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牧是晚唐有代表性的诗人,被称为“晚唐翘楚(《一瓢诗话》).其诗“清丽俊爽”的特色历来为世人所公认.杜牧诗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数字人诗.这个特色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已指出:“大抵杜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这个特色也可以说是杜诗俊爽风格形成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杜牧(公元803-853年)是晚唐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明胡应群在《诗该》中曾论道:“俊爽若牧之,藻绮若庭药,精深若义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锦锋者。”可谓中的之言。“俊灾”就是英俊豪纵,是杜牧诗的主导风格,这在古人的诗文及评论中多被认同,如刘熙载《艺概》把杜牧和李义山的诗作了比较,说“社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锦邈”;南来著名词人姜白石在《扬州慢》中对杜牧称为“江郎俊赏”,同样都突出杜牧诗中的“俊”。杜牧诗的“俊爽”风格大都体现在咏史诗中。《感怀诗一首》、《郡斋独酌》、《河煌》、《赤壁》、《题桃花夫…  相似文献   

3.
杜牧的诗俊气有气概。杜牧曾在扬州为官,并且留下了“十年一觉扬州梦”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他的诗,千百年来,耳熟能详。可是,对于张好好,我们就知之甚少了。张好好出嫁时写给杜牧的一首诗,诗里有爱,爱中含愁,愁中又透着决然。  相似文献   

4.
寄远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诗歌创作方面,杜牧自称“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因此,杜牧的诗歌大多情致高远,笔力遒劲,不似当时诗坛上莺歌燕舞,男欢女爱的靡靡之音。同时,杜牧本人又多绮情柔思,故往往在峻峭之中,带有几分风华流美之情致。《寄远》一诗就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了杜牧文词清丽、情韵跌宕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5.
经初步考证,《樊川诗集》中有四十首诗在宣州写或写宣州的,而其中的四分之一,是杜牧与禅院僧侣的交往诗,权将此类称作“杜牧宣州佛事诗”。深入研究这些诗对于唐代江南佛教文化和江南经济研究,对于地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不同于晚唐柔糜的文风,他的诗立意高远,跌宕豪放,高丽健朗。“拗帩”是其律诗的主要特色。本文将从杜牧的一首律诗入手来研究杜牧“拗帩”诗风的表现,然后再从杜牧的身世经历、文学思想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形成这种诗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诗《泊秦淮》,是千古名篇。人们只要选唐诗,几乎没有不选它的。然而大家都把“商女”解作“歌女”,似乎成了定论。我翻阅《全唐诗》发现,在杜牧之前,“商女”一词仅见于白居易的《读张籍古乐府》:“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白居易集》)从白诗中,我们也能发现张籍曾写过一首关于“商女”的乐府诗,由于此诗今已不传,无从考查“商女”是何等人了。这样一来,小杜之诗成了“商女”一词的最早出处。人们读杜牧之诗,大概是看到其中有“酒家”、“唱…  相似文献   

8.
《山行》是小学语文第7册人教版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是一首唐诗,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其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杜牧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相似文献   

9.
杨锡敏同志在《能把“晚”译作“傍晚”吗》一文中,认为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叶晚”一句中的“晚”应译作“晚秋”。对此,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杜牧的《山行》诗写的固然是晚秋时的景色。晚秋霜降时节,枫叶经霜变红,方能出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把“停车坐爱枫  相似文献   

10.
诗是语言的精粹,而七绝又是最精粹的诗体之一。以擅长七绝而翘楚晚唐诗坛的著名诗人杜牧就是这方面的“碧海掣鲸”手。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杜牧唯绝句最多风调。”杜牧能用七绝艺术地概括和反映生活,写景抒情、咏史感怀无所不胜,这与他对诗的锻句炼字有很大关系。下面拟从杜牧的一些七绝诗中来管中窥豹。 先来看他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一扫封建文人的悲秋老调,别出机杼地把晚秋景色描绘得十分明丽、清晰。特别是尾句中的“红于”二字将“霜叶”、“二月花”这两个本无联系的景物紧紧衔接起来,使常见图、习见景声震金玉,光耀珠玑。如  相似文献   

11.
韩亚林 《语文知识》2006,(10):12-1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泊秦淮》中的诗句。杜牧夜泊秦淮,听到歌女演唱《后庭花》,有感于晚唐弊政,写下了这首诗。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交争,皇帝荒淫。穆宗李恒因沉溺声色而送命,接下来的敬宗李湛更是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史书说他“游戏无度,狎昵群小”.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杜牧对这一切既愤慨又痛心,他在《阿房宫赋》中向最高统治者发出了警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在《泊秦淮》这首诗中,杜牧希望统治者听到《后庭花》这首歌之后,能够想到陈后主因骄奢淫逸而亡国的史实并引以为戒,振作起来挽救国家的危亡。  相似文献   

12.
被清人誉为“晚唐翘楚”的诗人杜牧,是一个擅长各种诗体的多面手。在他一生留下来的三百多首诗歌中,成就最高是他的七言绝句。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选入初中语文第二册的《江南春绝句》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清人薛雪的《一瓢诗话》谓好诗应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江南春绝句》就是这样的好诗。我们看诗的一二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短短十四个字,精当、生动地描绘了广袤无垠、坦荡富饶的江南原  相似文献   

13.
杜牧商於之行,除其存文自述的四次以外,另有至少三次。今见杜牧诗中,共十三首涉及商於之路。诗中地名,有“商山”“秦岭”“青泥阪”“蓝桥”“蓝溪桥”“丹水”“麻涧”“层峰驿”“武关”“青云馆”“富水驿”。杜牧的商於诗作,体现其反思历史之理性,追慕忠正耿直之谏臣,抒发经世理想与桑梓情结,蕴含生计与亲情之双重压力,亦短暂流露出归隐志趣,表现出较丰富的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4.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一牛写下400多首诗,尤其是他的30多首咏史诗,其独特的风格在晚唐消沉纤弱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晚唐诗坛上,杜牧的诗作“俊迈不羁,其诗有气概,非晚唐人所及”。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都读过杜牧的诗《山行》,“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中的山路、人家、白云、红叶一定引起你许多遐想,使你得到美的感受。你可知道,在杜牧的诗篇中还有许多堪称是美丽图画的诗作,譬如《江南春》:  相似文献   

16.
杜牧绝句艺术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唐的诗坛上,杜牧的诗放射出奇光异彩。他的五古,师法杜甫,多写重大的社会政治题材,骨气遒劲,豪健挺拔;而他的近体律绝,则言情写景,别有风味。如果说杜牧的古体诗尚有学习和摹仿的痕迹,那么杜牧的七言绝句则更多地体现了他的创造性和艺术才能,有着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关于杜枚绝句的艺术风格,前人未有专门论述。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过:“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这虽是就杜牧总的诗风而论,但其基本精神对他的绝句同样是适用的。如果更进一步,我们觉得,杜牧绝句的艺术风格可用“俊爽清丽”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7.
“剥皮诗”也称“拟古诗”。这种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词为基础,运用删节、增添或颠倒的手法,使改后的诗产生与原诗对比鲜明的新意。这些剥皮诗皆植根于名篇肌体之上,且寓庄于谐、幽默风趣,很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杜牧的《清明》诗脍炙人口,成了古往今来众人争相“剥皮”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诗国,自古以来,颇多诗人都喜欢以数字入诗,成了流芳千古的佳句。如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千里”并非确数,而是泛指广  相似文献   

19.
小知识     
《小学语文》2011,(5):51-51
“豆蔻年华”的来历——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歌咏美少女。  相似文献   

20.
杜牧在湖州有很多小诗,特别是杜牧的外集中有一首《叹花》诗,历来被认为是风情之作。本文从杜牧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叹花》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认为它不但不是一首风情诗,而且还是一首感伤时世很强的政治诗,从而揭示了杜牧在湖州的有些风情诗和写景小诗绝非风情或闲来之笔,其中蕴涵着杜牧强烈的个人身世遭遇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