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经济科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2.“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原义。作者在文中提出: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理科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  相似文献   

2.
学高考作文题不仅体现了命题者的作文理念和语文信仰,也折射出特定时期人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从功能上看,高考作文在检测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检测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并发挥着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引导作用。基于2012年高考作文现状,要积极有效应对明年的高考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1)关注现实生活,提高分析问题能力。不管作文材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联系的必然是我们的现实生活。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指向稳定在四个方面,即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时代、关注道德。在材料组织和呈现,以及考查侧重点上,一直重视理性思维和辩证能力。所以,高考作文复习,应突出“发现+思考”,要以自觉的主体态度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要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态度。同时,在素材储备上,要对应上述范围,突出重点,训练材料的应用和变通能力。(2)突出审题能力,提高多角度构思能力。材料作文写作的基础是审题,尽管新课程理念强调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但在具体命题中,很难保证不出现有理解困难的题目;另一方面,同一则材料,理解的精确程度会直接影响立意和构思的质量。在材料作文的构思训练上,要侧重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围绕一则材料,要有意提出多种构思方案,在比较中优选最好的构思。对于材料作文,好的角度,好的构思,是提高得分的关键。(3)全面进行文体训练,突出议论文写作。近年来,绝大部分地区高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就给了不同内容、不同题材平等的展示机会。所以,在文体训练上,我们首先应该全面覆盖,尤其是记叙文、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几种常见文体要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要突出两点:一是突出议论性文体写作,这不仅是高中作文训练的相对重点,也是高考作文命题偏重理性的机智应对;二是突出自己的长项,正因为文体不限,所以要在平时练就自己的拿手文体,这样,在高考中就能驾轻就熟,取得优势。(4)预判可能变化,适当注意应对。高考命题一贯保持以继承和稳定为主、适当变化和创新的习惯。我们不仅要明确不变的大势,也要有一定变化的预判。另外,我们也要看一些怪题、难题,以提高应变能力,平时训练难度适当超过高考,临考时会更加轻松自如。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留学的朋友寄来了法国的高考作文题,读后不禁唏嘘感叹。所谓法国的“高考”是指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通常在6月中旬。法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大学录取是依据高中毕业考试成绩。有的大学有自己的专门考试,称为“concours”。法国的高三分文、理、经济科,今年的作文考试各科均有三题,可选做一题。文科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经济科1…  相似文献   

4.
徐桦君 《教学月刊》2006,(10):55-56
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根据“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从题目形式看,今年的作文话题仍沿袭了去年的模式,是一个典型的话题作文题。从总体上看,今年的作文命题与去年相比既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又稳中求变、适度创新。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是指今年的作文题仍然延续了浙江这几年来话题作文的考查方式:立意自定,思想自由。如果说,前几年作文的命题思路是注重传统美德(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注重道德修养(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注重人的思想认识(2003年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为话题)、注重人文和人的认识(2004年以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为话题)、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2005年以“-枝-叶-世界”为话题),即围绕人的道德修养、人的思想认识、人文素养的提高等等,那么,今年的题目则是引导考生关注人生、关注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适度创新是指这个命题话题厚重,思辨色彩较浓,审题难度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因为“人们在文字阅读中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情感和思维,得到审判体验和享受功能,是其它媒体不可替代的。”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欣赏课文描摹的声音之美,在欣赏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更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题切忌繁冗奇异河北容城中学孙志明高考作文题以简洁明白为好,最忌讳的是繁冗奇异,因为那样的作文题,往往使考生如坠五里雾中,思索较长时间,仍难免走题或半走题,其真正的写作水平就很难展示。综观近年的高考文题,已显露了繁冗奇异之弊。1995年,就寓言...  相似文献   

7.
每年高考后,全国各地各界人士对高考作文题都是众说纷纭,评价不一。本刊认为,要对作文题目进行评价,就要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下面是本刊编辑部制作的一个评分排行榜,请您对照作文原题及评分项目自主评分,按照自己的打分实际,给今年全国的作文题排个座次。  相似文献   

8.
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内的人类,除物质生活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就曾经说,他晚年有三种痛苦:一是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二是深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三是生命失去了奉献的意义。巴老正是在这种精神炼狱中最终完成了自己独立人格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9.
辞能达意,文从字顺,这是作文达标的基本要求,也是一般性的要求。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它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作文教学的需求。为了向更高层次升华,这些年来,人们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尤其是在写作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作文教学开拓了新天地。现在,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对作文能力中的创造性因素的发掘和培养,把提高作文构思能力,发展创新意识视为提高作文教学新品位的目标。我以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利于促进这种构想的实践。纵观历年试题,不难发现今年的命题,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关注对考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测试。这是个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10.
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如此关注高考。高考未到,父母恨不得"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誓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高考作文题甫一公布,冷嘲者有之,热讽者有之,赞赏者有之,吐槽者有之。高考作文已经成为一个全民话题。2012年高考作文题,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个人品性,人生定位,社会认识。一是个人品性类,这历来是高考的压箱宝。如北京卷写火车巡逻员,强调责任感;山东卷引用孙中山箴言,告诫青年要勇于担当;新课标卷借船主与油漆工的故事,说明"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二是人生定位类,反映青年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1.
吕锡锋 《学语文》2009,(1):27-28
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语文高考作文题已走过了三十一年的沧桑历程,总体而论,语文作文题形式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高,起到了很好的考察学生语文能力、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本文试对三十余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的发展脉络略作梳理,以使广大老师、学生对我国高考作文题的发展有一清楚了解。总体而言,三十年的高考作文题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以“纪念”为话题,细研试题后,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形式求变,难度降低。与去年作文题比较,今年作文形式仍是话题作文,但其类型有所不同。“语言与沟通”是并列式关系性话题,“纪念”是单词语性话题(只有一个词语构成的话题)。“纪念”就是话题的核心和写作范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中学生要进人大学,特别是优秀的大学也是要经过考试的,也要考作文。许多美国大学要求学生提交一至两篇开卷作文:普林斯顿大学要得多些,一共是四篇。在要求提交的作文中,绝大部分是命题或者规定内容或主题的作文,有些学校则不强求作文的形式和内容,任意交一篇即可。一般来说,越是好的学校,越重视作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4.
每年的高考总是人们言说不尽的话题。从它的体制模式,到它的具体细节。这当中,高考作文更是成为朝野上下的谈资。其原因.一是作文在所有考题中相对不太具有专业性,谁都可以褒贬上几句:二是我们的文以载道的传统使得不少读书人常常会将一篇小小的千字文放大地视作“千古事”。  相似文献   

15.
王淦生 《教育》2012,(7):59-60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模式较往年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汀苏一家依然坚守命题作文,其余16份高考试卷竟然清一色皆为“材料作文”。而川.这些材料也一改往年多取自经典的做法,而多足源自于现实生活,接至取材于啦根阶层生活的,成为每一个考生必须面对、深入思考、作出褒贬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有道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到6月上旬,便会有一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赶考大军走进遍布于华夏大地的戒备森严的高考考场,接受命题专家们为他们量身定制的那一份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今后人生走向的轻盈而又沉重的高考试卷的测试。与此同时,有关中国的高考制度、考试模式、考试内容也会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和评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本人非教育界知名人士,今天却要对高考作文题发表几句看法。 虽然2008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但人们对高考试题特别是作文题优劣得失的评价声,依然是彼伏此起,不绝于耳;由于评价的角度不同,标准不一,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评论之前,先要确定一个标准。那么,评价高考作文题的标准应有哪些要求呢?我认为第一是它的公平性。所谓公平性是指大家共同站在一个起点上,没有谁能够有侥幸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高考作文题被批“诗中无一忧民字(明·袁宏道)”。看~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不由得为命题者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情怀所暗暗赞叹。2012年江苏的高考作文是: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相似文献   

19.
高考虽已结束,但别具一格、富有科幻色彩的高考作文题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从中国科协了解到,非常凑巧的是,高考一周前出版的《科幻世界》杂志出人意料地“泄露”了这个题目。名列我国百佳期刊的《科幻世界》是国内唯一的大型科幻杂志。该刊今年第7期卷首刊登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的文章,讲述通过记忆移植实现人类长生不老的梦想。它的科学原理是国外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尖端的芯片植入术。这一期还刊出了一篇以移植记忆为主题的科幻小说。《科幻世界》总编辑谭楷说,“泄题”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高考作虽然沿袭了往年的话题作,但在形式上有所突破,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当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可以说是一道瑕瑜互见的作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