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9年3月11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从4月1日开始执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学校负责人必须与学生共同用餐,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建立家长陪餐制度。陪餐是指学校相关人员陪伴学生或幼儿一起用餐,陪餐制度是学校或幼儿园食堂由相关人员陪同学生或幼儿就餐制度,具体包括园长陪餐和家长陪餐两大块。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2012,(35):5
李智勇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为了解决农村孩子的餐桌安全,近日,教育部等15个部门出台文件规定:学生营养餐,学校负责人必须陪吃,且餐费自理。校长陪餐,从制度设计上说,通过利益捆绑,把学生利益和学校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梅洪建 《教育》2012,(27):5
《教育》旬刊2012年8月第24期对"校长陪餐"作了重点报道,虽然颇有些人赞赏这种制度,但在笔者看来,校长陪餐是会赔掉很多东西的。首先,赔掉的是学校的办事能力。学校既然有那么多工夫陪餐,为什么不把供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供餐之前就解决掉呢?如果把问题在源头解决了,还需要陪餐吗?其次,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     
2012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引发媒体上热议:老师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学习用品,是否妨碍孩子个性的发展?一些家长对学校教学要求的担忧是否有必要?学校如何在开展常规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2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引发媒体上热议:老师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学习用品,是否妨碍孩子个性的发展?一些家长对学校教学要求的担忧是否有必要?学校如何在开展常规教育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声声在耳     
《中小学管理》2012,(10):61
"禁止以奥数成绩作为入学依据。"——新华网2012年9月13日消息,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在新形势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择校"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招生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坚决查处择校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变相招生考试。"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新华网2012年9月12日消息,在第28个教师节来  相似文献   

7.
日前,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以确保学生"营养餐"计划能有效实施。实施细则规定,学生"营养餐"应以肉蛋奶为主要供餐内容,供餐模式应逐步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校外供餐。为确保食品安全,学校负责人应陪餐,餐费自理。(6月15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的有关要求,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制定了《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并于2015年4月30颁布,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防控办法》共五章21条,其目的在于更好地管控体育运动风险,让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能从学校体育运动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健康,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9.
《教育》2012,(7):17-17
胡浩、朱立毅在2012年6月26日新华社网撰文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6日发布《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农村学校营养餐应坚持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校外餐饮服务单位供餐模式为辅,严格限制家庭托餐准入。  相似文献   

10.
显然,陪餐,不仅仅是和孩子一起吃饭。就话题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如何更好地发挥陪餐的意义和作用,我们还需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找到突破口。除了陪餐前严选食材、监督制作、保障食品安全,陪餐后及时反馈、适时调整、保障幼儿健康,我们还格外重视陪餐中的教师身教,借助陪餐养成幼儿的良好健康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教育方法日前在西安电子一中诞生了,新在哪里?喏,就是学生犯了错误家长陪读。一位陪读家长闫女士称,一星期前因为儿子在学校打架,班主任老师为了防止孩子再惹出事端,要求家长到学校全程陪读。这样,闫女士放下工作。每天跟孩子7点以前到学校,晚上近7点回到家里,陪满了整整一个星期(2005年11月16日《钱江晚报》报道)。  相似文献   

12.
据《光明日报》2021年4月16日02版报道:据媒体日前报道,教育部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学校应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并制止教职工以及其他进入校园的人员实施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包括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性关系,向学生做出具有调戏、挑逗或者具有性暗示的言行等.此次被聚焦的"保护规定"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学校保护"内容的具体落实,后者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3.
《当众挨批,高二女生服毒自杀,家长、学校监护不力》这是2007年6月13日千龙网的一则新闻标题。花季的生命因老师的当众批评便服毒自尽。我在为之痛心的同时,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生命教育,在进行德育、智育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坚强。否则,我们的宝贝不知在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什么挫折起了自杀的念头,采取自杀的行动。老师和家长是监管不住的,因为我们不能时时陪在他们身边,只有在孩子的心灵中筑起一道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防线,我们才可以安心地期待孩子的长大成人成材。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27日上午,庆祝《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厚德楼5楼会议室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编委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附属医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共计50多人欢聚一堂,共庆学报诞辰十周年,共商学报发展大计。座谈会由副校长、学报主编宋清龙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行业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于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令第12号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保护学生、学校合法权益为基础,突出强调了学校依法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界定了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的责任、程序及赔偿等。根据《办法》第二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13,(1):11-11
2012年12月5日,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总结工作座谈会及颁奖晚会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合肥金融学校获奖学生郑朋利作为学生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我省荣获"组织工作贡献奖"。宣城市工业学校和合肥金融学校获"全国决赛优秀组织奖"。亳州中医药科技学校《乘上爱的方舟》等97件作品获一等奖,安徽材料工程学校《一次教导,点燃了希望》等335件作  相似文献   

17.
新闻观察     
“知识型陪玩保姆”流行上海 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暑期,上海不少家长给孩子找家教不再为补课,而为了陪孩子玩。在复旦大学家教部,记者看到十几份要求家教老师全天“陪玩”的登记单。和普通家教相比,家长更看重“陪玩”家教老师的素质,一致要求“诚实可靠、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大学生作“陪玩”,有的家长甚至还提出字要写得好、至少有一两项爱好专长等要求。为了让老师和孩子能够“亲密接触”,不少家长还包老师吃住。 据了解,暑假留校的学生多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外地学生和志愿考研生,其中不乏品学兼优者和优秀学生干…  相似文献   

18.
博客在线     
称学生孩子要慎重王儒启在2009年6月10日的《中国教师报》上撰文认为,对老师来说,孩子不是随便喊的,这是由师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年长的老师称学生为孩子,表现出来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能拉  相似文献   

19.
《今日教育》2012,(10):32
2012年6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这不仅是对2003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深化,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我国首个聚焦"现代学校制度"的文件。在新学年的起点上,《今日教育》从学校管理者的微观视角,邀请五位校长对依法治校的前提、目的、实施路径以及依法治校的文化价值、校长的角色等进行了探讨。在他们看来——民主是依法治校的基石;要打破仅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开展工作的传统管理方法,不但要理清"依法治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内容,还应该具备法治的观念,从细节处拿捏"依法治校"的度;依法治校从根本上而言,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从遵从  相似文献   

20.
刘玲 《班主任》2012,(11):67-67
正阅读了《班主任》杂志2012年第7期王丽娜老师的《我只想跟他们玩玩——关注学生的交往需要》一文,心里颇有感触。作为班主任,我见过许多像文章中小伟那样调皮的孩子,说服教育不管用,多么严厉的批评也只是几分钟热气,然后涛声依旧。我们时常为这样的孩子感到苦恼,总想着用什么更严厉的办法"收拾"他们,却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关心孩子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