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人生的棋局     
刘墉 《考试》2005,(11)
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2.
近来,关于作文教学的讨论空前热烈。特别是“新概念作文”出现之后,报纸上频频搞作文竞赛;“因一篇作文能上大学”的轰动效应,引起了全社会对作文教学的关注。在这个热潮中,不少教师处于困惑状态。有些教师主张:作文就是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发挥创造性,自由地写作,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教师的烦琐要求,往往只会限制学生创造天赋的发挥。另一些教师则认为:我们的作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并非专门培养文学家;这种能力需要一步步地训练…  相似文献   

3.
三、应用题     
三、应用题(一)一般应用题【复习要求」掌握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数量关系;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及其与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内在联系;了解三步以上的复合应用题的结构,能熟练地运用分析法、综合法或图解法解答三步以上的复合应用题,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合当前学术界关于文章形成一般规律各种见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章形成的“三阶六步”规律,着重研宄了文章形成规律中常常被疏忽的两个方面:文章的形成是历时性认识与共时性认识相结合的产物;文章形成规律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作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很大程度得益于其人物的语言艺术张力。文章解析《傲慢与偏见》中几个重要人物的成长逻辑,探讨作者简·奥斯汀使用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通过其语言模式的前后对比,塑造了一个经典的带有偏见的少女伊丽莎白形象;通过描写对待旁人先后性格上的转变,讽刺了达西的傲慢;利用在不同环境中的语言对比,凸显出了班纳特夫妇的愚昧无知;通过前后的言行反差,一步步夯实了威科姆的虚伪狭隘。  相似文献   

6.
“精读学方法”。每一篇精读课文都是一类文章写作的范例,要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我们不但让学生感觉到课文写得好,还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写得好”的问题去一步步探索课文的用词、结句、谋篇,有意识地、自觉地学习写作。具体的做法是:“分析中心句,体会写作意图;综观全文,理清文章条理;抠关键词,领会表达意趣。”“自读仿方法”。自读课文既包括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也包括向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要让学生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自觉地仿用精读课文教学中学到的方法。如小学语文第10册《冀中的地道战》…  相似文献   

7.
依据课标,说明文主要阅读考点为:能阅读一般的科技作品,对文中的重要信息进行判断辨别和筛选整合;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特点;能分析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结合语境理解语句的含义,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针对说明内容提出建议和设想;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陶俊 《语文天地》2012,(12):64-65
“文眼”掌管文章的开合变化,起着左顾右盼、总揽全局的作用。触摸它,能隐约感觉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握住它,能理出作品的文路;透视它,能清晰地看到文章的内涵。总之,“文眼”在文章阅读中有着一动万随之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抓住“文眼”进行设问,引导学生顺着“文眼”阅读全文,使其能迅捷理出文章的脉络,悟出文章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9.
一、优美的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基础 教师自身优美的语言,能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能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去,对课文充分感受;能在学生心灵深处引起共鸣,给他们一种“润物细无声”之感;能给学生提供培养语感的氛围。 二、引导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点 第一步,初读:感受语言,触发语感。让学生通过听(听范读)、看(默读)、读(朗读)、说(复述)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 第二步,精读:一是品味语言,领悟语感。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语言知识,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的现状是:面对作文题目,教师从审题、选材、构思等一步步地引领着学生走——出示作文片段,师生共同斟字酌句;传授作文技巧,什么地方用比喻,什么地方用夸张,什么地方要总结一下,什么地方要发表感慨,说得明明白白……事来我写,句来我填,结果,学生不用观察,不用阅读,一样能写出“像样”的文章。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让教师学生都感到省事省心,但营养怎样呢?要想学好作文,首先要学会勤奋,除此以外没有捷径可走。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元 《班主任》2014,(12):46-47
养成一种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改变一种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学生做事磨蹭,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有的孩子是天生的慢性子,你着急,他不急;你催促,他慢条斯理;你训斥得凶了,他干脆就罢工不做了,这样就达不到教育的最初目的了。倒不如多给他一点时间,为他搭建台阶,一步一步地让他慢慢来,别人花一小时能做完的事情,他花两小时做完也是成功。  相似文献   

12.
“以读代讲”“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早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小学数学能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在指导学生读教材的过程中,寻求知识,培养能力呢 ?能。因为小学数学教材,可读性很强,许多文字一读就懂;逻辑性很强,能层层引导我们进行有条有理的思考;指导实践性很强,能指导实验及操作,一步步地引导我们获取知识。只要我们肯于钻研,教材中可读部分处处皆是;只要我们肯于实践,必将有力地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一、数学知识中各种部件的名称,可让学生读。如第三册中的“×………乘号 5 × 4=20”,第八…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为例,阐述了整体外语教育观指导下小学英语育人课堂的建构路径,主要从以下五步展开:整体分析确立主题,挖掘单元育人价值;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架构单元育人蓝图;基于单元育人蓝图,构建整体目标体系;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凸显育人课堂本质;整体实施持续评价,跟进反馈整体育人。  相似文献   

14.
项香女 《教学月刊》2004,(10):16-17
有人说,看书看皮,看文看题。文章的标题尤如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眼睛就是文章的窗户,它能透视出文章的色彩、内涵、品位。因此,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但从历年学生高考作文的情况看,亮堂的标题并不多见。学生自拟标题,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己要站得住,同时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如有一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人民实际上生活得很好。那末他就是在实行孔孟的中庸之道,不只是做到了“仁”,而且可称为“圣贤”。成就伦理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眼下可行的事例,一步一步地切实的做下去。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取三步实施策略,第一步:示范试点项目;第二步:试点项目;第三步,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7.
修改作文四步训练法青铜峡二中刘孝义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能使文章尽可能完美.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被学环节.下面介绍修改作文四步训练法.修改练习利用作文讲计谋进行,每两...  相似文献   

18.
金周铁、侣在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中会产生钝化现象,即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腹,阻止金属继续与浓酸发生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受“钝化”事实的同时,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例如:金属元素中为什么只有铁和铝能产生钝化现象?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产生钝化?本文简单介绍有关知识.1金属钝化的原理金属与波硝酸或浓硫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金属转化为氧化物;第二步;氧化物转化为相应的盐.大多数金属都能进行第一步反应,至于第二步,只有当该金属氧化物的稳定性小于其相应的盐的稳定性时才能发生.铁、铝在…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创新处理教材,别具匠心的“导语”能动人心弦、引人入胜,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写任何文章都有一个切入口的问题,就是从什么角度切入,说的是怎样一个话题。写教研论文也同样有这个问题。切入口太小,从宏观上俯视,往往写不出新意,也写不出深度,容易空泛;切入口太小 ,着眼于细枝末节,无法展开,回旋余地有限,可写的内容不多,写出来的文章小而轻。选择大小适宜的切入口,是写出好文章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