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杰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4):45-49,54
乾嘉学派和《四库全书》都是清代学术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并共同构筑了清代学术之辉煌。本文试探讨两者之密切关系,从而析见乾嘉学派对《四库全书》这一“千古巨帙”的作用与贡献,以及它对清代和后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及其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
乾嘉学派,亦称汉学、朴学或考据学派。其兴盛时期正值乾隆大修《四库全书》之时。乾嘉学派以朴实考经证史为特征,讲究“考证精核、敦兹实学”,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总目》中考据观的形成和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乾嘉学派的治学风格贯穿于《总目》的各个角落,进一步说《总目》的思想体系的基点是建立在乾嘉学派考据观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的中国学术,一方面承继传统古典学术的余续前行,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以乾嘉学派为中坚之清代学者,一反明人空疏之习,专从书本上钻研考索,想达到他们所谓‘实事求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图书馆所藏乾隆坊间刻本《朱子年谱》中清代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和戏曲理论家焦循的题记进行了分析、介绍,以期探求其在明清以来儒学发展、程朱理学和乾嘉学派等方面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在总结和评价“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时有这样一段话:“以乾嘉学派为中坚之清代学者,一反明人空疏之习,专从书本上钻研考索,想达到他们所谓‘实事求是’的目的。……他们所做过的工作,也确有一部分把我们所应该的已经做去,或者替我们开出许多门路来,我们不能不感谢。”(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三)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也有“不接受清代考证学的成果,便无从读古书了”的说法。他们的论述,既肯定了清代考据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表明,无论是从学术渊源讲,还是就学术发展的现实论,清代学者…  相似文献   

6.
乾嘉考据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清末以来,前辈学者如梁启超、章太炎等都有过深入的研究。但因清学艰深,不事浮躁,故后来从之者少。今有陈祖武《乾嘉学派研究》一书,运用考据学的思路来研究乾嘉学派问题,以“知人论世“方法结合材料实证来淡化学派问题的争论,纠正了现时研究中的偏颇。体例明析,高屋建瓴,是一部推进清代学术研究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人类就要告别二十世纪了。回眸历史,无疑可见学术领域的灿烂群星。其中,张舜微先生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令世人瞩目。一、总结乾嘉学术堪称朴学殿军清代考据学,学风质朴,以汉代的训诂考证方法为宗,故被称为朴学、汉学。这一学派源于清初,盛于乾嘉,衰于道光,殆及二十世纪又放异彩。当代的国学大师,如俞樾、孙诒让、章太炎、罗振玉、王国维、刘师培、陈寅恪、陈垣、顾颉刚、钱穆、钱基博、余嘉锡、黄侃、张舜徽几乎无不受乾嘉学派的治学传统影响,在考据学中卓有建树。尽管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新思想、新方法,有新拓展,但在学术的总路数上仍是沿袭了乾嘉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乾嘉学派的特点、产生的条件及其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以期对乾嘉学派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岑仲勉先生一生精研乙部之学,不仅在中古史、中外交通史、边疆民族史地等诸多学术领域有不朽建树,尤对所治领域文献史料有专门考据,堪称20世纪文史研究领域的一代文献考据大师。就其着意于文献考据的学术思路而言,与其早年边疆史地研究中所培养的"史源"追考意识紧密相关,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发展到高峰的代表,而其中尤以“皖派”学者为中坚。《“皖派”学术与传承》一书以徽州学者为核心,揭示了徽州独特的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人文学风及士人群体、师承统绪与学术交往的演变轨迹,既理清了“皖派”学者在本土以及旅居之地的发展谱系,又勾勒出他们在江南乃至全国的学术影响和地位。这一贯通性的研究,为充实和深化清代学术研究和徽学领域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讨下世纪初我国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路向 ,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中国图书馆学报、重庆市图书馆将于 2 0 0 0年 6月在重庆市联合举办主题为“世纪之初的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届时将聘请我国图书情报界专家、学者与会 ,并就有关论文的写作方法等问题举行专题讲座。欢迎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撰文并与会参加研讨。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论文 ,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和优秀论文奖 ,并择优在中国图书馆学报上发表。研讨会征稿范围 :1.知识经济与 2 1世纪的图书馆 ;2 .世纪之初图书馆的发展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  相似文献   

12.
由季羡林先生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纪学人文丛”是一套学术与文化价值含量很高的丛书。从书收人了季羡林、钟敬文、金克木、周振甫、蒋孔阳、贾植芳、王朝闻、张中行八位学者的学术文集。他们都是我国当代人文学术界涵泳古今,贯通中西的著名学者,各自在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卓有建树、“世纪学人丛书”以自选集的方式集户展示了他们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抒陈了他们漫长的学术生活中的心得与体验。_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财富,在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对于进一步弘扬祖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u建设,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堪称…  相似文献   

13.
鲁迅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其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保护整理以及对古典文献学的创新开拓,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凡事求"真",坚特纯学术态度,采用乾嘉学派手法的严谨,悉心整理古典文献,并且从不只限于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历史、文学史、小说史以及碑刻、汉字、宗教、画像等诸多方面也都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乾嘉学派,亦称汉学、朴学或考据学派.其兴盛时期正值乾隆大修<四库全书>之时.乾嘉学派以朴实考经证史为特征,讲究"考证精核、敦兹实学",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总目>中考据观的形成和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要做一个真正现代意义的学者,特别是要学会写书评,写真正意义上的书评。我喜欢读书评,也喜欢写书评。本着以文会友的原则,我写了这么多年的书评,批评了不少著作,我没有得罪什么人,而换来的是更亲切的友情。这样的一种做法,其实也是中国学术古已有之的传统,如乾嘉学派的重要学者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新成果、新发现不断涌现,这给出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从1994年开始策划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命科学系列学术精品图书。《真核基因表达调控》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  相似文献   

17.
学会之页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会议通知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成立20周年,原定于200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庆祝大会改在2006年10月在广西南宁举行。届时将举行学术征文、优秀学术成果评奖及评选学会优秀工作者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学会秘书处将于近日向各会员单位发出有关会议内容的各项通知和优秀成果申报表,您也可登陆学会网页,浏览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奉献给21世纪的礼物。出版界一些人士称它为:“一座巍峨的书城,几代学人的丰碑。” 自1995年眷,《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开始启动以来,已历经了2年,大典的各种基础写作工作与框架大部分已进入了操作阶段。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编纂有5个宏大的目的。①集20世纪学术之大成,全面展示20世纪中国学术的精华。②全面回顾、总结中国近百年的学术,宏观检阅各学派、思潮、理论,反映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份量和价值,为后人提供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宏观、中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概念,分析了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的适用范围,及其在现实中的关系错位。认为适用于宏观评价的数量统计方法被不恰当地应用于微观评价,这是形成量化考核泛滥、学术浮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区分宏观与微观评价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不同职能,构建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这是解决当前学术浮躁问题,实现学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海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位开拓者、创造者和世纪老人,他几近百岁的跌宕人生和87年的艺术旅程“既值得纪念,更引发思索”。这本《刘海粟》不是以往版本的重复和汇集,而是一份从学术构思到资料内容,从研究方法到编辑体例,从装帧设计到印刷质量都作为一个整体工程来把握和建构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