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汉服运动     
汉服运动是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的现象之一。文章就汉服作为汉族民族服饰和汉服国服论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汉服在中国服饰文化中的地位与现状。  相似文献   

2.
《小火炬》2013,(12):30-31
咱们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王国"的美称,服饰艺术更是体现着这个伟大东方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量。千百年来,中国历代服装虽然姿态万千,但从总的形制上看只有两种,胡服和汉服。胡服最典型的代表是起源于满人服装的旗袍;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唐服。从黄帝开始至明朝末期,汉服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成为华夏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白族民族服饰的现状,即白族男子民族服饰的消亡及白族女子服饰的半消亡,可虚拟为汉族现代服饰发展演变流程的活化石,会给予我们一种没有民族服饰的悲哀。民族服饰是民族的一种外在物质标识。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应该有民族服饰的复兴,“唐装”就是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4.
我的财富     
郑烨 《新读写》2012,(5):64-64
所谓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是追溯到三皇五帝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汉族人民一直不改的服饰。在我衣柜中为数不多的几件衣服中就有这么一套汉服,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小得我无法穿下,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已超过了所有东西,它是我最为珍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汉服即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汉民族服饰传统延续了超过3700年的时间。其间汉服随时代变迁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样式,但其最主要的特点“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却始终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新时代条件下研究传统民族服饰图案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丰富与改进现代服饰设计及振兴与繁荣民族服装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传统民族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美学通则,并谈及两者在新时代的融合是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逸  雷徽  徐贝 《文教资料》2020,(5):207-209
汉服融汇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是建设文化传承体系不容忽视的一环。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开设汉服课程,可以使小学生初步掌握汉族传统服饰的含义与特点,重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现代与过去的联结。如何合理设置汉服课堂则需要分析课程对象、教学环境、授课团体等诸多因素,在授课策略上应从课堂授课、课外实践两方面思考,构建高度规范性、系统性的汉服教育课程,探寻建设和弘扬以服饰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8.
民族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与普通服饰相比,其功能有新拓展,价值有新提升;民族服饰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民族服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民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艺术样式之一。中国民族服饰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更是风格迥异。不仅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服饰有别,而且同一地区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亦各有特点。服饰内容的丰富,形式的优美,不仪具有工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服饰是人类文化的显性表征",从不同民族的不同服饰来看,这一命题就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2009年8月25日,学报编辑罗杰文就少数民族服饰研究问题,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柒丽蓉教授进行了专访。柒丽蓉教授以深厚的设计理论和实地调研成果向我们展示了她对瑶族服饰的独特见解。从她详尽的解说和精心拍摄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瑶族服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谢静 《家教指南》2007,(3):24-31
本文利用敦煌石窟中西夏供养人图像,并结合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唐卡、彩色版画等西夏艺术品,对西夏服饰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从而看到西夏党项族在学习接受中原汉族文化的过程中,在保留原有民族传统服饰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中原汉族的服饰制度和服饰样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11.
民族服饰最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情趣,我国民族较多,服饰也十分具有多样性,而不同的服饰则能体现出不同的民族审美特质,而中华各个民族传统服饰中,其不仅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还共同遵守着我国传统的审美共性,并且也蕴含着我国较为丰富的审美语言。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地深化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能促进我国民族传统精神的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据2007年4月5日《新闻晨报》报道:天涯社区、汉网、秋雁文学社区等20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发布倡议书,建议北京2008奥运会采用我国传统的礼仪服饰——“深衣”,作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并将汉族传统服饰——汉服,作为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饰。这项由河北明德学堂堂长傅路江发起的倡议,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就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强烈支持。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06,(7B):20-20
一套以汉服为蓝本设计的“中国式学位服”方案在网络流传,引发人们对“复兴汉服”的再度关注。从去年以来,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网友举行的祭祀、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他们期望通过这些方式来宣传、推广汉服和中国传统文化。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马久成认为,学位和学位服本来就是西方舶来品,具有鲜明服饰特征,也遵循国际惯例;而所谓的“中国式学位服”像是古代官服,把汉代的服装生搬硬套到我们现在的服装里来,符号指向存在偏差。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包铭新认为,没必要非强调汉服服饰,毕竟汉族不是中国唯一的民族。  相似文献   

14.
魏珺 《文学教育(上)》2009,(23):112-113
服饰是文明的窗口,又是民族精神的外化,一部人类服饰史,从某种意义上看,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服饰文化,中国民族服饰具有东方文明的独特形态。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而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他们的服饰风格各异,服饰便是一种符号。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大量应用,服装设计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近。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风潮的涌起,对我国传统民族服饰的发展是一个契机,也是中国未来服装发展的趋势。作为中国服装文化的结晶,我国民族传统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服饰还在发展探索之中,加大对红瑶服饰研究,可以开阔视野,弘扬红瑶的传统服饰文化,把红瑶服饰元素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推动民族服饰的创新性设计,有利于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中国的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16.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发辰与演变,是和民族的历史沿革息息相关的,只有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才能使我们准确把握民族服饰文化,正确理解服饰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的关系,才能了解和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更是华夏儿女美好品质的源头。服饰是民族的重要象征,更是我们凝聚文化意识,传承文化的密码。着汉服,诵国学,重礼仪,塑品德,基于时下青年人群崇尚的"汉服"概念,提出"云汉服"理念,挖掘汉服背后的文化价值,通过"线上+线下"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 ,各具特色 ,而服饰本身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文明之一 ,必然与其经济生活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服饰制作一般为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的家庭个体或小手工业生产 ,所以从原料、纺织工艺 ,以至样式、装饰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这样 ,在素描教学中 ,传统民族服饰的表现方式和方法 ,就成了我们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根据常规素描的最基本的原则 ,素描教学中传统民族服饰的表现方式和方法 ,大体可分为充分了解、整体观察、风格适合、提炼概括。充分了解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充…  相似文献   

19.
民族服饰,特别是妇女的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有关贵州毛南族的著述中,对妇女服饰的记述语焉不详。广泛钩沉历史文献,深入进行田野调查,梳理贵州毛南族妇女服饰的流变过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毛南族传统民族服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概述所谓服饰,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就是:衣着和装饰。而所谓服饰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服饰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现象。以中国为例,如果把各个朝代的服饰陈列起来,可谓洋洋大观,令人眼花缭乱,却能鲜明地表现出各个时代的特点。同样,56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特定的民族服饰。在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服饰,对不同的人,也都有不同的规定,细察一下,也许还有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个历史事件,让人追溯到历史文化的渊源。狭义的服饰文化则是指因地域、社区,家庭和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独特的服饰文化现象。仍以中国而论,同一个汉族,因地域差异,黄河以北的北方人与南方广东人的服饰就有很大差别。同样的,同一个社会,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在服饰趋向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从文化视野看,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如此绚丽多姿,无疑是包涵了服饰在内的文化现象所共同积淀和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