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众集邮》一书出版由集邮家童国忠编写的个人集邮文集《童国忠集邮文集·大众集邮》一书近日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者自1985年开始发表集邮文章。十几年来坚持不懈,共撰写了邮文500多篇,这本《大众集邮》收录了其中的100多篇。该书分为四个部分,分  相似文献   

2.
文献集邮联谊会在双刃3年第l期《文献集邮简报》上公布了2(X犯年会费使用情况,并决定于以刃3年4月l日起收取2(X)3年度会费,会费标准为20元。 如有集邮者想加入本会,仍可继续办理人会手续,章程不变。欢迎广大集邮文献爱好者加人我们的行列。文献集邮联谊会快讯  相似文献   

3.
李宏 《集邮博览》2012,(10):29-30
九月的北京,2012全国一片集邮邀请展已完美谢幕,这一新兴的集邮展览形式带给了集邮人以更多的话题。本文插图为我在2012全国一片集邮邀请展览上的参展作品。从众多的参展作品中可以看出。一片集邮展览是一项最贴近大众的集邮盛会。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04,(6):6-6
5月1-3日,无锡市邮协、江南大学太湖学院、《集邮博览》集邮文献联谊会合办的“2004·全国民间集邮文献展览”在江南大学逸夫馆举行,来自22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87部集邮文献参加展出,其中187部为竞赛性展品。上海集邮团体和个人展品的获奖情况如下:杨浦区邮协《东方集邮报》、原地封研究会·东方封片戳研究会《封片研究》、极限研究会《极限集邮》、原地封研究会《原地集邮研究文集》共4部获一等奖;童国忠《大众集邮》、吴洪熙和吴天明《2000年极限集邮文集》共2部获二等  相似文献   

5.
原地集邮家童国忠先生著有《大众集邮——童国忠集邮文集》一书,该书2001年由百家出版社出版后,《上海集邮》——童先生所属的上海市集邮协会会刊予以了热情宣传。该刊当年第5期《编辑寄语》真情告白:“近年来出学术书难,本刊编委童国忠自费出书, 精神可嘉。作为邮协的会刊,理当为会员推销自己创作的图书服务, 本期‘百家论谭’栏介绍此书概  相似文献   

6.
徐胜 《集邮博览》2003,(1):12-12
随着因特网(Internet)日渐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人们的思想意识、活动空间有了’全新的变化,人们获取知识和乐趣的途径早已与过去育所不同:在网络环境下,集邮爱好的传统集邮观念和方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类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集邮爱好可以通过网络,丰富自身的集邮生活.改善集邮环境,提升集邮层次,收获更多的集邮之乐。  相似文献   

7.
近年,邮政部门出于来自集邮大众、人大代表、新闻媒体等多方面的压力,以及为重塑邮政自身形象,扭转集邮业务持续大幅滑坡局面的需要,为尽快消灭邮资票品长期深幅打折的窘境,振兴长期萎靡不振的集邮与邮市,可谓是绞尽脑汁,利好政策层出不穷,但始终收效甚微,邮市低迷长达9年之久,至今仍无明显好转迹象。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普通的集邮爱好者,再过半年,虚岁八十,闲来没事,没事找事。今年从5月28日到6月15日(中间因病住院7天),我帮助内蒙古扎兰屯市青松社区办了三件邮事:成立青松社区集邮协会、举办青松社区首次集邮展览、搭建青松社区集邮协会和扎兰快乐集邮沙龙联合体。  相似文献   

9.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2):16-17
2000年上半年的纪特邮票发行量于9月26日公布,这是国家邮政局采取新邮销售期缩短至半年措施后,提高新邮透明度的新举措,受到了集邮的欢迎。从公布的上半年新邮发行量分析,90年代居高不下的新邮发行量确确实实地下降了,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呈现令人可喜的趋势。纵观今年上半年新邮发行量,可以发现一些十分有趣的现象,也为后市的变化发展埋下了伏笔。笔经过对数据的认真分析,结合新邮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认为这次发行量的分布存在着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藏书     
自有书以来,书自然是作为“读物”而存在的,集邮类图书也不例外。盛世话收藏,集邮便成为了大众业余生活中一项娱乐活动。但由于目前邮票发行以及各方面的原因,渐有沦落之势;相反作为集邮活动辅助存在的文献集邮,却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德国米歇尔集邮公司的《米歇尔集邮月刊》2000年12月号,公布了1999年全世界245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邮票和小型(全)张的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这一年内世界各国(地区)发行邮票的品种数量仍呈递增,具体资料见右表。  相似文献   

12.
当国家公布2010年要发行《梅兰竹菊》邮票后,极限集邮爱好者就想到要制作极限片。梅兰竹菊被历代文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在人们心目象征高洁、清逸、气节、淡泊,深受人们的喜爱,制作《梅兰竹菊》极限片也就成为极限集邮爱好者翘首期盼的重头戏之一。  相似文献   

13.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7):24-24
近5年来,笔每年都要在国外旅居3,4个月。这对于退休还念念不忘集邮、经常参加各类集邮活动、几乎把集邮当成一种新“职业”的我来说,远在异国他乡,仅靠邮友间的通信和邮寄集邮报刊,实难及时了解国内的各种集邮信息,生活中似乎缺少了重要内容与一大乐趣。去年10月我又赴国外,一住半年有余。年近七旬的我,开始学用电脑,学习上网。众多的集邮网站,令我及时地了解到国内外的各种集邮信息。网上浏览多了,对比之下有了一些看法,愿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14.
精彩一框     
《集邮博览》2009,(2):36-39
自本期开始,"精彩一框"如期而至。2009年第一期《集邮博览》开篇语"一切为了读者"所言"把集邮展览放在杂志上,每期一部邮集,年底公布评审结果,让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邮展更加普及、更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正又是一年春草绿。春,来了﹗集邮,一如生机勃勃的春色。有"国家名片"、"小百科全书"之誉的邮票,包罗了大千世界众多的文明成果、历史记忆,一枚枚邮票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以其特有的魅力令人心驰神往。今日中国,集邮这一"王者之好",已成为民间收藏的时代侧影。民乐方能和静,大众乐于集邮,当是和静、和美生活的一个证明。置身于集邮百花园,醉于美不胜收,留下多少  相似文献   

16.
说起集邮,许多人认为那是“玩儿”的。其实它是一种包括文化内涵和经济因素在内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及大众收藏投资的“复合体”。这种特殊情况,从我国改革开放后至今的30多年里,集邮群体对集邮活动参与热情的高低以及集邮市场的冷暖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邮》2000,(6):2-2,4
由上海市邮政局、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中国福利会、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集邮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上海市“展望新世纪少年儿童集邮活动”开幕式于6月1日国际儿童节上午在上海集邮大楼广场举行。 上午9时半,在披上节日盛装的上海集邮大楼广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以"集邮,使你生活更精彩"为主题的2003年上海集邮节于3月5日拉开序幕。这届集邮节主会场和分会场的活动丰富多彩,时间长达半个月之久,现将主会场活动介绍如下: 1.3月5日上午9时30分,2003年上海集邮节暨趣味邮展开幕式;10时至11时与会领导和部分国际邮展镀金奖以上获得者为集邮者进行现场签名活动,  相似文献   

19.
谈谈集外邮     
前一段时间,一些邮友致函编辑部,提出了一些有关外邮收藏的问题。受编辑部的委托,现就某些问题简要回答,不妥之处尚请各位邮友指教。问:为什么要集外邮答:集邮作为一种大众业余文化活动,已有100多年历史。100多年中,集邮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传统集邮的  相似文献   

20.
二、报刊集邮文献的种类与特点由于报纸、期刊具有信息传递快、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内容新颖等特点,因而非常适合大众的口味。我在统计分析大量报刊集邮文献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报纸(含非集邮类报纸)刊登普及知识性、趣味性和信息类的集邮文献较多一些,所载的内容比较分散,系统性不强;而期刊除上述内容外,还具有很多的学术内容,对集邮领域中诸多问题的研究、探讨、分析构成了期刊的一大特色。期刊上汇集了较多连续的、系统的、完整的集邮知识和集邮理论,便于检索,有利于集邮文献的再利用,对于提高集邮水平,深入集邮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