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符号借用的角度,探讨语言借用的各种方式,并以此为据重新界定了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范畴.作者认为广义的现代汉语外来词应该包括借义词、借音义词、借形义词、和借音形义词.接着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分别评析了借义词和借音义词各自不同的翻译方法,结论是音义兼顾法是外来词借入最好的翻译方式.最后本文探讨了外来词翻译的规范化问题,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外来词的界定方面有一个争论已久、至今尚无定论的热点就是意译词的归属问题。目前汉语外来词的划分以形式为原则 ,以语音为标准 ,忽视了外来词的文化内涵 ,将本应归于外来词行列的意译外来词误作汉语固有词汇来对待。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一事实 ,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入手 ,将那些与外国文化密切相关的意译词划归外来词。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近年来不断增多,发展迅速,引起了学术界的密切关注。现代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方式有音译词、意译词和直引词等三大类;在形式和内容上出现了音译形式、直接引用形式增多及词素化等发展特点;英语外来词的使用折射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也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一定影响;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规范宜从建议、疏导而非立法、封堵的角度来操作。  相似文献   

4.
汉语外来词是一个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范畴。各类外来词所含外来和固有语言文化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外来词范畴中地位的不同。从语言二重性来看,外来词范畴中拼音借形词、意译词和仿译词隶属度较低。从文化二重性来看,各种外来词所含外来和固有文化因素的多寡并不在于其引入方式,而在于其本土化程度。总体来说,在汉语外来词范畴中,谐意音译词处于中心区域,拼音借形词、意译词和仿译词处于边缘地带,是边缘外来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对外来词进行界定,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析外来词的类型,并在音译兼意译词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音意兼顾词属"谐译词",是本族词语,不是外来词,概括的讲只能说概念或事物是外来的,而语言是本民族固有的.  相似文献   

6.
何微微 《考试周刊》2013,(28):27-28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释社会进程中的政治因素、信息技术和社会生活对语言的影响,并通过外来词、新造词和旧词新意词分析新词的语言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汉语学界关于外来词的研究在其来源、所属范畴、分类方式和认可程度等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但对于意译词、仿译词、字母词和日源汉字词是否属于外来词范畴则存在分歧。经过梳理分析,本文认为意译词和仿译词不能算作外来词的一部分,日源汉字词可以算作一种特殊形式的外来词,而字母词能否算作外来词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外来词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名凯、刘正琰所著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是上个世纪50年代研究外来词的专著。迄今为止,它所收录的外来词的名称主要发生了三方面的演变:纯音译词保持不变、音译词(包括音意兼译词和音译加意译词)向意译词转变和日语来源的外来词保持不变。同时现代汉语外来词出现音译词的回流和字母词的使用这两种现象。本文分别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演变的原因,并对未来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对以外来词命名的公司、企业、店铺、商品名称词存在着一些争议。认为它根本不是外来词,只是仿拟外来词,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认为它是外来词,是音译外来词的一种。这些词是外来词,是一种特殊的外来词,具有自身的特点,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过程中,关于意译词的归属问题更是一直在学界存在着不小的争议,部分学者提倡将意译词划归外来词之中,而有部分学者则持反对意见。本文将在分析评述前人所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意译词归属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探讨并提炼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1.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大量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是汉民族与英美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的结果.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外来词的出现,是对自身语言表意不足的补充,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外来词填补了汉语中某领域的词语空白,丰富了汉语表达语汇.但是在使用与翻译外来词方面还需规范与监督,以免滥用和一词多译,同时保持汉民族语言的传统风格,使汉语言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外来词属于词汇学的范畴。外来词通过潜词显化、显意符号化、显词重叠化三种途径产生,其中的显词重叠化造成了外来词与汉语词的同义关系,而外来词独特的修辞效果也使人们在同义手段选择活动中更青睐于外来词。  相似文献   

13.
以当代汉语中出现的常用英源外来词为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英源外来词译借所涉及的语用策略,并探讨中国文化语境在外来词译借中的作用,即在表音、释义的汉语字、词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形象思维方式以及汉字文化意义等因素的顺从。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词汇大约有一百多万。英语词汇是本族词(native words)和外来词(borrowed words)组成,大约百分之八十英语词汇是外来词。外来词一直对英语有巨大的影响。二十多个世纪以来,英语是通过不断的吸收其它语言而丰富自己的词汇,文章讨论了英语词汇和外来词的关系,说明外来词对早期英语、古英语、中世纪英语和现代英语均有巨大影响,进而阐明吸收外来词是英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博 《华章》2009,(17)
本文利用实例分别从词源和构词法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科技术语构成新词的几种方式:旧词新义、借用外来词和用传统构词法构成新词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外来词已在许多语言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国际语言,其词汇中包含许多的外来词。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浅析英语中外来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外来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来的词语。几乎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里,都有一定数量的外来词。它是各种语言共有的现象。英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外来词。这是由于英语同许多别的语言有过广泛而长久的交往而历史地形成的。从形式上看,英语中的外来词似乎不多;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就可以发现,固有的英语词(在古英语时期就已存在、并在别的日耳曼语言中有对应词的词)还不到英语词汇的一半。也就是说,英语中的外来词占了英语词汇的一半以上。在英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外来词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语言文化接触的产物,是文化移植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外来词引入是和历史上的几次翻译高潮一致的。对于意译词是不是外来词的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笔者赞成把意译词看做外来词的观点。意译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意译外来词对汉语言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意译外来词研究,特别是纯意译词的研究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关于意译词和借形词的身份的确认,应该区别对待:那些被称作“仿译词”的,应当视作外来词,而那些纯意译词,则宜看作是本民族词;借形词的情形极为复杂,其中一部分是外来词,还有一部分实际上是汉民族传承词。音译词是层次最低的一种外来词,它们常常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中的初级形式、过渡形式。音译兼意译词则是一种集音译、意译于一身的外来词,个中蕴涵着译者的智慧和灵气,因而往往也成为外来词定型过程的终端。字母词同音译词类似,从理论上讲,应当也是外来词定型过程中属于过渡性质的一站。外来词的汉化现象既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上,也表现在词的结构和意义上,有时甚至表现在书写形式上。同汉语本民族词一样,汉语外来词也存在一个规范的问题,内容涉及读音的规范、构词方式的规范和书写形式的规范等。  相似文献   

20.
程文强 《考试周刊》2013,(55):17-18
仿译词作为外来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丰富了词汇,还为各种语言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俄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在外来词的仿译中存在一些差异,仿译词的内涵、类型不同,主要受到语言本身及民族思维文化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俄汉语中仿译词的异同,探讨了仿译外来词的产生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