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学习数列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求数列项的最值、前n项和Sn的最值等问题.有的同学遇到这类问题常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求解.本  相似文献   

2.
徐高本 《中学理科》2007,(10):31-33
在恒定电流的学习中,同学们比较重视电路故障分析,忽略线路故障问题.实际上,这类问题涉及到物理知识在实际技术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问题,有很强的应用性和适用性.这类问题着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体现了高考命题中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求解的关键是搞清物理情境,并从试题提供的物理情境中。抽象出问题本质,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然后结合恒定电流知识加以分析和解决.下面对这类问题的求解进行分类例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物理习题中常见这样一些题目,其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常处隐蔽状态,因此求解这类问题,关键是挖掘这些隐蔽条件,即除了要把物理过程一般特性和规律分析透彻外,还必须把题中所给特殊条件挖掘出来.两其中有些物理问题某些物理条件不是隐含在字里行间,在题中表述中没有留下表面痕迹,  相似文献   

4.
各书有所不同。有的给出积分表,有的断言:上式“不能利用分部积分法求,而只能用函数法求”。而笔者认为上式可用分部积分法和归一化条件求解,这不仅用了物理条件,而且方法简单,适合物理系学生读《热学》时的数学基础。下面给出上式求解的几种方法,并简要说明查表法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夏芳 《职业技术》2006,(6):61-61
求解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理论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求解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求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增力机构平衡问题);求平衡时的距离X或夹角a;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求约束反力。要顺利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重视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平衡方程选择。选法不同,虽然结论都一样(除中间铰上受主动何载外),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却是相差很大。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解答物理习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求极值的问题。这对一般中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因为这类问题不仅要根据具体条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正确分析物理过程,同时还要用到较多较难的数学知识。但是,如果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正确运用求极值的方法,也是不难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王晔 《物理教师》2004,25(2):60-61
物理竞赛中常常会遇到几个相互作用又处于平衡的物体系.处理这类平衡问题时,有时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有时用绕固定转动轴的平衡条件求解,有时则同时用两个平衡条件求解.  相似文献   

8.
黄道金 《中学生阅读》2005,(4):26-28,17
在中学物理的有关习题中常常会出现求解极值的问题.当描述某一物理过程或某一状态的物理量在其发展变化时,由于受到物理规律与条件制约,其取值往往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符合物理问题的实际,而在这一范围内,该物理量可能有极大值、极小值或者是确定其范围的边界值等一些特殊的值,由此,物理问题中常常涉及求解这些物理量特殊值问题,简称为求物理极值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求解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有效的方法,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好它来解决物理问题.下面举例介绍几种求物理极值常用的方法.■1.和为定值的函数求极值方法数学知识:如果两数之和为一定值,则当这两数相等时,其积为最大.犤物理问题1犦如图1所示,由粗细均匀的细金属棒MN、PQ组成水平平行导轨,其长度MN=PQ=1m,间距为0.3m,MN、PQ导轨每米长的电阻为1Ω.在导轨两端分别接有阻值均为1Ω的电阻R,另有阻值为0.5Ω的直金属导体ab放置在导轨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理学习的逐渐深入,无论是在平时的练习,还是最终的考试中,都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这可难倒了不少选修物理的同学.其实,静下心来,仔细分析部分的物理问题,主要是为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特别设计的,这类问题可以用分类讨论法解决.假如求解此类问题不  相似文献   

11.
有关“至少”一类的排列组合题,一般应该用分类法或间接法求解。但是,有的同学在分析这类问题时,混合求解,给出了似乎有理的解法,颇具迷惑性。请看下面一例。  相似文献   

12.
求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问题形式多样,求解方法也多种多样.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根据其图形的特点,合理转化,才能易于求解.下面列举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中,常涉及到求某一物理量在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小)值问题。求解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这里将中学常见的物理极值问题归纳举例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学习物理时,由于理解不深,理解不透,会出现一些错误认识,近年的中考命题中出现了针对这一现象的新题型——评价型改正错误题,要求同学们对实验的设计、操作或题目的求解过程等方面进行评价,指明其存在的问题,或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提出改进的措施,以防再发生类似错误。这类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有的同学  相似文献   

15.
运动型问题富于变化,它对学生知识的广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分析这类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的变化条件,寻根溯源,异中求同,动中求静,从而迅速求解.  相似文献   

16.
曾庆荣 《广东教育》2006,(12):20-22
求通项公式是学习数列的一个重点、难点,而在高考中也曾出现了给出数列的解析式(包括递推关系式和非递推关系式),要求通项公式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很多考生都感到困难较大,是由于求数列通项公式时需要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列问题中,求解过程中往往显得方法多、技巧强.本文通过类比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的方法,介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常规方法和技巧,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物理计算题中,经常出现“至少”、“最多”等一些特定的强调,对这类特定强凋,有的物理教师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忽略。现举几例简单的问题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迂回战术"是指:在求解A问题时,无法入手或比较烦琐,此时若转化思维,先求解B问题,那么A问题便迎刃而解,或求解问题时,正面受阻,就反面推敲;顺求繁难,就逆向追索,正反夹击,问题便可解决。"迂回战术"不拘泥于常规思维,在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举"迂回战术"解决物理问题的几个实例,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辉生 《中学理科》2006,(11):55-56
极值问题是物理中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要求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中的极值问题可分为物理型和数学型两种,物理型主要依据物理概念、定理、定律求解.数学型则是在根据物理规律列方程后,依靠数学中求极值的知识求解.本文举例说明平方法求极值的巧妙之处.  相似文献   

20.
估算是指运用正确的物理规律和近似计算方法 ,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解答 .估算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 ,大多数学生不习惯求解估算题 ,有的甚至望题兴叹 .为此笔者对估算题的特点及解法作些分析 ,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和求解这类问题的能力 .估算题的特点是物理背景或过程比较模糊 ,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 ,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 ,其运算结果精确度要求不高 .解决估算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1 建立必要的理想化模型不少估算题 ,为了便于解题 ,必须突出主要因素 ,忽略次要因素 ,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