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合唱指挥这种群体多声部的不同节奏、不同旋律、不同和声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在学生声乐学习中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和理解有着不可替代的帮助和促进的作用,是声乐学习的效果和延伸的检阅。  相似文献   

2.
合唱艺术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是音乐表演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开设合唱与指挥课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合唱的感性认识及歌唱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升华及合唱教学、合唱组织能力。基于此,我们认为合唱与指挥课教学应建立全方位、多视角的教学模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合唱知识并提高其组织和排练合唱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丽 《阅读》2014,(36):43-44
<正>童声合唱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它在许多欧洲国家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在我国是实施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合唱训练呢?评判一支合唱队训练的成效,主要看声音是否集中、统一、清澈、甜美。每一个声部的演唱水平决定了整个合唱队整体水平,而每个声部中个人演唱基本功则决定了该声部的演唱水平。在日常训练中,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施合唱教学:  相似文献   

4.
合唱是一种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合唱教学因其特有的实践性和研讨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因而具有实践性强、参与面广、综合性突出等优势。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声乐知识,以获得演唱状态能力和解决声音技术问题为目的,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声音控制能力。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利用合唱教学特有的优势,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试验和实践,可以弥补传统声乐教学方式的劣势和不足,对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目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位置在声乐中也叫头腔共鸣,是指充分打开口腔以上的腔体如鼻腔、咽腔等使之产生共鸣而获得的高泛音,也就是悦耳集中的声音:正因为高位置能获得好的音色,且发音清晰,具有穿透力,所以现代所有优秀歌唱家都运用这一技术,即使中低声部也不例外:合唱中要求声音和谐统一,要做到这个要求,除了音高、节奏、气息、子母音状态等等的统一外,很关  相似文献   

6.
对于声乐演唱学习者而言,良好的视唱练耳练习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有助于提升声乐演唱学习者的基本音乐素养;(二)有助于培养声乐演唱学习者的音乐感知能力;(三)有助于丰富声乐演唱学习者的多声部演唱思维。进入大学本科阶段的声乐学习者,在视唱练耳学习方面应注意听觉感知理性化、视唱练习规范化,以及融入多元音乐文化。将视唱练耳回归音乐本质,突出音乐的歌唱性,可真正提高学习者的乐感和音乐表现力,丰富学习者的心理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7.
侗族大歌和奥尔加农都是古朴的多声部合唱艺术,一个源自十世纪的中国黔东南、桂北的南侗地区,一个是西方复调音乐艺术的始祖,二者分属东西方音乐两种调式音乐体系,文化背景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但在形成年代时期、最初的社会功能、多声特征等和声手段的运用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相通的朴素的和声手法与多声思维,体现了人类对于音乐语言的组织是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一门抽象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由于人声音生来各式各样,音色和音质也千差万别,因此能产生不同的演唱效果,逐步形成演唱风格。要想唱好一首作品,是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才能达到,较好的声音固然重要,而音乐修养同样也是声乐学习的一重要环节,与声乐技巧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直接影响着歌唱者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9.
大学声乐教学在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全面发展”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安排:第一阶段重点要求学生认真读谱,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个阶段训练时要在注意音准、分清乐句、掌握节奏、把握速度、处理强弱和听懂伴奏这6个方面下功夫。第二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声乐作品,增强理解力、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在把握音色处理、语言处理、语调、语气、语势的运用、感情处理和想象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0.
“跨界音乐”作为20世纪新兴的音乐艺术,以器乐的跨界演奏、声乐的跨界演唱为主要艺术形式。跨界演唱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又可根据演唱特点的差异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以跨界美声最为瞩目,它是随着西方音乐的发展逐渐流行起来的名称。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以情感为核心的表演艺术。在歌唱过程中,情感体验是对歌曲内容的内心感悟,是声乐表演的心理基础;情感表达是情感体验的艺术性外化,是声乐表演的外在目标。二者是歌唱心理过程的两个阶段,具有依存性和连续性。声乐表演中,情感体验转化为外在的情感表达,才能具有审美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论声乐美学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艺术形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在享受声乐带来美感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着这样一种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本文从声乐美学的含义及发展历程着手,总结了声乐美学的情感表现和情感特征的艺术体现形式,同时对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指导以及声乐美学在歌唱艺术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合唱艺术表现中,力度是作品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情感表现力。只有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合唱力度的特点,才能准确合理地运用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对比,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表达作品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声乐艺术属于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是集技术性、艺术性、知识性、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师在训练学生发声技巧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把握作品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把声音技巧与艺术创造相结合, 将声乐作品的精神内涵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呈现给听众,达到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男高音是中国民族声乐界极具吸引力的声部之一,但优秀且唱歌技巧比较完美的男高音比较少,声乐教学过程中男高音的歌唱技术的掌握比较难以掌握。近些年,民族唱法男高音歌唱技术训练和作品风格把握有了较多的探索,值得总结并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德彪西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成熟。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德彪西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变等特点。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明代青阳腔是在昆腔传奇体制日臻完善和成熟基础上的民间突围,体现了民间艺人深厚的文化立场。早期青阳腔多是艺人对宋元南戏的移植和改造,后来逐渐参与了对文人传奇的演唱,并与昆腔"平分天下"。青阳腔对昆腔的冲击在于对曲牌乐句的断分,造成曲牌连套体部分的错层和错位。而大量的"滚调"又迫使青阳腔对弦索的抵制,鼓、板、笛、锣一直伴随着青阳腔的伴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