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点强 《学习之友》2012,(12):27-27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太空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战迟迟未果而日益激烈,2018年10月4日彭斯演讲被视为美国的"经济铁幕",中美"新冷战"论调再起。若以美苏冷战为依据则两国无论是在实力对比、主观意愿或竞争领域方面都不构成"新冷战",但中美竞争已经超越单纯贸易竞争而上升为战略竞争,两国的"冷战"因素不断扩大,这对中美关系发展是一种警示。中国作为博弈被动方应做好长期应战准备,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在与美国讨价还价中获得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3.
欧洲是冷战时期美苏争夺的主要场所,而德国又是美苏在欧洲争夺的中心。但冷战的起源则来自欧洲的东南端,即巴尔干半岛。在那里聚汇着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的矛盾:的里雅斯特的争端、处置战败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问题、黑海海峡的风波、希腊内战……导致杜鲁门主义的诞生,从而揭开冷战的帷幕。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中东战争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没有直接参与但却影响巨大的局部战争。美国的暗中支持使以色列胜券在握,敢于先发制人。战争过程中美苏两国首脑间的"热线"沟通使战争迅速结束,美苏对话反映了美苏关系朝着缓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吴淞中学的郑绩问:我从报纸上了解到,韩国目前正与中国商讨设立军事热线问题,以维护两国之间海域的安全。请问时博士,什么叫“军事热线”?它的作用是什么?开创于冷战时期军事热线,是两国政治、军事领导人解决双方军事领域突发性问题的沟通机制。它是两国军事互信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开创了军事热线的先河,时至今日,军事热线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在中东战争、朝鲜半岛问题、印巴冲突、反恐战争等问题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现代军事热线开创于古巴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冷战结束,各国档案大量解密,冷战史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关于冷战起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本文就其中一个常被人们提及的因素——意识形态的对峙而作简要分析,强调该“软件”在冷战起源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由来已久。二战后,双方更是利用这个工具不断扩大、巩固自己的阵营,形成两大阵营的对立,阻碍了正常交流,恶化了两国关系,从而加速了冷战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冷战史从广义上来讲指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非武装、非流血形式的对抗、对立和斗争。狭义上的冷战则指二战结束后不久直到苏联东欧剧变前 ,美国和苏联及它们的盟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相互对峙和对抗的一种状态或现象 ,用以特指美苏之间或东西方之间那种除了战争手段以外的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切对抗行为和对峙状态。美苏之间的冷战使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 ,阻滞了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和交流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它在战后持续四十多年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  相似文献   

8.
美苏冷战的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苏两国在各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化背景。这种不同的化因素、化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深深地影响了两国的民族心理和政治决策。在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及国家利益的驱使下,美苏各自的“大国使命感”以及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终于导致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冷战期间的两大热点柏林和古巴来分析两个超级大国产生危机的原因、过程及双方在处理危机中的态度,旨在说明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都力图避免冲突乃至战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它们之间的冷战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必然。美苏冷战来自19世纪期间开始、并且愈益加速的国际权势分布的极化趋势,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的美苏关系史。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冷战史需要阐释的基本问题在于:冷战的起源、冷战的地缘政治特征和强烈意识形态性质、美苏军备竞赛、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冷战的全球化、冷战紧张程度的起伏变化、冷战终结和苏联瓦解的基本原因以及冷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国之间更多的是相互交流,友好往来,但也有兵戎相见的对抗,特别是近代以来两国既有战场上血雨腥风的较量,也有"冷战"状态下的对峙。最近几年两国虽在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但在政治领域,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上两国存在很多分歧,这些分歧严重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现就两国关系的历  相似文献   

12.
孙丽萍 《文教资料》2008,(27):78-80
20世纪40至60年代是一个激烈变动的历史时代.冷战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冷战和第三世界某种意义上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冷战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探索.第三世界内部情况的复杂,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提供了条件,进一步扩展了美苏冷战的范围.在美苏冷战的压力下,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空间站的由来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曾在核军备和太空两大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国际空间站计划最初也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中印关系发展前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中印两国在国内国际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安全领域和边界纠纷、西藏问题等传统领域都有了新的合作契机和共同的利益需求。中印关系发展面临着良好势头。在此情况下,中国必须理性看待印度崛起,突出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强双方往来,增进理解和信任,从而推动中印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冷战的一次极限,双方处于世界热核战争的边缘,危机一触即发。然而,凭借着双方领导人的冷静与克制,这次危机得以和平的解决。整个危机是一个冲突、克制与妥协的过程,这是古巴导弹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最后,苏联撤走了在古巴的导弹和伊尔—28轰炸机,美国也有条件的保证不入侵古巴。  相似文献   

16.
谈美国朝鲜战争政策中的苏联因素尚鸿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在远东的升级。苏联虽然在朝鲜战场上没有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订却无时不受着苏联的牵制与制约。本文试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1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之时,美苏两国为了在远东地区达成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初期,法国为了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并保障自身的长久安全,一度坚持肢解和削弱德国的政策,但1947年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法国开始逐步实行与德和解政策,使欧洲共同体逐步得以建立。法国对德政策的这一根本变化,既与美苏冷战的背景有关,也是法德两国政治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二战期间,美国提出以自由贸易为基本特征的世界经济秩序构想,并将苏联纳入其中,欲在战后延续两国合作。美苏之间围绕贷款和苏联参加战后国际经济组织两个问题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美国欲以对苏贷款为条件,要求苏联配合美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开展,支持美国总体外交政策。但苏联反对一揽子解决两国所有问题,要求美国首先提供贷款。在冷战格局下,美国最终拒绝提供对苏贷款,苏联亦拒绝参加美国主导的多边减税谈判,美国对苏自由贸易的实践以对苏全面经济封锁而告终。美国对苏自由贸易实践不仅未能延续两国合作,反而助长了冷战的发生,其结果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代替了凡尔赛体系,欧洲安全局势发生巨大变化。虽然美苏等国占领和分裂德国消除了长期以来德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威胁,但是,争夺德国的矛盾使美苏等国走向了危险的军事集团对峙,而两大阵营的全面冷战又使得德国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通过将两德分别拉入各自阵营,美苏完成了对欧洲势力范围的划分,新的力量均势的建立有利于欧洲安全局势的稳定,但成为欧洲安全平衡中心却使德国的分裂长期化。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头二十年来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有三个相关联的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不少学者在研究欧洲冷战历史进程时,将欧洲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察,而不是把欧洲作为超级大国对抗中的一个客体来对待;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史研究仍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成果。尽管英文世界学者们对于冷战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冷战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领域,与一战、二战一样作为一个有完整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为人们所记住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