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了苏联,并同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果于1950年2月14日,由中苏两国外交部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全文共六条,于同年4月11日开始生效,有效期间为三十年。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再起,防止其他国家与日本相勾结的重新发动侵略与破环和平。条约规定:—旦缔约国任何一  相似文献   

2.
1969年中苏边界的冲突使两国濒临战争的边缘,中苏关系的全面恶化客观上为中美关系的缓和带来了契机。伴随着对中苏边界,中突认识的不断深入,美国调整了其对华政策并逐步加大力度。与此同时。苏联的重兵压境和中苏边界冲突的升级也改变了中国对安全形势的判断,认为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比美国要大。中国决策层经过长期的观察、慎重的思考研究后,最终决定调整对美战略。中关关系缓和的条件基本具备,两国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的和解。  相似文献   

3.
1919年和1920年苏联发表两次对华宣言,宣称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沙俄在中国取得之一切权益,但北京政府苛刻地要求苏联政府赔偿其内战时中国商人的损失和保证不做改变中国体制的宣传。对此,苏联是无法答应的。然而国际形势在变,苏联政局日趋稳定,政权日益巩固,国力增强;随着英、意、挪等国的承认苏联,国际掀起了承认苏联的潮流,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在华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态度也愈加强硬,中国失去了解决中苏问题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1945年8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承诺将于战胜日本三个月后从东北撤兵,即应在1945年11月至12月问撤兵.然而,直至1946年5月3日苏军才宣布全部撤离中国.苏联延缓撤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评骆晓会《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黄声波①骆晓会先生的《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述论》),是一部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有近20年资料积累和研究基础的心血之作,它的出版必将深化和拓展中苏关系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无疑是对中国的历史命运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革命的成功、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终选择,固然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但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示范性影响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终的近…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多年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欺压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时代结束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说,1949年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总是欺侮发展中国家,经常干预这些国家为摆脱控制、发展经济、维护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在1949年底还千方百计阻止北朝鲜使用武力实现统一,1950年1月底却突然改变主意,全力支持金日成的主张。对于斯大林的决策动机而言,美国是否会干预在朝鲜发生的战争,只是条件,而非目标;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远东,只是结果,而非动机;鼓励和推动亚洲革命,也是一种表面现象,并非苏联外交战略的转变。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将使苏联失去通向太平洋的唯一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无疑是一种战略利益的重大损失,其结果将导致苏联在亚洲失去战略依托。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对南朝鲜发动进攻,就是想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来保障(或重建)苏联在远东地区传统战略的支撑点。在朝鲜半岛出现的武装冲突,无论其结局如何,都将保证斯大林在远东设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骆晓会的《近代中苏关系史述论(1917~1949)》一书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学术上均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关于近代中苏关系史的研究杰作之一,全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视角独特,锐意创新。作者充分吸取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又不囿于旧说,做到继承和创新相得益彰。例如:关于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的问题。作者在大量掌握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认为“参加俄国十月革命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中国国际主义战士开创了世界上无产阶级大规模国际主义援助的先例,客观上为以后投身中国大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苏联顾问和苏联志愿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和楷模”。这无论是对强调苏联…  相似文献   

9.
战后苏联对华政策存在矛盾倾向,一方面不准中国革命,一方面又给予中国革命一定形式和程度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制定了对苏政策和策略.从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局出发,中国共产党坚持同苏联保持团结的方针,同时针对苏联不准中国革命的方针进行坚决的抵制;在照顾苏联履行中苏条约义务的条件下,力争苏联支持人民革命力量在东北的发展.这些政策和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对苏联史学的学习、借鉴、批判、反思的过程曲折前进的.从1949年以来,苏联史学在中国的命运经历了三个时期: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前,是全面学习苏联史学的时期,中国史家大量介绍和全面引进了苏联史学的成果;1956年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是苏联史学在中国逐渐被冷落、被摒弃、被批判的时期,两国史学的交流进入低潮;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进入了对苏联史学的反思时期,中国史家开始重新认识苏联史学,史学之间的交流逐步进入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1.
尽管毛泽东一再试探和要求,斯大林就是不愿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而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更不想归还中东铁路。但由于中国领导人的据理力争,鉴于当时冷战的国际形势和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的战略利益,斯大林经过权衡利弊最终转变了态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中叶,世界工人运动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多国实践,无产阶级政党在欧、亚、拉美等多个国家执掌政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20世纪来发生了苏东剧变,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先后发表三次对华宣言,前两次宣布放弃帝俄一切在华特权.北京政府利用国内情势与苏俄困境的有利时机收复中国权益,成效明显。随着国际形势好转,苏联出尔反尔的第三次宣言态度明显强硬,北京政府受困于国内政争和社会舆论,外交应对整体显得亦步亦趋。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60多年教育历史中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钱学森院士临终前担心中国出不了创新人才。有人认为这是由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造成。可是,作为中国政治体制先驱的苏联,在体制存在的80多年历史中,却获得了9项诺贝尔奖,诸多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这不能不归功于它的高等教育。苏联的经验表明,即使是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只要能让高等教育保留相对的自由空间,高校就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其创造天职。同时,文化传统中对普适价值的不懈追求,也是成就高校创造职能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全面抗战的早期阶段(1937-1941),苏联援华物资为中国军民抵抗日军的疯狂军事进攻、坚持持久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联接苏联的唯一一条国际陆路交通要道,西北公路在运送苏联援华物资、沟通中苏联系方面,有着其他国际交通运输线所不具备的政治、地理优势。西北公路将大量的苏联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转运到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是一条至关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动脉,其历史价值应得到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众在得知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内容后,对十月革命和苏俄表达了同情和向往之情.知识界尽管在强烈的思想振荡中走向分化,马克思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以及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政治主张并不相同,但同情、赞赏苏俄的情绪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并不认同俄国的道路,但孙中山不仅同情十月革命,而且积极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确立联俄政策.总之,中国人在十月革命以后走上了学习苏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两次插手新疆政局。第一次出兵支持盛世才建立亲苏政权,以失败告终。苏联策动"伊宁事变",制造"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分裂政府。在国际国内诸因素影响下,苏联被迫改变对新疆的侵略方针。经过和平谈判,成立新疆省联合政府,伊、塔、阿三区和民族军回到中国人手中。"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三区人民的斗争融入了中国革命的大潮。从这个时候起,方可称作"三区革命"。  相似文献   

18.
大陆法系对近代中国法律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1949年之后新中国法律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移植苏联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模式。苏联法律保留俄罗斯帝国以来一直传承的大陆法系的特征,因此,新中国对大陆法系的继受主要表现为通过模仿苏联法律而实现。苏联社会主义的性质对大陆法系的改造亦被中国全盘继受,大陆法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法律体系之一,其传播过程体现出与各国法文化的融合。苏联对新中国法律的影响也体现中国法制成长的历程.从照搬到吸纳,法律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为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过渡经济学范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末苏东国家发生的剧变和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成功,引发了一场关于改革方式的大讨论,出现了市场社会主义、比较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进化理性主义、新制度经济学、特殊改革方式论和整体的政治经济学范式8种过渡经济学范式.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