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儿子是个早产儿,一周岁以后,我们发现孩子语言发展有些迟缓。经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帮孩子找准发音部位。孩子语言发展迟缓首先表现在发音不准确,我们训练的要点就是找准发音部位。如:儿子总把“哥哥”说成“的的”,我自己先找出“g”与“d”的发音部位区别:发g音时,舌尖基本不动,舌根抵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而发d发音时,舌尖要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爆发而出。找准了区别,然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来体会和掌握。让儿子通过…  相似文献   

2.
教育问与答     
徐凡 《父母必读》2008,(9):122-123
如何纠正孩子的发音? Q我的孩子4岁4个月,说话时发音不怎么准,有些字词说不清楚。如:f的音她会发成b的音,g的音会发成d的音,还有一些卷舌、平舌的都发不大准。有什么快速、方便的办法来纠正吗?  相似文献   

3.
我班共有36名幼儿,年龄均在三岁左右。通过每天和他们谈话,我了解到有25名幼儿不会发舌根音g、k,15名幼儿不会发平舌音z、c、s。他们往往把g、k发成d、t,把z、c、s发成j,有5名幼儿把舌面音x也发成j。由于发音不准,他们的讲话常常使人听不明白。如把“妈妈带我上街看猴子”说成“妈妈带我降(jiàng)呆(dāi)探猴基”,把“老师,你看我的手  相似文献   

4.
爱心门诊     
孩子发音不清楚该怎么办吉林省某读者问:我的女儿今年4岁,她总把辅音[l]发成[n],而且她舌头伸出来时,舌尖呈双尖形,舌头不会上卷。有人说这是大舌头,必须通过手术才能治愈。请问,我们该怎样帮助孩子?除了手术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可以治疗?冯兰云大夫答:您的女儿舌尖伸出呈双尖形,这种情况可能是舌系带过短。舌系带过短会影响舌的精细运动,从而造成发音不清楚,专业上称为构音障碍。假如您的女儿属于这种情况,是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的,建议您考虑手术,手术后请专业人员进行针对性构音训练,相信您的女儿可以恢复到正常发音。孩子小腿胫骨疼痛是什么病…  相似文献   

5.
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spend,study,sky中/s/后的/p,t,k/是否已浊化,为何不按音标发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当搞清楚/p,t,k/与/b,d,q/的区别.普通教科书上讲,英语语音里有6个爆破音,/p,t,k/是清音,/b,d,g/是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是区分这两组音的特征.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别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本着“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思想,想方设法设计环节使学生易于接受,牢固掌握。如:一、声母“b”与“p”的音,学生一时辨不清,我就发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挡在嘴前(别粘在唇上).发“b“”p”音。学生们在发音中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发音的不同,反复练习几次,很快发现发“b”音时纸片动得幅度小,甚至不动(因为不送气);发“p”音时,纸片动得幅度大(因为送气)。同样,教学“d”与“t”“、g”与“k”“、j”与“q”“、zh"与“ch”都用此法,学生有了兴趣,很快分辨清楚了音近字母的发音。二、复…  相似文献   

7.
法国“神童”威特不满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有人问他的父亲:“怎样使孩子这么聪明?”他总结出八条经验。 1.不浪费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就要教他正规语言。比如,不要把汽车说成“嘟嘟”。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拼音中我们把含有鼻辅音尾的韵母简称为鼻韵母,含有鼻韵母的音节简称为鼻音,前鼻辅音n作韵尾的称前鼻韵,后鼻辅音ng作韵尾的称后鼻韵。在黄伯荣等主编的《现代汉语》的“普通话声韵配合表”中,有410个无调音节,其中有173个前后鼻音,前鼻音93个,后鼻音80个;普通话韵母总数39个,鼻韵共16个。鼻韵占普通话韵的1/3还多,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学习者在学习鼻韵的发音时,常出现的问题有:第一,把含有前鼻尾音的an、in、en等与含有后鼻尾音的ang、ing、eng等混同,如“人民(rén mín)”发成“réng míng”,“经营(jīng yíng)”发成“jìnyín”,“灿烂(càn làn)”发成“càng làng”。第二,前鼻韵的归音不是在鼻辅音上,而是在高元音靠前的i上,如an发成ai,ian发成iai,uai发成uai,或与复元音ie、üe相混。第三,发后鼻韵ing时,在i元音后加央元音?,或特别突出尾音ng,把ing发得很夸张,如:“英(ying)”发成“yi?ng”,“宁(ning)”发成“ni?ng”。第四,发an、ang时,前面的元音a也带上了鼻音。在普通话语音训练中,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分并掌握其发音要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我的儿子今年已经2周岁零6个月。可是他说话好像有点口齿不清,发音不准确,不知是否正常?谢谢。你的孩子尚在婴儿期,有一般性的发音问题,是正常的,发音问题会延续到四岁左右,这一阶段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判断是否正常,要看发音有问题的程度,你孩子已到婴儿晚期,应该能发出大部分的语音,说话基本清楚,有些语音发不准是正常的,例如,舌根音发不准,如“哥”,卷舌音发不准,如“吃”等,是常有的。但是,若口  相似文献   

10.
在聋幼儿语言康复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让孩子发出清晰而正确的音。在传统的康复训练中.常常是教师费尽了口舌,孩子依然是“啊啊呜呜”,发不出清晰的音,也不知道发音的部位。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训练方法泥?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女儿成靖,今年六岁。接触过她的人都说她说话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原因是我们在女儿的幼儿期,对她进行了正确的发音教育。孩子在周岁前就开始发一些单音。那时我们想:孩子刚刚学说话,就要往正路上引。我们除了不和孩子说怪字音、别字音外,还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和韵母来教孩子发音。起初,孩子不知怎么回事,睁大眼睛看着,慢慢地小嘴也跟着大人一动一动的。一次,叫孩子念“爸”,孩子念不准,口型也不对。我们就把“b”、“a”声母和韵母分开教。  相似文献   

12.
接替新班第一次上语言课,我在结束部分安排了一次朗诵比赛。看东东小朋友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就先请他朗诵。我问他朗诵什么,当他说出儿歌篇名《小胖胖》时,我发现他把“胖”字念成了“盼”。接下来,朗诵完整首儿歌,东东的表情很不错,但仍有几处发音不准,都是用方言发的音。我问东东:“这儿歌是谁教的?”他说是老师教的。  相似文献   

13.
语音教学中传统的做法是教授音标.音标分为音位音标和语音音标,音位音标是用一个符号标示一个音位,不涉及音位变体;语音音标是用来标音的一套字母.为了教授一种语言的发音,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音标,因而音标有几种类型.严式音标或比较音标表示用一个以上的符号标出一个音位,并用特殊的字母和变音符表示话语的非区别性特征.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采用的都是国际音标中的音位音标(即宽式音标).音标一方面方便了语音教学,而另一方面由于标音系统并非完善,也给学习者带来不少麻烦.有些英语音标符号与汉语拼音一样,或读音与拼音相似,致使一些学生将这类音标的发音混淆起来.比如,英语音标/p,b,t,d,k,g/与汉语拼音的p,b,t,d,k,g符号一致,学生们在单独发出这些清浊辅音时,通常较准确,而当这些辅音位于词尾时,他们的发音往往汉语化,book/buk/读成了/buk(?)/,fat/f(?)/发成了/f(?)t(?)/.这样,学生的汉语发音习惯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发音.而一些汉语中没有的音位如/θ,(?),f,v/,学生们反而掌握较好.如果说学生们发辅音时往往带了一个 /(?)/,而他们的元音发音错误却是音位音值的改变,这也是受到了汉语韵母发音的影响.比如,许多中国学生在发元音/a:/时开口不够,音位靠前,发出的声音不如英语/ai/音那么厚重,这显然是受了汉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国人学外语还是外国人学汉语,肯定都从语音开始启蒙。因为语音是语言学习入门的关键,是掌握听、说、读、写、译各个环节的基础。 语音与语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语音读错了,那么往往会影响思想感情和语句意思的表达。比如有人问,“Where is your boss?”那人本应回答:“He is in a ship.”然而他却把“ship”中的/i/发成了/i:/其结果这句话的含义变成了“He is in a sheep.”闹成了大笑话。 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一些英语语音不易识别是很自然的,因为有的人总想,把本国语言中的某个发音与英语中的某个音素等同起来,或者认为相似就可以了。但是这样学起英语来往往会造成发音方面的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将/ai/读成/ei/将thing/iu/读成/sin/等等。尤其奇怪的是他们在单独发/v/和/w/音时都很正确,可是在读含/v/和/w/的具体单词或句子时往往混淆。例如把visit/'visit/读成/'wisit/,而把we/wi:却读成了/vi:/。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孩子说话时,发音不清,尤其在说“是”“吃”这一类的字时,总是不能正确发音,有人说这可能是“短舌”,应该怎么办?林珲正常人的舌系带位于口腔底部,不影响舌的活动与发音。有的孩子舌系带附着点向前移至舌尖,将舌尖紧紧拉住,使舌头不能向外伸出,也不能向上卷曲。由于舌系带过短,舌尖活动受限,影响孩子发音,尤其不能发出正确的卷舌音和舌腭音,如:“e”“r”“s”“z”等。如果怀疑孩子舌系带过短,家长可以这样检查判断:一是让孩子把舌头尽量向外伸,如舌系带过短,当舌尖用力伸出时,舌尖呈“w”形或不能伸出唇外。二是让孩…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的语言训练和培养是关系到孩子终身语言能力的大问题,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训练婴幼儿的语言听觉能力。家长应注意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平时讲话要做到发音准确,口齿清楚,不与孩子讲方言,让孩子多听优美的儿歌、故事,增强其分辨语音细微差别的能力,为今后准确发音打下基  相似文献   

17.
有一年夏天,刘少奇的一个孩子未考上高中有人说:“国家主席的孩子还能上不了高中?”有的人说:“只要工作人员到学校说一下,学校准会照顾的。”可是,说归说,不经刘少奇同志允许,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谁也不敢去办。这事被刘少奇知道后,专门  相似文献   

18.
我常为这样一个事情发愁:就是我的孩子发音不准确。我是搞中文的,对语言问题比较注意,因为我觉得这是关系到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可是尽管我这样注意,孩子的好多语音都发错了(需要说明的是,这绝不是孩子的舌头有问题)。有些字音纠正多次孩子还是改不过来,有的字音他根本就不会发,如“吃”、“视”等。什么原因呢?不用说,是周围人的影响,而更主要的是老师的影响,因为孩子一天有十个小时生活在老师身边,而且老师还要教他们学儿歌,给他们讲故事等。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这样一个因素,就是孩子对老师的相信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胜过父母。我在给孩子纠正语音时她就歪着小脑袋说:老师教我这样说的!可见,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是关键,我建议,幼  相似文献   

19.
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介母“i”和韵母“an”,再和声母组成音节时,如:bian、jian等,学生很难将这些音节的音发准。比如bian,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教参的教学建议,bian应分解成b—i—an,用“声短介快韵母响”的三拼法拼读。可是,当学生用三拼法拼读这些音时,要么将“bian”读成了“ban”,要么将“jian”读成了“jiang”,发音很难一次到位。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江苏地区的方言中,没有“ian”这个语音,“扁(bian)”发音类似于“比(bi)”,“见(jian)”常发成“计(ji)”。当学生拼读“j—i—an”时,一下子很难找到“ian”这个音…  相似文献   

20.
不少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聋儿怎样才算学会语言呢?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能模仿几个简单的发音(比如爸爸、妈妈),能在家长的要求和暗示下数几个数(比如从1-10),就以为孩子学会了语言,这是不正确的看法。模仿是语言训练的一种方法,但会模仿不等于掌握了语言。真正的掌握语言是“能交流”,也就是“能听会说”。因此我们在训练的时候要让发音和具体的事物、现象或动作联系起来,尽可能地让孩子学会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