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信息系统工程》2000,(6):12-12
是什么东西在驱动“新浪网”?是什么东西在运行8848网站的电子商务?国庆五十周年阅兵的天气是用什么预报出来的?波音777飞机是什么设计出来的?什么东西能让大庆油田看见地下的油床构造?各国用什么去模拟和监控地球境状况?世界五在国签署禁止核爆炸条约后,如何继续研制和保存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脑筋运动     
1、数字1111是什么意思?2、九点和十点有什么区别?3、整天不刷牙的人会怎么样?4、1个人有1个,全国人只有12个,这东西是什么?5、圆圆的考试卷上哪个分数最高?6、自己的什么东西非得花钱送给别人,还不能延误?  相似文献   

3.
现在,报刊上错用、滥用问号之处甚多。明明不是问句,却用问号,这种情形时有所见。例如: “他在仔细辨别这种声音是哪里传来的?那个黑影是什么东西?脚印有没有可疑之处?”(人民日报1981年8月17日第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纷繁复杂多变的,记者要用手中的笔客观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这就要靠记者自身的素质——记者的观察力。观察力的强弱是衡量一名记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记者观察得越深刻,他所写出来的东西越有思想性,观察得越细致,他所写出来的东西就越生动。记者要有观察力,那么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  相似文献   

5.
关于"时尚",我基本认同陈村的观点:时尚属于那种"饭吃饱了"才想出来的东西。西梁不正东梁歪,现在基本是看欧美的眼色。他们较早就吃饱了,所以有闲心把时尚打造得一五一十。人一陷入时尚,社会就安定了。他们的本事在于让你被时尚愚弄了还很得意。什么事情最好不要说穿。时尚有什么用呢?无非是把人分成三  相似文献   

6.
<正>朋友们,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您的钱包里面应该有一样东西,大家猜是什么?钱、人民币、信用卡?好,都是正确的!不过,我这里说的是您的身份证,带有身份证的朋友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您的国籍、姓名、性别还有出生年月,都清楚的写在上面,对吧?我想说,这,就是您的袖珍档案。朋友们,档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档案是对历史的记录,它承载着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中国历史上,档案工作与编史修志有  相似文献   

7.
绘制插图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谁有图片使用的最后决定权?汉字难以设计吗?版面变化的底线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你听说过什么叫做“炒作”吗?你听说过什么叫做“吹捧术”吗?你听说过用金钱买名或用肉体换名的吗?你听说过为打造名人应运而生的“中介公司”和“运作组织”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以千奇百怪的手法打造出来的“名人”,能不是假冒伪劣吗?  相似文献   

9.
写新闻注意抓细节。把抽象的东西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这是新闻界一位前辈谈到新闻改革时提出的一个建议。许多同行对这个见解颇表赞同。那么,什么是细节呢?它原本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它以具体生动地反映出事物的特征、刻划人物的个性,从而增强艺术感染力。它虽然是用于文学创作的,对新闻写作是否也用得上呢? 有的同志说,新闻写作强调客观地叙述事实,  相似文献   

10.
suri 《报林求索》2012,(9):158-161
<正>给你一张纸,你可以折出什么东西?千纸鹤?飞机?不不不,这些都已经过时了。关羽、骑士、玫瑰、荷花……只有想不到,没有折不到,让我们看一张纸的华丽转身。在果壳网举办的万有青年烩活动现场,当宅男赖嘉伟用折纸将古代关羽的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人们不禁发出一阵阵赞叹声:很难想像那些极其复杂而又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是由一张完全未经剪接的正方形纸所折出来。纸,还可以这样华丽转身,还可以变成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
贸易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冲突的双方都要把自己的东西便宜卖给对方,如果有一方输了,结果有两个:第一,自己的东西必须贵一点卖出去;第二,对方的东西可以便宜一点买进来.这样的结果有什么不好呢?在经济学上,这叫做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改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日复一日,到底靠什么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记者用文字表达事实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呢?过了今日,报纸上大量的黑字马上就要成为过去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尽可能地留下些有价值的文字呢?  相似文献   

13.
新闻,日复一日,到底靠什么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 记者用文字表达事实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呢? 过了今日,报纸上大量的黑字马上就要成为过去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尽可能地留下些有价值的文字呢?  相似文献   

14.
魏明革 《新闻三昧》2006,(10):49-50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长沙晚报的消息《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获消息类一等奖。这是一篇经过精心打磨雕琢、催人泪下的新闻精品。这篇消息具有以下特点:一、用心思考深挖题材“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但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那是不会有什么发现的,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要想写出新闻精品,还需要有一颗能随时思考的心。用心思考什么呢?用心思考题材的新闻价值。新闻界前辈郭超人说过:什么人当不了记者,什么人能当记者,什么人当好记者?别人看到了想到了的东西,你看不到想不到,这样的人当不了记者;别人看到了想到了的东西,你…  相似文献   

15.
冯内古特生在美国,是纯粹的德裔。二战期间,他加入美军,赴欧陆与希特勒作战,在著名的突出部战役中被德军俘虏,关押于德累斯顿,在英国人对该城的毁灭性轰炸中幸免于难。“什么是地狱?我见过那东西,我就是从地狱里出来的。”在《没有国家的人》里,冯内古特忆及德累斯顿大轰炸时写道。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访、写稿,年复一年,天天如此.有人会说,哪有这么多东西可写?这对刚刚入行的记者要好一点,他们刚入社会,见到什么都觉得新奇,见什么写什么.但是,工作了几年以后,许多记者会感到,好像能写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因为,见的东西多了,对什么都不感到新奇,反倒觉得没东西可写了.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精神?有很多人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并不是很多,真正有独立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怛无疑周国平算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这位学者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我们的许多新闻长期摆脱不了一种呆板的格式?为什么有些语言就是那么生硬、干巴?为什么许多生动的事物一写出来就成了一堆乏味的概念呢?除了采访上的原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写作问题。这些写作上的缺陷,直接影响了我们宣传报道的效益。能不能在新闻报道中,或者说在一部分新闻报道中增加一些形象的东西,而不要老是用概  相似文献   

19.
雕刻家在雕刻一件艺术品前,总是把原材料拿在手中反复端详,有时还要用尺子量一量,迟迟不肯动手。他在看什么呢?他要看这块料到底适合雕刻什么东西。既不能小材大用,也不能大材小用。如果判断失误,就会糟蹋宝贵的材料。专业人员管这个过程叫“相石”。同样,对记者来说,获得一个新闻素材之后,也不要急于动笔。要先对所有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看看到底适合写什么。是写消息,还是写通讯?是写短稿,还是写长稿?既不能做无效劳动,也不能浪费来之不易的新闻资源。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是写好新闻作品的基础。写东西,如同雕刻艺术品,既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又…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条新闻:已经捞起了“挑战者”号遇难的宇航员尸骨。那么在茫茫的大西洋中,是如何找到“挑战者”号乘务舱残骸和宇航员遗骨的?这不是犹如大海捞针吗?原来,据新闻报道,搜寻的舰船是用“声纳”探测到的。声纳又是什么东西? 它是水下潜艇和水面船舶使用的一种先进声学设备。在水中,雷达、红外以及光学设备都成了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