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早期教育对幼儿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作用,优良的幼儿早期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我国幼儿早期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教育特点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而且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陶行知的儿童观1.强调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一生大力倡导幼儿的早期教育,极力主张“教人要从小教起”。他认为6岁以前是儿童人格形成的最佳时期。他曾生动而形象地把幼儿比成幼苗,要加以精心培养,只有培养得宜,方能使其发芽滋长,否则,一旦受损伤,即使不会夭折,也断然难以成材。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他指出:“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十分有力地证实了陶行知幼教理论的科学性。陶行知还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对幼儿施以早期教育,可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人材。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那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由此而造成的贻国误民也是必然的。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建国之本,所以,他大力倡导普及幼儿教育,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身体力行,先后创办了南京燕子矶和晓庄等著名的幼稚园。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幼儿师范教育是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问题。世界早期教育发展的潮流决定了幼儿师范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发展。当人类文明进化到今天,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世界上最宝贵、最富足、永远开发不尽的资源是人类自身。于是,世界各国竞相重视教育,重视人的培养,不少国家提出了“人才发掘”、“智慧开发”、“教育立国”等口号。各国科学界对此也进行精心研究。五十年代末、六十年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校推行的是应试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演变,教育模式的改变,要建立一个既能适应当前广大农村中学、乃至适应农村生产力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时适应未来新世纪需要的新教育体制,这个课题尖锐地摆了出来,要我们下决心,花力气去解决这个高难课题。特别是我们黔南师专,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学生又大多要到艰苦的少数民族山区去从事教育工作,如果我们不了解新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不了解师范教育的特点和方法,不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轨同我校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不把转轨同整个师范教育的出路联系起来,我们势必在时代前进中落伍。  相似文献   

5.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认知,情感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意义、目标与内容进行了探讨,并对幼儿情感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早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它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教育发展的新的一页。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出现的零岁开始的早期教育热潮,这是人对自身(尤其是脑)认识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又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反映。1979年,第37届国际教育会议的总结报告指出:“不同国家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的研究,近来都把早期教育看作是一种社会、人类和政治的需要。”“即使是那些现在还正在致力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也赞同早期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和儿童所受其它阶段或形式的教育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许多国家正寻求投资少,效率高的有力的形式和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早期定向教育是不宜提倡的。一个五六岁的儿童,脑的结构已比较成熟,为早期教育提供了可能,但是,我们却不可据此而肯定早期定向教育的合理性。我们知道,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得完全靠后天的积累。如果我们对幼儿的早期教育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说只给他们听觉经验的刺激,其结果只会导致脑组织发展的不平衡,他们的听觉反应灵敏,而对其它刺激的反应可能又是很迟钝的。这无疑会影响今后孩子智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的智力训练对人的一生能否正常发展影响极大,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对幼儿教育的规律进行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已成为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把儿童培养成为有觉悟、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共产主义一代新人。我们也必须十分重视和抓紧对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本文仅就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作一些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9.
建立中国化的幼儿师范教育,是陈鹤琴先生在长期师范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中国的幼师教育不应因袭我国陈腐的教育传统,不应照搬欧美各国的教育模式.而应是一种立足于自己的实验研究,适应中国社会、中国教育现在与未来的需要,培养中国人自己的优秀师资的师范教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能对世界教育思想产生影响"的师范教育.这是陈先生的师范教育经验的总结.一、幼儿师范教育的意义与目的陈先生之所以十分重视中国化的幼儿师范教育事业,和他对幼师教育在整个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早期教育已深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所知,人们对实施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也深信不疑,但对早期教育的方略和涵义的理解却不一致。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端正早期教育思想,明确早期教育内涵大凡牧育,都是以人才培养作为其归宿。早期教育也不例外。早期教育突破了滞后性传统教育的观念,以现代科学研究为依据,恰到好处地对幼儿心理素质和能力发展进行培养,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这正是早期教育得以风靡世界,受到人们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范瑞芝 《文教资料》2010,(4):128-129
早期教育处于基础教育的最前沿.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关系人生之本、教育之本、民族之本的教育。然而,河南省农村3-6岁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当地早期教育机构的早期教育状况并不是很理想.是什么因素影响河南省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呢?本研究是在对河南省农村早期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旨在发现影响河南省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的具体因素,从而为更好地促进河南省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一、幼儿早期教育的必要性所谓早期教育,一般是指学龄前幼儿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表明,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脑重量也不断地增加,脑功能也随之逐渐完善起来,特别是语言功能的形成,大大地促进了智力的发展。据美国学者布鲁姆研究,如果以十七岁少年发展水平为100的话,则四岁时已达到了50%,八岁已达到80%,这说明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十分必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是按照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的一种全面教育,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早期教育是幼儿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探讨了人品塑造与早期教育的关系,人品塑造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早期教育中人品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期的幼儿师范教育是在延续清末幼儿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的,并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突破。民国初期幼儿师范教育对我国当前幼儿师范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在现今条件下,应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范教育理论研究,努力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教育法制法规体系,重视农村幼儿师范教育发展,平衡地区差距,更好地发展我国幼儿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从比较教育的观点谈我国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比较教育的观点谈我国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改革江苏盐城师范专科学校汪霞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师范教育要先行。这个道理比较恰当地反映了师范教育对整个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巨大制约性。面对21世纪的挑战,培养未来的合格教师实属迫在眉睫的头...  相似文献   

16.
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客观世界在迅速的变化。终身教育(包括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学龄中的学校教育和学龄后的职后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当代重要的教育思潮。贯穿人生的这三个教育时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本文拟对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即幼儿早期教育说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幼儿早期教育的界说,看法不一。有的说从胎教起便是早期教育,有的说一岁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开始,有的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三至七岁是早期教育,有的说学龄前的教育是早期教育,等等。我认为,心理年龄为1—6、7岁的学龄前的教育为幼儿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早期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能量,早期教育可以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后期学习奠定健全的基础。抓好早期教育是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一、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教育落后于国家的发展需要,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怎么办呢?等待吗?不行。慢慢来吗?也不行。只有一个办法,要大上,要快上,要从幼儿早期教育抓起。去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第三十七次国际教育大会,对学龄前教育和当前儿童福利事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师范和普通师范教育于一体,面向全国培养学前和小学教育师资的专科学校。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为使命,把学前教育作为立校之本,走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学前教育专业为龙头,以艺术类专业为支撑,辐射早期教育和特殊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家教、不会教育的父母;世上也没有不存在缺点的孩子,只有未掌握科学方法将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的父母。因此,早期教育对一个人来说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未来的发展。早期教育一开始就应对幼儿既要养又要育,对幼儿的教养要求保教并重,全面地培养婴幼儿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早期教育中,父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生顾问。  相似文献   

20.
幼儿弱势群体是指0至6、7周岁,在经济、文化、身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儿童,即幼儿中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缺乏对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政策支持,也缺乏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国家可通过立法确立就近入园学前教育制度,减免或延缓支付教育费用制度,建立幼儿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制度,社区弱势幼儿教育状况监护网络等,以促进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