心着卖火柴的小女孩,终于,故事到了那个悲惨的结尾——“小女孩躺在街边的角落,一动也不动,她冻死了“教室里静静地,只有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里闪烁着  相似文献   

9.
小鬼笑翻天     
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篇作文:“请你代卖火柴的小女孩给她的妈妈写一封信。”几天以启,大部分同学都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只有李龙没交。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没钱寄信。”  相似文献   

10.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孩的灵魂终于跟在天堂的奶奶重聚,读春在悲悯之余也总算有些许安慰。但是每个看完这个童话 的小孩子,多数会有一个问题,要是小女孩能够把火柴卖掉该多好?其实如果转换营销思路.也许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实现她的愿望,卖掉火柴.用换来的钱给妈妈治病。  相似文献   

11.
柏延霞 《甘肃教育》2014,(24):120-120
正《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课文先叙述下着雪的大年夜,天又黑又冷,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笔者通过聆听窦桂梅老师的课,在欣赏这部西方童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窦老师教学智慧之魅  相似文献   

12.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10):36-36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在临死之前为了暖和身子擦燃了一根根火柴。火柴微弱的亮光,使她产生种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如何把这篇课文教活,让学生动情。我采用“比较式”课型教学。一、同类比较,优化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比较课文中相关的内容,不仅优化了教学环节,还训练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五次写小女孩美好的幻景:温暖的火…  相似文献   

13.
从幼儿园开始,每天夜晚妈妈都给我讲《儿童睡前故事》。我听着恍如身临其境,就这样我在妈妈的故事里成长着。我深深地感受到卖火柴小女孩的可怜和无助;丑小鸭的孤单和无奈;鲁宾孙的勇敢和顽强。故事中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4.
1.情节式。根据一个概述性的情节或提纲,大家想像故事发展的整个轮廓,编写一个故事。例如,老师讲述一串情节:小明缺课了,同学们来到小明家,小明的妈妈得了重病,同学们帮助小明,小明又上学了。大家可以此为线索,发挥想像,添技加叶,写一篇内容充实的小故事。2.引申式。根据一篇课文或一段文字,老师引导大家展开想像,加以拓展和补充。例如,在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后,就可用《先生,请买一根火柴吧》、《回来吧,爸爸不打你了》、《奶奶活着的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等作为题目写作了。3.关键词式。老师出示几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的心里非常难受,泪水吧嗒吧嗒地流个不停。我深深地体会到那时社会的黑暗,财主压迫穷人,穷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圣诞节前夜,天下着鹅毛大雪,卖火柴的小女孩穿着一双破烂不堪的大鞋子(这双鞋子是她妈妈死后留下来的),沿街叫喊着:“卖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1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开头叙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小女孩穿了妈妈的一双大拖鞋在街上走着。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跑掉了。一只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我在讲析这段课文时,对于“男孩”“捡起鞋拿着跑了”的恶作剧,同学们都感到十分可恶,从而更加同情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上,有几个女学生听到伤心  相似文献   

17.
【案例】《卖火柴的小女孩》(义务教材六年制第十二册)师:小女孩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分别出现了什么幻觉?生:小女孩共擦了五次火柴。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看到了慈爱的奶奶,最后一次是奶奶把小女孩带走了。师:同学们,如果小女孩再擦一次火柴,她还可能会看见什么?请大家展开合理的想象,给课文添加一段内容,看看谁能成为未来的安徒生。(给学生五分钟动笔准备的时间)生:小女孩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看见了爸爸。爸爸正坐在桌子旁边,享受着美味佳肴。爸爸是那么的温和,他不停地…  相似文献   

18.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带着美好的幻想含笑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感悟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针对这一教学重点难点.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快乐书痴     
书是我的最爱,可以说一天不看书、不碰书,我的眼睛和手就会直痒痒。妈妈给我买的第一本书是《安徒生童话》。翻开书,小小的我在目录上扫视着。很快,我的目光被“卖火柴的小女孩”这7个大字吸引住了,便迫不及待地翻看。当我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禁不住伤感起来;  相似文献   

20.
画大师的画     
《特区教育》2010,(5):F0004-F0004
同学们都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但是要让100个同学都讲一遍,那肯定会有100个不一样的小女孩,虽然不同,可那种属于孩子特有的稚气,童真的美是不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