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CI、EI收录情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简要介绍两种检索工具的基础上,对近几年SCI、EI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某些文章未被其收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期刊EI收录及其电力类期刊收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EI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进行了分析,尤其对电子/电气工程学科的国内电力科技期刊如《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高电压技术》的收录从专业层次上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EI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除英文刊物外,主要为国内各重点大学学报和国家级学会学报,其它工业技术类期刊只占20%强,而且有偏重航空航天技术及军工技术、材料技术等倾向;对国内电力科技期刊,关注电气及电网技术,热能动力工程(发电技术)方面因专业层次较低关注程度很小。EI收录全球科技期刊呈动态,在符合学科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质量,办成世界性期刊是收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玉成  王丹  张丹 《编辑学报》2017,29(6):574-578
以2016年EI收录的中国大陆216种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EI收录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指出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旨在为EI收录期刊构建优质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EI》1996~2001年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美国《工程索引》(EI)1996—2001年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统计分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科学应用EI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石油勘探与开发》(英文版,PED)2013年7月被SCI收录,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第一份被SCI收录的中英文版石油科技期刊,也是唯一一份被SCI和E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中国石油科技期刊。文章阐述PED进入SCI的申请历程。认为中英文版办刊模式不仅符合当今国情,而且在国内期刊普遍国际化发展过渡时期,是大多数期刊国际化发展最容易操作采纳的办刊模式。该模式可以概括为:创办英文版—利用出版集团期刊平台全球发行—通过所建立的英文版期刊交流平台加速国际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SCI、EI性质与论文收录率关系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研究了SCI、EI性质与论文收录率的关系,指出科研人员要提高论文在SCI、EI的收录率,应掌握向SCI、EI源期刊投稿的途径和技巧并且按照SCI、EI的要求撰写论文。  相似文献   

7.
分别统计并计算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13000种西文期刊馆藏与SCI、EI、CABI、MEDLINE四大著名索引系统的收录交叉率,同时将NSTL收录的西文期刊与国外主流文献出版集团Springer、Kluwer、Elsevier、AP、ACS、John Wiley、IOP出版的科技期刊进行了覆盖率计算。  相似文献   

8.
一次文献被EI收录的机率除了与一次文献本身的学术水平有关外,还有其它三个重要因素:所投的刊物、关键词的选择和英译及文摘的写作形式。文章结合EI的特点从这三个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简要地概述六大国际检索系统《SCI》、《EI》、《CA》、《AJ》、《CBST》、《SA》收录期刊的范围及特点 ,以及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情况 ,指出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权威检索系统主要存在着语种问题 ,政策导向问题 ,国家主管部门组织力度不够 ,以及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较低等问题 ,建议同仁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英文摘要的质量 ,通过合适的中介部门 ,积极和国际检索系统联系 ,并利用In ternet网建立自己的网页 ,扩大期刊在国内和国外的影响 ,争取进入国际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12年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SCI和EI收录期刊以及获国家政府奖及提名的科技期刊主办单位的统计,对高校、中科院及中科协集群期刊现阶段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高校科技期刊应利用高校丰厚学术资源的优势,通过改变期刊定位、进一步开放办刊、尝试学科/网络集群、争取基金支持、走专业/特色化之路等途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