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初中生写作文.喜欢用一些华美的词句.这样的词句如果使用过多.容易使作文流于空洞。在运用那些概括性较强的华美空泛的词句时.如果思维顺势延伸一下.对空泛的词句进行“充实”.完成由空到实的转换.作文就会显得“华而有实”了。这种写法,实质上就是语文老师常说的“先总述再分述”。不过,  相似文献   

2.
考测点导航正确理解文中的词句的含义,几乎成为近几年中考阅读理解的必考题型,考查内容越来越倾向于综合能力的检测。推断词句在文中的含义,一是要掌握词句的基本意义,二是要揣摩词句的语境意。典型题点击一、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维妙维肖。维妙维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用在句中形容卢沟桥桥面柱头上石刻的狮子雕刻得十分形象,如同真的一样。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萧索:荒凉、冷落。用在句中…  相似文献   

3.
赵敏 《辅导员》2014,(21):17-18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常常会让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或找出感受深的句子。什么样的内容是重点词句,怎样去寻觅这些隐藏在文章当中的“金子”呢?  相似文献   

4.
理解是物理学习的关键.学生可以通过对物理知识、技能、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来发展他们的能力.在实际中,有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牢固、灵活,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有创造性.而有的学生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地记住了某个概念的词句,对公式、法则的套用,不知道概念的本质属性,不知道原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变通.理解学习无疑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廖水文 《师道》2012,(11):24-24
翻阅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字字珠玑。有的情感浓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的饱含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词句华丽“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含蓄隽永“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寻找作者之构思美、词句美、性情美,我想,学生的语文审美意识定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补丁》词句训练举要浙江钱梅芳《补丁》一文,遣词造句很有特色。有的句子写得十分简洁;有的则写得非常具体传神;还有的句子结构相似,且有深刻的含义。教学时宜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词句训练,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  相似文献   

7.
李三保 《中学理科》2007,(9):106-107
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敏捷严密的思维能力,在大多数试题中,常设计一些隐含条件,这些条件一般隐藏在关键的词句或图示中.从本质上讲,要发掘隐含条件,首先将关键的词句、图示中的关系转化为熟悉的化学问题或具体的数学语言,这样隐含的条件就会迅速被打开,涉及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从而提高解题速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的语境里,有些词或短语不能采用构成成分综合法来解释,因为有的构成成分临时脱落了意义,只作陪衬。如果对陪衬成分勉强作出解释,就会出现义不随文使人难以信服,或把含有陪衬成分的词句误认为有语病等情况。陪衬成分具有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时“非用不可”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故事要讲好故事,首先要选好故事。要明确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有的故事内容很好,但有的词句过深或情节过于复杂,就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要把难的词句改为幼儿能接受的语言,去掉一些次要的情节。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能针对图画进行恰当描绘,做到词句通顺,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习作完成后,自己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1.
考测点导航1.掌握词句的基本意义。2.揣摩词句的语境义。典型题点击一、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初中教材,《出师表》有些词句不好理解,对这些疑难词句,有的课本未注,有的虽有注释,但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这给准确地译解课文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列举一些,辨难析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句,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含意,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词句教学在阅读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把重点词句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效率。下面就强化词句教学试谈几点肤浅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1.阅读教学应辨清文中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句是相对一般词句而言的,它是对文章的内容表达至关重要及对文章价值观有重要支撑的词句。没有了关键词句,尤其是一词值千金的"灵魂"词句,作者的思想就得不到充分展示,内容就缺乏表现力,表达就不形象、不生动。在听课中,常常发现很多含金量高的词句,有的老师抓不住,其根本  相似文献   

15.
古代韵文句式灵活多变,修辞蕴涵极为丰富,其中的名词性语句就很有特色。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营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一、用动作的施事、受事或当事代替动作而形成名词句;二、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隐藏在名词性中心语的定语中而形成名词句;三、隐去明喻、暗喻中的喻词而形成名词句:四、借鉴绘画式手法建构摹景性名词句。由以上方法所营构的名词句都有其独特的修辞美质。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河南教育》2011,(12):15-15
一堂语文新课结束后.我总会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抄写课文的重最词句;给生字组词;完成一些句型或问题。没过一段时间,学生便觉得厌烦.敷衍了事的比比皆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巧解文言文     
文言文学习中见到重现的语言知识.要能联系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比较异同.分析其内在联系,以解决新问题,遇到疑难词句.要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根据上下文意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疑难词句的意思.以训练推断能力。具体说.可采取以下八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校园有一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或学习成绩落后,或物质生活贫困,或感情上的缺失者,或体质瘦弱、身材矮小甚至肢体残疾。他们有的学习成绩较差;有的家庭发生变故,感情有所缺失,心理素质脆弱;有的交际能力弱,不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有的身体单薄、个头矮小,有时会受到身体强壮学生的欺侮;有的存在生理上的缺陷或残疾.经常被同伴嘲笑、议论……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要办好教育,要建设和谐校冈.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9.
1 破题方法 1.1 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挖掘隐含条件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的过程,应字斟句酌。最先应感知到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命题者的意图,然后挖掘题目的内涵。特别关注的是:捕捉关键词句,理解关键词句的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隐含在物理过程、状态及物理模型中的隐含条件,从而破除“陷阱”。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就是一句话或一个词,甚至是几个字。这些字、词、句就在限定句子中找,也就是通常说的“的”、“地”、“得”结构中找。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其选词炼句的准确性。指导朗读重点词句。体会梅兰芳练眼神的刻苦、辛苦,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