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尔根·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被公认为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当代的黑格尔".1961年,他完成了他的教授资格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一书中,他充分运用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和建筑学的综合思维方式,对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锦标 《新闻记者》1990,(11):47-48
近年来在新闻界有一个热门话题,谓之曰:“要淡化宣传意识”。认为.“宣传意识”是造成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客观、不公正的主要因素。这种观点颇有市场。本文想就此谈些粗浅看法。我们认为,新闻的“宣传意识”,就是新闻报道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于一定阶级、一定政治需要的行为意识。这种意识,是由新闻事业的阶级属性决定的,是“淡化”不了的。新闻事业都是阶级的事业。由资产阶级投入巨资建办并由他们控制的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只能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制造舆论,不可能为劳动人民说话。早期的资产阶级新闻学曾提出过“自由  相似文献   

3.
我们谈到党性,专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其实,资产阶级政党,小资产阶级政党,封建阶级政党,包括英国16世纪的托利党、辉格党,也都有他们的党性,也都代表着当时封建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阶级性。只是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诚如他们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来掩盖他们剥削阶级的实质一样,他们也用各种各样的名目,把政党的阶级实质掩盖起来,标榜他们的政党,似乎是代表着不是属于哪个阶级的利益的,以此来欺骗世人,蛊惑人心。实际上,他们在内场人当中,还是说“我们工商业者(资产阶级)怎样”,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9):67-68
<正>反克利盖事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党报理论形成中的最早事件。海尔曼·克利盖(Hermann Kriege,1820-1850)是德国新闻工作者,多次因参与社会主义活动而遭到迫害。1845年初,恩格斯在巴门结识了他,认为他是一个"出色的鼓动家",~([1])并把他介绍给在布鲁塞尔的马克思。同年,克利盖在赴美途径伦敦时,加入了正义者同盟。在纽约,他领导了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小组,成为这个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别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5.
1931年2月,蒋介石扣留胡汉民于南京,4月,国民党内部分反蒋势力汪精卫等人在广州召开了“非常会议”,另组“国民政府”,形成宁粤分裂。“九·一八”事变后,迫于全国人民要求一致抗日救国的压力,同时也为摆脱各自的窘境,宁粤双方于10月底在沪举行了“和平会议”。这里,我们从馆藏档案中选刊了一组有关该会议的文件。 这组材料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会议前夕蒋介石与汪精卫等人的来往函电,反映了宁方谋诱粤方代表赴宁和粤方坚持所提条件的情况;第二部分主要是会议纪要,记载了双方在中央政制、党务、外交等问题所达成的协议,反映了双方在民族危亡迫在眉睫的情况下,对外依赖国联“主张公道”,对内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为了便于参考使用,特将资料中所涉及的某些人物名号附之于后:居正(觉生)、蔡元培(孑民)、张继(溥泉)、张群(岳军)、孙科(哲生)、伍朝枢(梯云)、胡汉民(展堂)、邹鲁(海滨)、李文范(君佩)、李煜瀛(石曾)、陈铭枢(真如)。  相似文献   

6.
严复(1854-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治制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严复自称“天演哲学家”,他从传播达尔文进化论(他译为“天演论”)开始了他的“西学”介绍工作。他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个时期。值得指出的是,严复在翻译介绍“西学”的过程中,曾概括地阐述过翻译理论,谈论过版权和版税问题,而且他同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有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严复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和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对马克思作研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很多,其中不少人是以“研究”为名,对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或是攻击,或是篡改,企图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取而代之。现简介如下: (一)关于“两个马克思”问题本世纪三十年代初,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1844年)先后公开发表。西方的不少学者把这二本书中的观点看作“新发现”。大肆  相似文献   

8.
陶膺  张环 《出版史料》2006,(2):57-59
一本经济研究著作在短短的五年(1979~1984年)间引起国内外读者广泛的注意,印数达到992万册,同时出版了英、德、法、日、西班牙和塞尔维亚等外文版,这在新中国出版史上值得大书一笔。这就是1979年出版的薛暮桥同志所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作者在这本书的绪论中说:他想写这么本书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始起于1955年中宣部给了他一个任务,要他和于光远、孙冶方同志写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作了很多准备,作了很多研究,也写了初稿,由于当时受“左”的思想影响,加上“四人帮”的干扰,“禁区”甚多,无法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5,(19):67-68
<正>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为什么现代报刊最早出现于欧洲?学界曾经长期有所讨论,有"阶级斗争需要说"、"社会需要说"等。前者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王权联合资产阶级(平民)与割据的地方诸侯进行斗争,这很难说是哪个阶级与哪个阶级的斗争,而是同一个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而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主要代表——王权的斗争,发生在现代报刊出现  相似文献   

10.
虞洽卿,1867年生于浙江镇海龙山(现属慈溪市龙山镇),1945年卒于重庆。他是近代中国航业界巨子,在上海滩上与杜月笙、黄金荣等人齐名。他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早期研究中,他被定义为买办资产阶级、买办资本家;丁日初、杜恂诚在80年代发表章,认为他应是民族资本家。国外有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的资本家、民国时期重要的经济人物、新型的国际绅士等。不管其阶级属性如何,他为抗日救亡所作出的贡献不应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11.
《百年潮》1997年第1期刊登郑惠采访的《胡绳访谈录》通讯,《访谈录》中胡绳提出,要改变过去那种把阶级和阶级斗争简单化、公式化的观点和做法,要根据较之100多年前有了很大不同的历史情况、现实情况,对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作出新的论断。对当代世界总的形势和各个国家形势的分析,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比如说,过去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使阶级对立简单化,成为一方是广大的无产阶级,一方是极少量的资产阶级,现在看来,情况并非如此。在这两个阶级之外,还有好多中间阶级。有的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数量很大。工人阶级中又有了“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之分。在有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前者的数量甚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工作总的、根本的看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喉舌论“(世界上所有的新闻机构都毫无例外地掌握在一定的阶级、阶层、政党、政治集团或政治代表人物手中,是一定阶级、阶层、政党和社会集团的“耳目和喉舌“);“党性论“(党性是阶级性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公开宣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立场和党性观点,揭露并批判资产阶级新闻学所标榜的“客观“、“公正“的虚伪性);“导向论“(高度重视新闻传播对人的思想、社会舆论走向的导向作用,强调无产阶级新闻宣传旨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论“(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性,主张“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十分重视新闻宣传的艺术技巧,反对简单、生硬、哗众取宠和形式主义);“人才论“(强调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高度重视新闻队伍建设,提出诸如“四句话“、“五个根底“、“六种作风“、“12字标准“等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等等.……  相似文献   

13.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三卷〈(英)李嘉图著),入F_(091.33)古典经济学;《贸易论》〈(英)诺恩著)入F_(095.61)英国经济思想史(例见《1974——1978中文图书印刷卡片累积联合目录》)。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诺恩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初期代表人物之一。同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同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他们的著作归类又不相同?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对F_(091.3)近代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类的注释不同理解而造成的。F_(091.3)注释:“总论各经济学派及其代物的著作入此;专论各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或个人经济思想的著作入各国经济思想史。”《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大约根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图书馆学流派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民 《图书馆学刊》2001,23(4):54-55,60
在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图书学流派,其中一些代表人物对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现代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社会学流派 社会学流派的主要特征是引入社会学研究法,将图书馆置于社会之中进行考察,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记忆”或“社会精神”的移植过程。早期的社会学流派也称芝加哥学派。它在现代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谢拉 (Jesse Hauk Shera,1903~ 1982),它的观点代表着社会学流派的基本特征。 谢拉是继巴特勒之后美国又一位杰出的图书馆学理论家。他毕业于芝…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一个长时间内,客观报道在新闻界一直有着争议。客观报道是不是资产阶级客观主义,无产阶级报刊能否确认自己的客观报道原则,在新闻改革实践中客观报道的地位与作用,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从煽情主义到客观报道一般认为,客观报道原则是资产阶级“发明”的,因而必然打上资产阶级烙印。不错,这是历史事实。但我们在看到资产阶级从维护自己本阶级利益而不得不改变新闻报道原则的同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一下,这难道仅仅是骗人的“资产阶级幌子”?这当中  相似文献   

16.
一 佩里·安德森是英国第二代新左派代表人物、英国马克思主义代表理论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1](本文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西马”两个范畴,使用上存在明确区别,详见注释)研究的权威专家,其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被视为西马研究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安德森的“西马”研究曾一定程度上介入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更对中国本土的“西马”接受与研究产生重要影响[2],早期阶段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四人帮”控制舆论的几年里,“树碑立传”成了“大逆不道”的同义语,一个很难听很可怕的字眼。一提谁在为谁树碑立传,谁就会被认为是三反分子——被“树”者,“心怀不轨,妄想取而代之”;“树”人者,“本是同党,早有预谋”。撰写革命回忆录成了一大禁区。后来清楚了,“四人帮”这样干的目的,是要打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许树人,是为树己,如此而已。其实,任何一个民族,一个阶级,都懂得为自己的英雄人物树碑立传,并以此构成其民族史、阶级史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G.A.科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以下称《辩护》)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献中不可多得的一个样本.其独特性在于:它用西方学术界最受尊敬的(也可以读为:在资产阶级学术圈内最无可挑剔的)分析哲学工具,来分析马克思遗产中在西方最受冷落的那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和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陆哲学背景不同,科亨属于纯正的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主体实践和历史的不确定性,而科亨告诉我们的是,物质的首要性和历史的确定性;《辩护》所说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有关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然而在许多批评家那里,这本书最为背离马克思的地方,是其“非历史性”.[1]  相似文献   

19.
刘芳芳 《大观周刊》2011,(22):125-126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但他的实践活动又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如列宁、普列汉诺夫等人一样,毕生为了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服务。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探寻葛兰西的“双重人格”及其烛照下的复杂生活状态:畸形人和革命家、革命活动和爱情婚姻、革命家和历史学家,进而揭示出葛兰西是如何不断地与自己较量,并一次次征服自己、调和自己产生新的自己的美学物质  相似文献   

20.
金青山 《兰台世界》2007,(5X):53-54
本文以梁漱溟先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为研究对象来追忆近一个世纪前的历史人物梁漱溟和他的思想实践活动,并且尽可能地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