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为何而存在?古今中外很多名家、大师从不同视角给出了多种答案.文章从教育交往、内在养成、德性保存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独到、深刻的阐释,发人深省,启人深思,读来颇有茅塞顿开之感.文章认为知识本位的"教人"理念无法圆满完成高等教育的人才使命,打破"二元对立"的教育交往,以情感、生命、灵...  相似文献   

2.
《小巷》是九年义务教育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小小说两篇》中的第二篇。文章表面上是写一条“窄窄的小巷”的变化——由黑暗变得光明。由被人遗忘变得人来人往,实际上是写住在小巷深处的一群被人遗忘的瞎子,用学成的按摩术为人们治病的故事。文章篇幅虽然很短,人物和故事情节也很简单,思想内涵却极为丰富,写作手法也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3.
每天读几种报刊,经常看到一些征婚启事,"大路货"较多。男方一般都要求女方:"品端貌美","温柔娴淑","爱家重情";有的提到"收入固定","勤快肯做"。女方则要求男方:"事业有成","不沾烟酒赌","层次较高经济优";少数还特别声明,"年龄不限,海外男士优先"。  相似文献   

4.
向浩 《特区教育》2011,(6):38-39
<散步>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精读就韵味无穷、浅读却毫无美点.其间至纯至美的亲情,让我常常感动.以前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是感动得一塌糊涂,但学生却无动于衷,我也一直都找不到其中的问题所在.第四次执教<散步>这篇课文时,我干脆大胆地采取了"放"的教学方法,反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差距     
上小学时,解出一道题,老师会摸摸你的脑袋说;"嗯,未来的科学家。"用几个成语在作文里,会被称赞为小作家。上初中时,解出一道题,老师会说你会考个好大学,写一篇精美的文章会被拿到各个班传阅,打印出来,颁个小奖。上高中了,解出一道题,老师会给你再出一道题,写一篇好文章,打个分,再来一篇。  相似文献   

6.
张弢同学: 读你的文章,我的心有点儿颤动、眼有点儿潮润。的确,我被感动了,被你的文章中的那位失学少年——挂香的人格力量感动了。你写的是一篇虚构的小说?抑或是一篇记叙真人真事的散文?这部无关紧要,只要你笔下的这个人物能感动读者,就说明她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至少我相信。  相似文献   

7.
"对不起,我碰到'围炉'来晚了"、"您别见怪,他是'超级恐龙'"、"这小子真是CBA"、"你不要PMP"、"我要一份13+2"……别误会,这可不是江湖黑话,而是现今最时髦的流行语。在搜集了些"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酷一代"、"新生代"的口头语后,发觉这些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今的社会时尚,体现了一种大众情绪,特别是敏感阶层或曰新潮群体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高中课文《内蒙访古》有一道关于“屯积”的练习题。《现代汉语字典》里却没有“屯积”一词,而有“屯集”和“屯聚”,“屯集”意为“屯聚”,“屯聚”的意思是“聚集(人马等)”,例如:屯聚大量兵力。而“囤积”感情色彩带有贬义,是指投机商人为了等待时机高价出售而把货物储存起来。例如:囤积居奇。  相似文献   

9.
"空城计"     
案例回放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和新接手的这一届学生相处一段时间了,对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到了他们的可爱和调皮。一个个永不安分的身影环绕在你的周围,经常让你感觉劳心劳力,但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笑脸,也会令你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一切疲劳感瞬间消失.  相似文献   

10.
"疯牛病"危机远未结束,蒙古又发生了牲畜口蹄疫。欧盟科学指导委员会日前发表公报指出:由于"疯牛病"可能在羊群中传染,"疯羊病"的威胁不能排除。时下,"疯牛病"、"口蹄疫"、"西尼罗河脑炎"、"外来新城病"、"猪霍乱"、"鸡流感"、"心水病"等动物疾病的传播被科学家称为"生物入侵"。其特点是不受时间和国界限制,可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传染给任何生物。人们应清醒地认识"生物入侵"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前文《欲涉股海——想说爱你不容易》(见上周本栏),讨论什么人不适宜炒股。这本是属于"入市ABC"或"股民须知"层次的内容;之所以拿出来"炒冷饭",是想和时论唱  相似文献   

12.
铃声"丢了"     
最近,不知是上课铃闹罢工,还是我们的耳朵集体罢工——上课铃总是隐隐约约、忽轻忽重……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一篇名为《暗黑负能量语录》的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文章里"毁三观"的百多条语录,许多让崇尚"努力就会成功"的职场人如芒在背——"以前觉得靠关系的人一定很无能,接触后发现人家样样比我强。""如果你很忙,除了你真的很重要以外,更可能的原因是:你很弱,你没有什  相似文献   

14.
顾珏 《语文天地》2012,(16):65-66
欧阳修有诗云:"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强调了文章开篇落笔的重要性。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评价一篇好文章,"凤头"指的是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一样漂亮,吸引人眼球。怎样才能拟好"凤头"?实践证明有法可循。一、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的方式虽然不那么华丽,但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因此不少学生喜欢使用这种方式开篇。比如,一位同学在《让我悄悄地告诉你》这篇文章中是这样开头的:"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翻开你一首首佳词,品味你人生的跌宕起伏。你可知,我多想,多想站在你面前,站在历史星空中那颗耀眼的星辰——你,东坡居士前,悄悄地告诉你,我对你深深的敬仰……"这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过这样两句话:"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这里的"意"讲的就是文章的立意。"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文章应该有新奇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深刻的思考,能让读者从你的文章中得到启迪,受到震撼,悟到真谛。那么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在立意上高人一筹呢?首先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几篇考场作文,也许你会有所感悟,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一句句如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一篇篇如同魏巍《我的老师》的文章,一首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拨动着多少人的心弦啊!朋友们,成功的那一刻,是谁轻拍你的肩膀,投来赞许的目光;是谁警示你不骄不躁、继续努力,又是谁送你一句"更上一层楼"的祝福。失落的那一刻,是谁站在你几乎"麻木"的身旁陪伴着你;是谁为你分担几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高二化学"硝酸"一节的教学中悟出了几个问题,期望可以给化学同仁教学时参考. 1纯硝酸怎么电离 纯硝酸就是指100%的无水HNO3.有文献指出,纯硝酸的液体按下列平衡离解:  相似文献   

18.
说红学家蔡义江"目不识丁",当然不会有人相信。但蔡委员说他不久前就经历过"目不识丁"的痛苦。一位学术界的朋友带了一个博士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林黛玉》,请他帮着看看。看过论文,他半年没有回复,朋友问是怎么回事,他只好如实回答:看不懂。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08,(9)
我最满意的……作文是来自心田的泉水,图画是来自大脑的花朵,照片是来自你最甜美的笑容。你写了那么多的作文,你最满意哪几篇?你画了那么多的图画,你最满意哪几幅?你照了那么多的照片,你最满意哪几张?把你最满意的作文、图画和照片给我——你们的彤彤姐姐!我将用认真的心阅读你们的文,欣赏你们的画,珍藏你们的照片,为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是好是坏!因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逝世后,在一篇关于他的悼念文章中记述了他年少时一件鲜为人知的事:一天晚饭后,艾森豪威尔和家人玩纸牌游戏,由于连续几次都抓到很坏的牌,他便开始不高兴地抱怨。妈妈停下牌正经地对他说:"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是好是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