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学校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阵地,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教育作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1997年4月7日国家教委发布的《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规程》明确规定:"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和较高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为其提供服务的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却滞留不前,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3.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少的中学只强调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教学教改服务,而忽视了图书馆建设;只注重课堂教学和政治教育,淡化了图书馆无形的知识传播和政治思想教育.在世纪转换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中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楷模,而中学图书馆又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它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净化校园文明环境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主要是用来培养、管理和服务社会人才的.学校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中心,是学生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阵地,更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图书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功能拥有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而集教育、学术、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学校图书馆,更是责无旁贷地要为建设好校园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志军 《教书育人》2005,(11):22-2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高等学校是青年汇聚之地,是国家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应当成为全社会创建精神文明的传播源、辐射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不仅体现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而且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其中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对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对于班级这样的基本单位来说,  相似文献   

7.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基地,它所具有的教育职能与学校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是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学校图书馆具有优雅的读书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服务功能多样化等优势,有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为学校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学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面貌,也是学生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它在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中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是一个育人的特殊环境,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又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系统工程,它是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教育机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学校图书馆(室)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中小学图书馆宣言》)。在育人的问题上,学校图书馆(室)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重任。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因此,青少年一代的精神面貌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学校图书馆(室)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重要教育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历史使命。搞好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自身建设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及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培养教育人才要求学校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高等工程专科学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机械工业部教育司委托机械工业部教材编辑室组织了第一批高工专文化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五本,于1998年1月出版,98秋教材目录征订,这套教材也适用于中等专业学校,欢迎各校使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且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并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位一体"的标志.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有效保证,因此,构筑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是构筑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之一.诚如古人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仅指人文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在学校中,我们常常忽视自然环境的教育作用,实际上,一个绿色环保的自然环境可以育身、育智、育德和育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智能开启、知识增长和道德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加强师专图书馆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出发,从三个角度探讨了师专图书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4.
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培养基地,自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战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守土有责,进行卓绝奋斗;坚持结合实际,制订规划、选准目标,切实加强师生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校图书馆(室)是向学生提供精神食粮,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园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随着“浙江省农村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的不断深入和“新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图书装备工作,农村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许多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形同虚设,图书出借、使用率极低,充其量不过是个藏书室。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图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借得好、借的多,本人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农村初中为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新路,创立了“课堂讲理论,校园搞实验,家庭搞应用,社会搞推广”的教育模式,真正把学校办成了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基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农业新科技应用推广基地和农业优良品种的繁育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且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并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位一体”的标志。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有效保证,因此,构筑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是构筑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之一。诚如古人所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总要求的重要基地。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只有抓好学校教育,才能更好地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贯彻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握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市场经济给予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营造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浓郁氛围,努力开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绿化环境,提高学校文明程度是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对高校校园绿化社会化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1.高校校园绿化的重要性高校校园绿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绿化、美化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高校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高校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和模范,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优化与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交融汇通,对师生有着潜移默化影响;校园绿化、美化也是学校精神面貌和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学校声誉,增强师生的自豪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引导和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