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禅宗文化就其总的性别倾向来说,具有女性性别倾向,但其自身内部亦存在着阴阳互补关系。而恰恰是这种阴阳两性倾向兼有的性质,使得男女两性在解悟和接受禅宗文化时各有所取,侧重不同。当代男性文学创作较为鲜明地体现了禅宗文化阳刚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禅宗文化的性别倾向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禅宗文化就其总的性别倾向来说,具有女性性别倾向,但其自身内部亦存在着阴阳互补关系.而恰恰是这种阴阳两性倾向兼有的性质,使得男女两性在解悟和接受禅宗文化时各有所取,侧重不同.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较为鲜明地体现了禅宗文化阴柔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不同运用折射出语言运用者的不同文化背景。男女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及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使得语言运用体现出明显的性别歧视倾向。这种倾向在各个语言层面上都有所表现。从语音、词形词汇、语法和会话等四个层面,对在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倾向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考察在涉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文化启动条件下,军人及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倾向和民族主义倾向变化情况,并比较军人与大学生之间的差异。选取429名现役军人和499名在校大学生作被试,将两类被试分成:独立我文化启动组、依他我文化启动组、非自我构念文化启动组和无文化启动组,并填写《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量表。研究发现:在有文化启动条件下,军人的爱国主义倾向有显著提升,而大学生变化不显著;对比无文化启动组,军人的爱国主义倾向在所有文化启动组中都得到显著提升;在文化启动后军人和大学生的民族主义倾向变化都不显著;无论有无文化启动,军人的民族主义倾向都一直显著高于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学习风格研究是个体差异研究的一部分,汉语学习风格的研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有重要意义和前景。本文在学习风格研究理论基础上,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留学生汉语学习风格,使用Excel、SPSS17.0统计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分析留学生汉语学习风格在性别、地域文化、年龄、文化程度、汉语水平等方面是否有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沉思型学习风格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女性沉思型倾向更明显;亚洲留学生比欧美留学生在听觉型汉语学习风格上具有明显倾向性;不同年龄段的留学生汉语学习风格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在依赖型和个体型两种学习风格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中级水平者比高级水平者有更高的依赖型倾向、个体型倾向;不同文化程度的汉语学习者在沉思型学习风格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文化程度为中学的学生更倾向沉思型。  相似文献   

6.
本篇文章依据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行为模式理论,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了中西文化下人们非言语交际行为。根据问卷调查整理的结果,不同文化下的非言语行为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方面发生了变化。虽然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是主导文化,但是中国人个人主义倾向也逐渐明显,尤其是在自我、时间观念、隐私等方面。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也表现出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倾向,但表现倾向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从Hofstede的文化视角看中国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fstede认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短期倾向与长期倾向.按照Hofstede国家文化模型的指标,中国文化具有权力距离大、高不确定性避免、集体主义、男性主义和长期倾向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团队的建设、创新过程的勇气和毅力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分析《楚辞》中自然与人物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阐述其体现的文化适应倾向。许译《楚辞·离骚》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体现了文化适应中的同化与整合倾向,二者分别对译文和目的语读者产生了不同影响,给新时代的典籍英译研究带来了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翻译的动态顺应过程中,译者总是会有意或无意地倾向于某些语境要素,形成不同的顺应倾向。立足于《红楼梦》二译本之上的分析表明,译者的顺应倾向由优势语言或文化、社会环境、文本功能以及不同的翻译理论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而译者总是在诸多限制因素中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即凸现民族文化内涵。国民性作为民族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色彩观念和用色习惯。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不同的国民性影响下韩国与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由发生、发展而至昌盛的时期,正是洛学的兴起和传承时期,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发展过程在时间上的不谋而合,使洛学传承与古代通俗小说的创作倾向发生了特定的联系。通过对洛学传承的中兴期、叛逆期和复兴期的文化精神折射于明代通俗小说的考察和研究,明确了古代通俗小说创作倾向与洛学传承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洛学中兴期与明初通俗小说崇尚伦理纲常倾向、洛学叛逆期与明中后期通俗小说世俗化倾向和洛学复兴期与明末通俗小说的尚劝戒倾向。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挖掘了古代通俗小说的深层意蕴,归纳和总结了洛学与小说发展、与小说思想发展有关的规律,揭示了儒家文化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图里的描写翻译理论,以译入语文本为中心,分别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日本の思想』的两个汉译本的“起始规范”进行描写翻译研究,重建译者在翻译时的决策,以考察两个版本的译者在不同的翻译时代、不同的翻译目的下所做出的翻译决策是更注重“适当性”还是曼注重“可接受性”。经过该文的初步分析可以得知,宋吴译本译者更倾向于适应目的语语言和文化规范;区刘译本译者更倾向于忠实地遵循原语语言文化规范。  相似文献   

13.
译者认为本国的文化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文本的选择和翻译中倾向于用"改写"的翻译策略,挪用自身的文化对原文本进行改造。这是一种建立在文化优越性基础上的翻译策略,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容易造成目标语读者对他者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南北两大故事村伍家沟村、耿村都流传大量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富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两村民间传说在反映下层民众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农民起义领袖、帝王的多重人性、及人性裂变表现出两种文化心理倾向方面是相似的。不同之处是伍家沟村的民间传说更深切地表现了热爱乡土的深切情怀,下层民众的武当道教的信仰。耿村民间传说更强烈地表现人民群众的壮烈的爱国情怀及尊崇儒家思想文化的心理倾向。两村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处在不同的文化圈造成了两村民间传说不同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回归的方法,选择在传统观念中有较大文化差异的温州与河南两个地区寻求创业倾向产生的支持性文化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文化对创业倾向是有影响的;阳刚文化、成就导向文化、低权力距离文化是促进创业倾向的主要文化因素。基于此,从促进学生创业倾向的根源性文化入手提出培养学生强创业倾向的有关建议。这对现今强调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大学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莫柠源 《海外英语》2013,(5X):196-197
神话起着传承文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价值观。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观理论分析了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结果表明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倾向。从中可以感受神话的文化魅力,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学衡》是持文化保守立场的学术性杂志,早期多刊登攻击“新文化运动”的言论。身为新文学家的鲁迅撰文回应“学衡派”众人,批评《学衡》的文化复古倾向。杂文具有鲜明的鲁迅式杂文的色彩,言辞犀利,切中要害,体现了鲁迅杂文的独特魅力。鲁迅与《学衡》的论争,凸显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不同文化选择倾向,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面对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国社会一方面要面临传统文化的失却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心理与精神危机,更要同时面对现代文明所造成的人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的异化。因此,启蒙主义文化变革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激起了人文主义思潮对其极端性的补偿与救赎。并且,这种人文主义倾向一直流脉不断,在文化与文学场域的边缘,艰难、寂寞地制衡着主流文化的话语霸权。在20世纪历史现代转型的复杂历史语境之中,很多作家都产生了人文性的自觉,从而抵抗历史功利性发展对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状态产生的异化。因此,新文学中呈现出了丰富、斑斓的人文主义倾向的文学样态。新文学的人文主义倾向可分成六个范畴,通过对典型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可以剖析不同的人文主义文学样态在面对不同的历史价值维度缺失时所彰显出的救赎向度。  相似文献   

19.
浅草——沉钟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社团之一,曾多次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该社形成了双重文化思想,一是个性主义价值观,二是人道主义伦理观。双重文化思想决定了该社的双重文学倾向,他们既关心个人发展,也关注社会疾苦。但该社在不同时期侧重于不同的文学倾向,前期以张扬自我为重点,后期以关注社会为重点。浅草——沉钟社的双重文学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论的不圆熟,但也反映出他们重视多向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希腊荷马史诗和我国《诗经》的不同空间艺术处理表现在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上不同的审美倾向和作品特点。我国《诗经》和希腊荷马史诗对空间艺术处理的不同正反映了由于中国和希腊的不同文化背景、文化区域和自然区域所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