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流行文化是青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青年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的特殊表现。当代青年流行文化呈现出同辈性与封闭性、易变性与不确定性、娱乐性与生活性的特征。从生成方式看呈自发性与建构性趋势,传播范围呈全球化与国际化趋势,生产消费呈商业化与产业化趋势。青年流行文化重在引导青年主体文化品位和文化辨别力以及流行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是与网络联接最为紧密的群体,网络生活改变着他们的符号消费行为。符号消费动机可分为社会性和个我性两类。网络化和图像化转变或再造了消费的环境因素,如社会文化、消费情境、享用情境等,它们对青年符号消费两类动机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体来说,对阶层和财富炫耀倾向有抑制作用,对个性价值、审美需求有强化作用。通过消费行为表象探察当代青年特有的心理与情感诉求,从社会规范约束和学校教育等方面顺应积极趋势、杜绝不良商业诱导,可以更有效地引领青年群体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3.
秦飞  邓纯余 《教育评论》2023,(4):103-110
时下,利用媒介仿真创设“躺平”的文化符码与消费幻境,转译“佛系”“颓丧”的话语表达与叙事方式,演绎成一种现象级的网络亚文化。作为当代青年审思生命意义的先锋尝试与集体情绪展演,“躺平”文化的繁蕤生长释放了“内卷”引致的焦虑心理,形成了青年面对社会压力的情绪缓冲地带。作为媒介仿真、视觉殖民与虚拟交往共谋而生的一场文化消费“幻象”,“躺平”文化滋生了需要加以纠治的风险舆情。克服“躺平”文化的消费异化现象,应把握“躺平”文化的生成逻辑与自反性特征,识别“躺平”文化泛滥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加强“躺平”文化的网络治理,重视“躺平族”的思想教育与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微文化以"微观、快捷、私密"的运作理念,影响着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功利价值观和伦理价值观养成。就微文化的积极效用来说,其微观性推动了青年政治价值观的快速养成、快捷性拓展了青年功利价值观的广阔视野、私密性有助于青年伦理价值观的积极取向。就微文化的消极作用来说,微文化传播主体大众化不利于青年政治价值观的理性选择,微文化传播内容碎片化不利于青年利益价值观的整合,微文化交流互动性不利于青年消费价值观的合理变迁。规避微文化的负面效用,必须加强微文化的引导、注重微文化的监督、丰富民众微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消费平台逐渐涌现大量文化“周边”诱发观众对精神文化的向往,人们开始在精神文化领域加大消费力度,文化消费主义作为消费主义文化向作为消费主义转向文化领域生成的一种社会思潮,文化消费主义便应运而生。受文化消费主义误导,部分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陷入困境,表现为价值追求逐渐扭曲、自我认知产生偏差等现象。为保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文化消费观,应通过引导和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要、培植青年科学的文化消费念和行为、重塑青年的精神家园,推动青年精神文化生活有序、高质、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方式及对青年影响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文化在当前我国的传播方式及对青年思想的影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其变化趋势集中表现为:西方文化通过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直接传播西方政治意识形态,与我国主导意识形态形成公开对峙的状况有所弱化;同青年的文化娱乐、网络活动及消费生活相结合的隐性传播方式明显加强,对青年思想的影响更为广泛和复杂。对此变化趋势需要保持理性的认识和积极的文化选择引导。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21,(6):20-26
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传入并在青年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名人明星、网络红人等消费意见领袖凭借具有专业性与知名度等特征,借助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对青年消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消费意见领袖虽然为消费者提供了专业的产品信息、帮助他们形成消费决策,但在其影响下,青年消费行为也出现了符号性、示差性等新特征,出现消费异化现象。本文采用访谈法收集资料,分析消费意见领袖的类型与特征,以及在其影响下青年消费行为出现的新动向,通过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对策与建议,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氛围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8.
受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蔓延、大众传媒过度宣传等方面的影响,当代青年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超前负债性消费、虚荣符号性消费、盲目从众性消费等异化现象,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产生偏差,主要表现为劳动观念淡化、劳动精神弱化、劳动能力退化、劳动价值取向异化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营造良好社会大环境、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正面导向作用、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和理财观等,各个层面协同努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帮助青年学生厘清消费与劳动的关系,自觉矫正消费异化,促进劳动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9.
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的当今社会,青年人中出现了一些消费误区。如何走出消费误区,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是当今青年成长中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消费误区面面观当今青年中的消费误区误在何处?下面摄取的是已经凸现出来的八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黄汀 《怀化师专学报》2012,(10):100-102
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大众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当前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价值取向上更加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价值观世俗化、实惠化;对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排斥、拒绝等。因此,重塑我们的政治价值观,为青年价值观构建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用先进文化引领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以及重塑青少年人文精神成为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青年流行文化的产生有其时代性和必然性,从文化、环境、心理等多个层面来看,其表现出阶层化、小众化和多样的传播形式及多元化、个性化、时尚消费等发展趋势.从青年流行文化的整体性审视,青年流行文化实际上是现代商业社会中出现的特殊社会文化现象,这就无法改变青年流行文化与生俱来的两面性,趋利避害是我们研究青年流行文化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网吧行业是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领域。网吧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具有大众消费文化、青年时尚文化和城市社区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形态,具有传统文化价值解构与新型文化价值建构、青年文化空间与准公共空间等多重文化功能和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主义日益盛行。作为数量巨大的消费群体,青年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分析了目前青年学生消费伦理观的特点及负面作用,进一步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概括了青年学生消费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青年学生消费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音乐传播方式,也使得青年音乐审美文化发生了多元化变革。社会化媒体交互性、虚拟性、实时性、开放性的媒介特性影响了青年音乐审美活动。青年的音乐审美文化呈现出音乐消费审美、音乐青春审美、音乐科技审美多种现状。青年音乐审美文化不是保持不变的固态,而是一种发展变化的流动性存在。随着社会化媒体媒介的强势发展,青年音乐审美文化也具有世俗化、新奇化、娱乐化、生活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消费道德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体现着当代青年的精神文明程度。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先进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界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利用某一区域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深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探索之一。新时代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诉求,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鲜活的理想信念元素有力地破解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本文从“人”“事”“物”“魂”的角度全面梳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剖析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诉求,进而探析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性及其价值意蕴,旨在为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将对一生的品德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在大学里倡导积极向上的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红色文化作为育人的鲜活教材,与青年精神气质在思想引领、价值导向等方面有着高度契合性,对新时代青年长志气、硬骨气、厚底气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从价值选择上看,红色文化凸显的政治方向、精神标识和文化底蕴保障了青年志气有立场、骨气有内容、底气有归属。汲取红色力量能够帮助青年正确认知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克服“泛娱乐化”“躺平”等错误思潮的影响、牢固使命担当,树立起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的宏伟目标。以红色文化涵养青年志气、骨气、底气要着眼于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育人模式的优化,从而培养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引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19.
文化消费是促进核心价值认同的重要手段。文化消费具有随意性、不明确性、从众性、时尚性等特点,不利于核心价值认同。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促进核心价值认同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消费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引导校园文化消费 促进高校核心价值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消费是促进核心价值认同的重要手段。文化消费具有随意性、不明确性、从众性、时尚性等特点,不利于核心价值认同。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促进核心价值认同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消费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