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0-20
美国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查德和同事进行的研究发现,在距今1.5万年至5000年的时间里,大约有700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这表明人类仍在进化。例如在中国人的进化过程中,农业的变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这一重要发现刊登在美国最新出版的一期《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人类仍在进化呈现进化特征的基因分布在味觉、嗅觉、消化系统、骨骼构造、皮肤颜色和大脑功能等各个方面。“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过去的一万年里,自然选择是人类进化的重要推动力,认为人类进化已经停止的说法毫无道理。”普里查德说。研…  相似文献   

2.
黄皮肤、向皮肤、黑皮肤,五湖四海皆朋友。但是,为什么大家的皮肤颜色不一样呢?人类的肤色由浅到深,各有不同,长期以来,决定人类肤色的遗传学原因始终是一个谜。而如今,养鱼缸里的斑马鱼告诉了科学家人类皮肤的颜色奥秘。  相似文献   

3.
科技快递     
《百科知识》2009,(24):9-10
为何只有人类会说话? 为什么人能说话而其生物学近亲黑猩猩却不能?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答案可能就在基因FOXP2上,这个基因的人类版本与黑猩猩版本仅有两点小小的不同,但却因此赋予人类独特的语言能力。FOXP2基因在人类语言功能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个基因会指导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又会与DNA(脱氧核糖核酸)结合,  相似文献   

4.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这是继进化论、相对论、登月计划之后人类科学又一项伟大创举,是人类认识自身、解读生命奥秘、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里程碑。科学家们研究证明,在人类10万个基因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基因种类,才使人类的生活变得如此缤纷多彩。●懒惰基因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一批科学家在研究某种果蝇时,发现部分“好静”者拥有“懒惰基因”。因此,那些不愿运动的人可能不必再寻找各种借口赖在家中了。研究人员相信,可以进一步创造出刺激运动欲望的特殊疗法,使因少运动而体弱多病的人恢复健康。▲外遇基因据澳洲一项最新…  相似文献   

5.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6.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09,(3):10-11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的一些面部表情是与生俱来的,并非通过后天观察模仿学习得来,这种能力很可能由基因决定。研究人员曾给奥运会以及残奥会上的20多个国家的柔道运动员拍摄了4800多张照片,然后分析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研究结果显示,先天失明的运动员和视力正常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同样的体重、相近的体形,有些人会觉得自己胖,有些人则认为刚刚好?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这种自我认知的差异可能与基因有关,而这种基因影响对于女性更为明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领导了这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月刊上。这项调查从1994年持续到2008年,涉及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3,(22):27-27
最近,科学家对睡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许多晚上睡不着,早晨起不来的人,很可能是基因决定的。科学家称,这些人的基因决定了他们习惯于晚起,或者晚睡。 科学家称,他们发现了这种基因。它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决定着这些人比平常的人晚上床。 科学家研究发现,身体的节奏,如吃饭的时间,身体温度的变化的生理节奏,是受基因影响的。科学家已经发现,身体内至少有9个基因与生物  相似文献   

9.
复杂的进化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考查了年代跨度很大的生物进化现象,才写出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那么,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现象如何呢,这无疑也是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的问题。美国遗传学家乔纳森·普里查德和他的同事们对人类基因进行研究后发现,在距今1.5万年至5000年的时间里,大约有700个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表明,人类仍在进化。这个人类基因研究项目研究了非洲、东亚和欧洲人的基因,他们发现,在人类基因中,呈现进化特征的基因分布在味觉、嗅觉、消化系统、骨骼构造、皮肤颜色和大脑功能等各个方面。每个改…  相似文献   

10.
彭文 《百科知识》2005,(3X):30-31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过去在猕猴体内发现的抗艾滋病基因与相应的人类基因只相差一个碱基对,理论上可以通过改造艾滋病患者的这个基因来对其进行治疗。去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猕猴体内一种名为Trim5α的基因,可以控制产生一种蛋白质,抵抗包括艾滋病病毒在内的多种逆转录病毒;人类的Trim5α基因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人的身高是生物学性状之一。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身高主要是遗传、饮食和环境因素综合决定的。但是,在人类认识了基因的作用后,开始认为基因在决定身高中占主要作用,于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开始寻找与身高相关的基因,并获得其与健康、疾病等有关的信息和知识。寻找身高基因世界约300个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对25万人的基因组进行研究,于2014年10月初步完成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关于人类身高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项目,研究成果由美国最大的人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I0007-I0007
中国人的基因中存在能够分解酒中毒素的基因,且这种基因仅存在于中、日、韩等东亚人群中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课题组最近研究发现了东亚人拥有的这种特别的“杜康基因”,它对酒精有很强的解毒作用。最新一期的英国《人类遗传学年报》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4,(3):57-57
人类大而发达的大脑皮层(大脑中负责计划、抽象推理和其他高级脑功能的部分)是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进化开来的一个独特标志,这份“天赋特质”看来是由基因决定的:美国芝加哥大学霍华德体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布鲁斯拉恩等人在2004年1月1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人类分子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鉴定出一个决定人类大脑皮层发展的基因。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某种基因的变化推动了人类大脑的进化。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5,(4S):41-42
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类似紧身衣的轻薄高科技宇航服,而且这种宇航服还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改变颜色。这种类似人体“第二层皮肤”的新型宇航服表面,将喷有一层可被有机生物分解的涂层。该涂层能够在布满灰尘的环境中保护宇航员。在这种所谓的“第二层皮肤”中,  相似文献   

15.
李大光 《百科知识》2006,(5S):62-63
近年来,基因工程种种令人惊异的伟大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苹果和鱼“嫁接”,这事儿没什么可让人吃惊的。研究人员先从耐寒的比目鱼身上提取一个抗冻基因,再把它植入苹果体内,可爱的抗冻苹果就这样诞生并流向市场。基因工程的发展已使人类完全有可能创造新的生物武器,这就是足以让全球人类毁灭的世界末日武器——基因武器。  相似文献   

16.
拉蒂迈鱼是属于早已被科学家认为死绝了的、只有化石为代表的空棘鱼类。可是在十多年以前,人们竟发现了活的拉蒂迈鱼。它的发现曾经轰动了全世界的学术界,古生物学家和鱼类学家们尤其重视这个发现。这是因为它不但在动物分类上有独特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它的身体结构和曾经同它一起生存过的、后来进化到四足动物的鱼类(骨鳞鱼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科学家们可以借助于拉蒂迈鱼,了解一些有关人类远祖的情况。大家知道,从猿到人不过是人类发展史的最后一个阶段,再推上去就是从鱼到人了。在研究从鱼到人的时候,从化石材料所不能了解的情况,从拉蒂迈鱼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所以古生物学家又称它为“活化石”。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为什么     
脸上为什么会有黑痣?皮肤有颜色是因为皮肤里面有一种茶色的黑色素。黑色素多的话皮肤就显得黑,少的话就显得白。黑色素一般都会遍布在皮肤里,偶尔才会集中到一个地方。黑色素集中的地方就形成了黑痣。但是我们不知道黑色素为什么会聚集到一个地方。同学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可以发现,有的人脸上的黑痣多,有的人少。一般来说,决定皮肤颜色的黑色素集中在表皮,而黑痣则是在更下方的真皮上聚集了黑色素而形成的。Q1所谓球茎就是埋在地下的根、茎、叶吸收了养分膨胀而成的东西。从球茎处发出新芽的植物叫球茎植物。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安徽医科大学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为根治这种皮肤肿瘤疾病奠定了良好基础。由安医大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领衔的这项研究成果日前获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最终活多大岁数可能还与基因相关。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就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一种共同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会使人更加长寿。虽然并非每个人都有幸拥有这样的基因,但我们至少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润滑我们有限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5,(12):40-40
美国科学家9月8日说,基因分析表明,直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大脑一直在快速进化过程中,而且这种进化与人类文明的兴起有密切联系。早先的化石和基因证据表明,人类和黑猩猩在约60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家”,此后人类祖先的大脑快速进化,并产生了较高级的认知功能,直至距今约20万年前现代智人出现为止。在人们的习惯观念中,现代人类大脑在生理上已经“定型”了。由芝加哥大学科学家蓝田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人类体内管理脑容量大小的两个基因的演变进行分析。他们共搜集了世界各地59个民族、1000多人的基因样本,并发现这两个基因都正在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