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业创新和知识传播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得以步入现代化的道路。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至19世纪前期,法国、美国、德意志的几个邦国等,依靠从英国引进机器,也开始了丁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水力织布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钟表匠:发明蒸汽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历史,可以说是奠立人类现代文明的关键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两件事影响着整个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进程,使工业化与民主化成为19世纪的历史主潮流。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称得起是当时世界划时代巨变的标志,它开创了现代文明的新时代,促使全球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一、工业化的开端──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绝非只是一场单纯的技术革命,恩格斯在1844年曾经这样写过:“英国自上一世纪中叶以…  相似文献   

3.
世界史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工业革命使世界真正联成一个整体,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工业革命爆发的18世纪60年代讲到19世纪70年代初,主要就是讲工业革命影响之下的世界:工业革  相似文献   

4.
机器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起点。机器大工业最早出现在英国,比欧洲大陆开始工业化几乎早了半个世纪,成为全球的工业先驱。1769年,詹·瓦特的蒸气机获得专利,这是工业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但马克思认为,在更早些时候,1735年约。淮亚特宣布他的纺织机的发明,由此开始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我们看到,纺织工业,不仅是英国,且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化的摇篮。几乎所有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草创年代都以纺织工业居先,然后才发展起采用机器的矿业、钢铁业、制造业、轮船和铁路。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基础知识目标: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要发明;法国、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的简况;工业革命的影响.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条件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建立在对内、对外血腥掠夺的基础上的.2.通过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刻苦学习,反复钻研,才能取得巨大成就.3.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下半叶,欧洲发生了两件震撼世界和影响西方各国历史进程的大事。这就是从18世纪50-60年代开始的英国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和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看,这两个事件大大加速了西方尤其是西欧各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过渡的进程。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也是一个多维、多层面同步转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思想和活动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但其主导方面则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现代化和政治现代…  相似文献   

7.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人类社会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但其主导方面则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18世纪下半叶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就分别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民主化,以至于影响着整个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开创了人类社会现代明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专题导读】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时代特征] 1.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商品市场的迅速扩展同手工工场落后的物质基础间矛盾激化的产物,是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机器大工厂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也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开始步入工业文明的标志,还是人类迈人蒸汽时代或钢铁时代的标志。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领域的深刻革命,因而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主题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的形成●主题提示1 9世纪下半叶 ,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科技发明层出不穷 ,人类的智慧像魔术般地把电灯、电话、电报、电站、电车、电机、电缆等新生事物接二连三地呼唤出来。电力、钢铁、化工、机车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交通运输、冶金等老产业焕发青春。工业化浪潮滚滚向前 ,势不可挡 ,传统的农业和半农业、乡村和半乡村社会迅速告别历史舞台 ,人类满怀激情地迎来城市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阶段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相似文献   

12.
【资料梳理】1.近代化的涵义。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核心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其内涵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转变: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制度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转变。中国的近代化与世界发展息息相关,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乃至国际关系的变化,都对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专题指导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原始积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统一)前后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条件及变化情况是本专题的重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500—1870年) 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对外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过程。英国的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通过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中期又打败法国,国外市场扩大。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也成为在亚非拉都有广大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1 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 ,已经有 361年的历史。1 8世纪中叶到 1 9世纪中叶 ,发端于英国 1 785年的产业革命先后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 ,开创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化时代 ,资本主义进入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 1 9世纪下半叶到 2 0世纪中叶 ,以电力技术的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现代化进程 ,激烈的竞争引发和加快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私人垄断资本和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由此经历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一般垄断的资本主义阶段。二战后 ,在以电子化和信息化为中…  相似文献   

15.
[单元导读]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19世纪迅速扩展到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的原则推动19世纪上半期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改造客观世界和通过法律民主制度协调群体关系的能力增强.各国的工业化进程、资产阶级主导的政治剧变、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与接受,扩展了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16.
汤永成 《新高考》2005,(4):46-47
从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中期起,英国和欧美各国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方式拓展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空间,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进市场经济之中,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连成一体。  相似文献   

17.
一、读示意图 ,分析示意图的历史特征1.19世纪50—60年代的世界背景 :①19世纪中期以后 ,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对海外掠夺原料 ,倾销商品 ,已是英法的共同利益。②资产阶级领导的1848年欧洲革命 ,是一场民族、民主的革命 ,它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的国内地位更加巩固 ,对外掠夺又成为资产阶级的紧迫任务。③19世纪中期以后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 ,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④1…  相似文献   

18.
近代英国的农业曾是世界上最资本主义化的.它在君主立宪制度的保护下,通过农业革命即土地革命和耕作集约化而发展起来,客观上较好地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使英国最早发生和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世界工业霸权.到19世纪末期,英国农业衰落了,工业霸权也因此丧失.近代英国农业的兴衰与工业兴衰的关系,证明了发挥农业基础作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韩文景 《课外阅读》2011,(11):256-256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叶,英美出现资产阶级宪法。17世纪的英国“权利法案”等法律确定了英国立宪君主制的重要内容,成为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确立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原则。早期的资产阶级宪法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先后推动英美两国完成两次工业革命,使得两国先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19世纪70年代后,垄断资本主义出现,此后资产阶级宪法开始走向反动。资产阶级宪法最终被社会主义宪法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毛晓华 《新高考》2004,(1):85-87
18世纪中期,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国家的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末开始,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方式的变革,引发了社会的剧烈震荡。19世纪中期,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反抗阶级压迫而兴起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为反抗侵略而兴起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