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检验方法一般步骤:取样、滴加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若是溶液,直接取样;若是固体,通常先取样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分别实验如下:1.CO23-:滴加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CO23-.2.SO24-:滴加BaCl2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SO24-.3.Cl-:滴加AgNO3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Cl-.二、检验规律为了防止离子之间相互干扰,若样品中存在多种离子时,一般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检验:CO23-、…  相似文献   

2.
一、Cl-的检验1.原理Cl-是盐酸及可溶性氯化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它可与Ag+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2.所用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3检验方法取少量未知溶液放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如果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凝乳状沉淀,就证明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I。4.注意事项在检验过程中摘加几滴稀硝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些酸根离子的干扰,如PO3一、C032等,它们都能跟Ag“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但这些沉淀都能被硝酸所溶解。在检验时也可以先加入几滴稀硝酸后再淌加硝酸银溶液,其结…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说到:“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这比原教材中说的“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SO42-的存在.”更为  相似文献   

4.
一般的资料都是这样介绍SO2-4的检验方法的:先向试样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HNO3,如果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证明原试样中含SO2-4。有人撰文认为,上述方法是不正确的。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入稀HNO3,只能排除CO2-3、PO3-4、SO2-3等离子的干扰,不能排除Ag+的干扰,即溶液中也可能含Ag+。鉴于此,有人提出:用Ba(NO3)2溶液和稀HNO3比用BaCl2溶液和稀HNO3检验SO2-4要好。因为它还可以排除Ag+的干扰。我认为,上述看法仍有许多…  相似文献   

5.
在硫的含氧化合物的实验中,S_2O_3~(2-)离子的签定是: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1)Na_2S_2O_3溶液0.5ml,再加入0.1mol·l(-1)AgNO_3溶液数滴,生成了白色絮状Ag_2S_2O_3沉淀,然后转变成黄色,继而棕色,最后是黑色,从而证明了S_2O_3~(2-)离子存在。反应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化学中,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像SO2-4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在有少量稀H2SO4的试管里,滴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H2SO4+BaCl2=BaSO4↓+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4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在分别盛有H2SO4、Na2SO4、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少量BaCl2溶液,在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下沉后,倒去上面的溶液,再注入少量HCl或稀HNO3,振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第3版、2009年8月第7次印刷的鲁科版化学必修1教材第46页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话:"利用某些离子反应可以检验某种(或某些)离子是否存在.例如,当向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盐酸时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SO42-".很明显,教材表述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有些欠妥.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以下是笔者在处理该问题时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1 用氨水 取两溶液各少量分别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其原溶液中含有Fe3+;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相似文献   

9.
1.SO2-4干扰离子:SO2-3、CO2-3、Ag+.试剂:稀盐酸、BaCl2溶液.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沉淀生成,滴加几滴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2-4.注意问题:针对未知溶液,稀盐酸和BaCl2溶液的滴加顺序不能调转,若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盐酸,则生成的白色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提出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P136(试验修订本&;#183;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相似文献   

11.
1 用氨水  取两溶液各少量分别于两支试管中 ,分别滴入氨水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其原溶液中含有Fe3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Fe3 3NH3·H2 O =Fe (OH) 3↓ (红褐色 ) 3NH 4Fe2 2NH3·H2 O =Fe (OH) 2 ↓ (白色 ) 2NH 44Fe (OH ) 2 O2 2H2 O =4Fe (OH) 3↓ (红褐色 )2 用KSCN或NH4SCN溶液  Fe3 和SCN- 结合生成血红色物质 ,而Fe2 和SCN- 结合生成无色物质。Fe3 SCN- =[Fe (SCN ) ] 2 (血红色 )…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资料都是这样介绍SO24-的检验方法的:先向试样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HNO3,如果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证明原试样中含SO24-.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化学中 ,要求在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上掌握一些常见的重要的离子的鉴定 ,像SO2 -4 的鉴定方法。在初中是这样讲的 (试用教材、教改实验试用教材、课本 ) :“在有少量稀H2 SO4 的试管里 ,滴入几滴BaCl2 溶液和稀HNO3,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成不溶于稀HNO3 的白色沉淀 )H2 SO4 BaCl2 =BaSO4 ↓ 2HCl,此反应可用于检验H2 SO4或由电离时能产生SO2 -4 的化合物。”而高一课本则是 :“在分别盛有H2 SO4 、Na2 SO4 、Na2 CO3 溶液的试管里 ,各滴入少量BaCl2 溶液 ,在 3支试管里都有白色沉…  相似文献   

14.
除杂浅议     
如果有人问,怎样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钠?很多同学会脱口而出地回答: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乍听起来,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仔细推敲,就发现此回答存在问题.为什么呢?问题出在“适量”二字上.氯化钡加少了当然不行,因为SO42-不能全部除尽.那么加多少才是适量呢?有人会说:加到白色沉淀不再增加为止.可是在溶液中已生成了较多白色沉淀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又生成了少量白色沉淀是很难观察出来的.采用取上层清液检验的办法也不实际,总不能每加入一滴试液就检验一次吧.  相似文献   

15.
聚焦SO2与CO2     
从上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CO2与SO2性质的相同点2均为酸性氧化物,具有酸和氧化物的通性,如与Ca(OH)2反应均形成白色沉淀等;不同点:SO2水溶液的酸性比CO2水溶液的酸性强,SO2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  相似文献   

16.
建立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选矿废水中微量NO3-和SO42-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Metrosep A Supp5 250/4.0型阴离子色谱柱分离,以3.2 mmol·L-1Na2CO3与1.0 mmol·L-1Na HCO3溶液为淋洗液,流速0.7 m L·min-1进行洗脱,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进行定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NO3-和SO42-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5.69、8.49 mg·L-1。该方法用于选矿废水试样中2种阴离子的测定,加标回收率NO3-为100.0%,SO42-为107.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7.
例1 无色液体A中,可能含有Cu^2+、Al^3+、Mg^2+、Fe^3+、Na^+、CO^2-3、SO^2-4等离子中的某几种.若取A溶液加入用盐酸化的BaCl2溶液,只出现白色沉淀.若取A溶液加入Na2O2,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加Na2O2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关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CaCl2能不能区分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我们认为是能区分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分别取试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CO。溶液;无沉淀生成的原试液为NaHCO。溶液.因为CaCI。溶液也能与NaHCO。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0。:取In1L0.lmol/L的NaHCO。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往其中一支加入0.lmol/L的CZC12溶液,仅加1~2滴就会产生白色沉淀;另一支加入稀释10倍的0lllol/L的CIC12溶液,滴加至8~9滴,产生了白色沉淀;第三支加入稀释100倍的0.lmol/L的CaC12溶液,滴加10…  相似文献   

19.
第四章.碳、硅、硼一、孔雀石是一种化合物的不纯形成。若取纯的该化合物0.1摩尔,并加入足够的稀硫酸,使其在室温(大约20℃)下完全溶解。反应产物是____。1.无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2.无色溶液和大约4.8升气体3.蓝色溶液和大约4.8升气体4.无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5.蓝色溶液和大约2.4升气体二、现有相同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水溶液,何者碱性强?三、14毫克某灰黑色固体A,与浓NaOH共热时能产生无色气体B22.4毫升(标准状况)。A燃烧的产物为白色固体C。C与氢氟酸作用时产生一无色气体D。D通入水中生成白色沉淀E及溶液F。E用适量的NaOH溶液处理可得溶液G。G中  相似文献   

20.
题目:(2001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题)将由某化合物R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人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11.65g白色沉淀,经实验测知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用146g 5%的盐酸来中和滤液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求混合物中R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