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读柳宗元     
美文采撷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①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③也,能顺木之天④以致其性⑤焉尔。凡植木之性⑥,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⑦,其筑⑧欲密。既然已⑨,勿动勿虑⑩,去不复顾。——《种树郭橐驼传》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愚溪诗序》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  相似文献   

2.
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  相似文献   

3.
《论语·泰伯》中曾子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说。“仁以为己任”,这是“士”最大的特点。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为己任”,就是勇于承担这一重任。两千多年来,人们以之作为“士”的“原始教义”,并遵行无违,因此余英时说:“根据西方的标准,‘士’作为一个承担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自始便在中国史上发挥着‘知识分子’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超然台记     
原文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  相似文献   

5.
古典咖啡     
一、阅读〔宋〕苏轼的《超然台记》,完成1-5题。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輔糟啜镵,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  相似文献   

6.
吊孟尝君文 潘岳人无贵贱,士无真伪,廷入如归,望宾若企.出握秦机,入专齐政,右眄而嬴强,左顾而田竞.且以造化为水,天地为舟.乐则齐喜,哀则同忧.岂区区之国而大邦是谋,琐琐之身而名利是求,畏首畏尾,东奔西囚,志挠于木偶,命悬于狐裘.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相似文献   

7.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  相似文献   

8.
东汉王符所著《潜夫论》,凡十卷,三十六篇,系政论、哲学著作.今有汪继培笺注、彭铎校正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笔者在阅读过程中,随手把一愚之见做成笔记,或申汪、彭两君所未尽,或补两君所未及,或正两君千虑之一失,合四十二条,万余字.今录数条,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9.
卜居愚溪是柳宗元永州十年的重要转折.本文介绍了柳宗元迁居愚溪的背景,分析了愚溪相关诗文的意象及扩散,包括缅怀往昔、寄托未来;澹淡闲适、追求自由;抒写骚怨、渲染寂寞;长歌当哭、控诉"囚居";设愚自嘲、立志为文等.最后指出思乡的主要目的是"复为士列",报效国家与人民.  相似文献   

10.
愚人     
城之南,有愚泉,饮之则愚。皮子玉暗念:若引愚泉入城,举城皆愚。治城者舍我其谁! 乃潜引愚泉入城河,已则凿井而饮。不数日,城人皆愚。初,愚人各以田产屋舍赠人而人皆拒,唯子玉来者不拒。城之土地房屋尽归皮氏。后又各持珠宝抛掷,子玉拾取之,俨然首富。城人怪之:田产,珠宝,粪土也。吾等弃之,子玉宝之,是愚人也。乃聚而谋曰:“城有愚人,城之耻也。人神之所共愤,天地之所不容,宜共弃之。”  相似文献   

1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城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见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相似文献   

12.
尊师与师尊     
谢邵阳 《教师》2013,(24):1-1
古人云:"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教则愚。"欲使不愚,非教不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若无教师,人类非幼稚得彻底不可。因此,教育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不能没有教师,这是不容置  相似文献   

13.
【汉】司马迁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诺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相似文献   

14.
[校训内涵] “博学于文”,语出《论语·雍也》.原文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指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行已有耻”,语出《论语·子路》.原文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意为一个人行事,凡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羞耻之心,以自己的行为不端正为耻辱.  相似文献   

15.
古文今解     
[古文] 孤始举孝廉①,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②,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③,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④,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⑤,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⑥.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摘自[三国·魏]曹操<述志令>⑦  相似文献   

16.
标点指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2004.9),编选了柳宗元的名篇<愚溪诗序>.其中第三段的标点符号值得商榷.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余,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相似文献   

17.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  相似文献   

18.
奇衣妇饰     
今世俗之乱民①,乡曲之儇子②,莫不美丽、姚冶③,奇衣、妇饰④,血气态度,拟于女子⑤。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⑥,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⑦,比肩并  相似文献   

19.
赵襄王学御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③。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④?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  相似文献   

20.
朱子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不逐目条列,名日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