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青年科技》2004,(1):30-31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诺贝尔奖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遵照诺贝尔遗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9-29
诺贝尔到底有多少资产,这是连诺贝尔自已也不十分清楚的问题。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要把他的全部资产变成现金,这本身就是一个牵涉到多国经济和  相似文献   

3.
100多年前,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写道,由其捐助的诺贝尔奖项应授予前一年“给人类带来最大益处”的人,其中一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3,(1):29-31
诺贝尔遗产有多少钱 诺贝尔到底有多少资产,这是连诺贝尔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问题。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要把他的全部资产变成现金,这本身就是一个牵涉到多国经济和法律的巨大工程。 经索尔曼等人数年在多国之间来回奔波,终于在1900年对诺贝尔遗产的清理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 诺贝尔在各国资产变换为现金后的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40-40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Nobel)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诺贝尔是炸药的发明者,因此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他对于自己的发明被用于破坏目的而感到震惊,于18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金是根据著名的瑞典科学家兼企业家阿·诺贝尔的遗嘱而建立的,其中三项自然科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被全世界公认为最高科学成就的象征。此外还设有文学奖和和平奖,1969年以后瑞典政府又增设了经济学奖。在世界各国和各种国际组织颁发的数千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7,(10):43-47
诺贝尔奖的由来诺贝尔奖(NobelPrize)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阿尔弗雷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取得了成千上万的科研成果,成功地开办了许多工厂,积聚了巨大的财富。但他对自己的发明用于破坏感到震惊,在即将辞世之际于18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奖     
《科学中国》2007,(3):57-57
诺贝尔奖(Nobel Prize)创立于1901年。它是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是根据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 10月9日,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经济学奖等先后颁发。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一生曾获350项发明专利。他临终时留下遗嘱:将遗产927万美元作为基金存入银行,以其利息分别奖给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在近一百年的诺贝尔奖历史中,诺贝尔的声望日益增高,被人们公认为是全球最崇高、含金量最高而且荣誉最大的综合性奖。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能感受到诺贝尔科学奖中的不和谐音。  相似文献   

11.
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1833—1896),长期从事硝酸甘油的实验研究,因发明多种炸药而获得巨额财富。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立下最终遗嘱,要求将其固定资产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90%作为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奖金分为五个部分,即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根据遗嘱规定: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  相似文献   

12.
赵洋 《百科知识》2012,(23):7-9
2012年10月12日,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宣布,将本年度的和平奖颁发给欧盟,从而使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尘埃落地。最为特殊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和平奖是六个诺贝尔奖当中的一个,根据当年诺贝尔的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而和平奖则由挪威选出。之所以和平奖的评奖权在挪威,是因为在诺贝尔去世时挪威  相似文献   

13.
由于诺贝尔在遗嘱中只要求将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加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坚持许多不合理的评选规则,致使20世纪的一些最重大发现并未获得评选委员会的“青睐”。相对论 根据已公开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14年诺贝尔各项奖的陆续揭晓,再次将国人的"诺贝尔情结"燃烧起来。众所周知,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于1901年设立的奖项,主要表彰那些对科学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士。悠悠110余载,诺贝尔科学奖已然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顶级、最权威、代表国际上最高学术水平的科学奖项,其权威性和神圣性不可侵犯。但就在2013年,我国化学工作者、南开大学教授朱晓晴连发三篇科学论文,否定了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的科学性。这一研究成果的出现给那些至今还在盲目追求迷信学术权威的人一声响亮的警钟。为了弘扬这种敢于和权威"说不"的勇敢精神,鼓舞国人永攀科技高峰,本刊记者黄鑫日前专访了南开大学朱晓晴教授。以下是记者的采访录摘要(经过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15.
1896年12月10日,瑞典著名的“炸药大王”和“石油大王”诺贝尔在意大利圣雷莫的别墅逝世。他在留下了一份数额巨大的遗产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份独特的遗嘱。 根据他的遗嘱,除少部分遗产由亲友们继承以外,遗嘱执行人应将其余可转变为现金的财产买进安全的债券,“将所得的资本设置一种基金,其利息以奖金的形式,每年分发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分成相等的五份,其分配方法如下:一份给予在物理学领城内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予做出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予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内做出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最后一份给予曾经为促进国家之间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举行和促进和平会议尽到最大努力和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表示:“在颁奖时不必孝虑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管他是否为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瑞典银行又增设了经济科学奖)这份遗嘱体现了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发明家的明智和良心,它使遗产的意义远远超越了金钱的囿限。在其后的一百年里,诺贝尔奖使成为各国科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从事本行工作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和鼓励。它对人类的精神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奖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综合奖项,这一奖项是以瑞典科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的名字冠名的。诺贝尔是以发明和制造炸药而成为世界巨富的,他在去世前曾立下遗嘱,将他遗产的利息作为奖金,在他每年逝世纪念日(12月10日)颁发给获奖者。诺贝尔奖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奖五项,从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1969年起增设一项经济学奖。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隆重地举行颁奖仪式,将这6项奖项颁发给不同领域的卓有成就者。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在2001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在这份遗嘱100年后的今天,诺贝尔奖的评选也已尘埃落定之际,6位诺奖得主为人类带来了怎样的新发现呢? 医学或生理学奖──“START”基因、CDK、CYCLIN与癌症 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今年62岁,现任职于美国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 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52岁,蒂莫西·亨特58岁,两人均为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的研究人员。 重大贡献:发现调控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公证遗嘱备案查询平台自2014年1月开通试运行以来,全国共有3300个公证机构上传了1980年以来经公证办理过的遗嘱公证信息到遗嘱备案查询平台。到目前为止共存有104.2万条公证遗嘱数据,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证遗嘱信息库。公证遗嘱库据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管理处反映,北京已经完成遗嘱公证信息的录入工作,共计录全市30年来6万多条遗嘱公证信息,实现了全国跨省查询服务。在本年年底,北京市还  相似文献   

19.
正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发到现在已经有115年的历史。诺贝尔奖的来历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于1895年11月27日,在巴黎签署遗嘱,将其遗产的一部分创立诺贝尔基金,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每年奖励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世界和平5项领域中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和对社会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简介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