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西班牙法西斯的产生不同于德意两国,落后的经济、保守的天主教文化传统决不是滋生法西斯主义的有利土壤,它完全是受到风行全欧的法西斯“流感”传染的结果,所以运动轨迹是先有法西斯理论的传播,而后才出现政党组织。早在德里维拉执政时期,卡瓦列罗就开始了法西斯主义的启蒙宣传(1)。不过整个20年代,西班牙法西斯都处于萌芽状态,一些法西斯的苗头和因素被容纳在国内强大的右翼之中,真正的法西斯组织直到30年代初才出现。创建者是拉莫斯和奥尔特加,他们在1931年10月29日组建了一个小党“民族工团主义防御团体”(简…  相似文献   

2.
王天红 《文教资料》2007,(13):98-100
霍布斯鲍姆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西斯的兴起导致了自由主义的“大撤退”。在法国,民主制度自身的危机导致法西斯的产生,反过来,法西斯又对民主制度及其所依存的自由文明构成莫大的威胁。在法西斯浪潮的冲击下,自由主义在法国的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但是,自由主义“大撤退”的说法在法国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习》2005,(1):28-28
~~德国法西斯是这样上台的  相似文献   

4.
Ⅳ、教学中注意事项: (一)法西斯是资产阶级中最反动的集团,是代麦金融寡头独占资本利益的政治组织。人类经过这次大战的惨痛教训,必须警惕法西斯的死灰复燃。现在美帝公开武装日本,扶植日本残余法西斯,在西德亦然。最近史变本加厉地公开侵略朝鲜台湾,我们必须时刻警惕。为了保卫祖国,不再受侵略蹂  相似文献   

5.
地中海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丘吉尔领导下的英国针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而制订的一项基本战略。它是以地中海为主要战场,在此集中优势兵力,展开和实施一系列打击德意法西斯的战役,以达到歼灭敌人,确保地中海的畅通,进而最终击溃法西斯的战略。如果说这一战略成功的第一个标志是1942年底阿拉曼战役胜利的话,那么,丘吉尔以此为起点所推动的一系列战役的实施,包括英美联军于1942年11月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计划”,1943年8月的西西里战役,1943年底到第二年6月的意大利战役,1944年5月的法国南部登陆战役,直捣奥地利、进攻巴尔干和爱琴海战役便构成了地中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尾声  相似文献   

6.
"法西斯是万恶的!"、"二战是希特勒一手造成的!",至今在中学历史课堂上仍然能听到学生这样的言论,而当教师每每追问"为什么万恶的法西斯在当时会被这么多的人接受?为什么只靠着希特勒一人就能挑起世界大战?"时,从学生的眼神中往往读出的是迷茫和困惑。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中重视结论的输出而忽略或轻视思辨能力的训练,习惯了知道"是什么"而不进一步思考"为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1939年开始的。到了1945年5月,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都已经垮台,只剩下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美国、英国、苏联和其他国家军民的沉重打击下,日本法西斯也在1945年8月14日宣告投降。9月2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这时,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片欢乐气氛中。可是,美军一些电台工作人员却正为一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0世纪人类社会最凶残的敌人法西斯主义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战后国际社会对德日法西斯的清除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其中,德国法西斯的清算和根除较为彻底.而日本法西斯残余则继续存在,至今,这种残余对东亚地区的和平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 德日法西斯都有其荒涎的理论依据和广泛的政治欺骗性。 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集极端的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之大成,是德国法西斯的理论和行动纲领。其具体主张如下: 第一,种族主义。希特勒继承历史的糟粕,鼓吹种族斗争是人类发展的主要动力,宣扬雅利安人是一切人类文化的缔造者,日耳曼民族是雅利安人中最纯粹的种族;优等种族创造高级文化的基础是征服和利用低等种族,特别是斯拉夫人和犹太人;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抗日战场牵制了日本的北进,延缓了日本的南进,防止了整个法西斯的勾结和联合。中国军民旷日持久的浴血奋战牵制和消灭了日本法西斯的大量有生力量,最终促成其败降。  相似文献   

11.
Winston Churchill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用坚定的信念鼓舞人民,打败了法西斯。信念是人生旅途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2.
1935至1939年间,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日益猖獗,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危机日益严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共产国际坚持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确方针,领导和组织各国共产党与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行径进行坚决斗争,并不断揭露英法等国政府的绥靖阴谋,虽然最终来能制止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但毕竟在共产国际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物质准备是进行战争的必要前提条件。德国法西斯自1933年攫取政权后,就为发动一场侵略战争积极进行物质准备。由于德国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有限,无力应付长期的消耗战,所以,德国法西斯就确定了速战速决的“闪电”战略。他们的考虑是,在和平时期把国家经济全部转入战争轨道,集中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尽快用先进武器装备起一支胜过敌人的武装力量,然后突然发动战争,以闪电战方式在短时间内各个击破敌人。二次大战前夕德国法西斯的战争物质准备就是在这个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佚名 《高中生》2008,(9):50-50
"自恋"源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少年那西斯长得极其俊美,山林女神爱轲钟情于他,那西斯却拒而不受,爱轲因此憔悴而死。复仇女神涅墨西斯震怒,罚那西斯与倒影恋爱。那西斯对影唏嘘,最终憔悴而死,死后化为了水仙花。  相似文献   

15.
曲秀文 《林区教学》2008,(7):120-121
通过东方战线建立过程的历史事实来证明,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是侵略、吞并弱小主权国家,牺牲弱小国家主权的利益和大国沙文主义。同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行为相比,具有相同性。  相似文献   

16.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勘被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但在内阁中受诸多限制,这只是他接受权力之日,真正的夺权从其上台之时持续至1934年6月。此间,希特勘取得了国防军和垄断资本的信任,有恃无恐地在各地夺权,颁行“授权法”,提取了独裁权力,彻底摧毁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建立了法西斯的一党专政,通过镇压冲锋队,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从而基本结束了法西斯在德国的夺权活动。希特勒政权是德国在30年代特定条件下纳粹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性的军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专政的阶级实质是军事封建性质的垄断资产阶级的专政。  相似文献   

17.
半个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短短的一瞬。可是,如今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有谁会忘记当年德、意、日法西斯给人间带来的巨大灾难?又有谁会忘记那些当年驰骋在东西方战场上勇敢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战火燃遍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广大地区。世界人民经过6年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其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占百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只是指阿一道个夫人·,希他特泛勒指已了经一不个再时代的血腥与残暴,扭曲与狭隘。他是法西斯的象征,而他背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与终结。——题记  相似文献   

20.
绥靖政策是世界现代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英法等国执行“姑自纵容侵略者,对它退让、支持,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主权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妥协的政策”。(1)我国史学工作者已泼墨重笔作了深刻的剖析。而对于苏联与绥靖政策关系,迄今仍很少有文章明确地指出并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感。大量的史实表明,苏联与英、法、美一样,对纵容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安抚和支持德国法西斯的具体做法上,苏联较之英法等国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试从苏德战争前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态度和活动入手,粗略地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