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与廓清“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的不同概念及含义 ,对“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与当代中国小说的批评和创作的关系 ,给予初步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2.
夏俊华 《红领巾》2004,(6):101-103
民间文化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在革命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中有着不同的命运.在革命历史小说中,存在于民间的“小传统“被抽空,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国家意识形态的“大传统“,出现在小说中的民间是经过主流意识形态教化过的、选择过的,而在新历史小说中则更强调对原生态的民间文化的全面认同和宣传.  相似文献   

3.
新历史小说在反叛革命历史小说的既定观念、规范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确证自身价值、意义,其代表作品从不同方面颠覆此前革命历史小说对历史与人的书写,呈现出一种新的历史观与艺术姿态。新历史小说对革命历史小说的反叛在刷新文学表达的观念、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偏颇与缺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世纪出现的现代历史小说、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和长篇历史小说等几种重要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历史观念进行粗略地扫描,从中探寻20世纪历史小说创作观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女性新历史小说的涌现,为我们重塑改写了一部新的女性历史.文章分别从"在文学虚构中重塑女性的历史"、"在文学阐释中重塑女性的历史"和"在文学解构中重塑女性的历史"等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以<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丛书为代表的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特点、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史诗性”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但在80~90年代的学中,反史诗性是先锋学和新历史小说解构宏大叙事的基本策略之一,它构成了中国当代学转型中别一种历史叙述。本论述了反史诗性的三个主要表现:质疑客观真实、颠覆英雄神话和消解庄重风格;主要结合新历史小说,论析了学转型中小说家的历史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种期刊登载的论文中出现了一些高职教育新术语的英译。在解读这些术语概念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译文进行对比剖析,便于人们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更好地使用概念。  相似文献   

8.
苏童以历史为题材的代表小说是《我的帝王生涯》和《武则天》,小说中作者以新历史主义文学观创造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女性形象。《我的帝王生涯》发挥充分的想象,叙说了一个受皇帝宠爱的皇后,因皇室的争斗被赶出皇宫,最后沦为妓女,消解了传统历史;而《武则天》塑造了一个历史中真实而又充满了诗意的女皇帝形象,显示了一代女皇独特的人性魅力。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小谢,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认知的视角和理论的转换密不可分。本文从概念述析和阶段演变的角度出发,渐次过渡到“历史”和“叙事”的问题。鉴于域外存在的理论背景,当代中国的“新历史小说”问题研究必须强调叙事的维度和历史的关联等侧面,而上述内容,正是认识这一现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右派或左派关于新历史小说的批评皆是把它放在“历史主义”这一层面中进行讨论的,从而忽略了其文本内部辐射与现实文化文本中主体性自我救赎意识的对应关系。同时指出,只有全面考察新历史小说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才能找到主体性权力话语选择的原因和客体性文本的最终所指,由此描述了新历史小说的文本构形和所指划出的一条从超然到失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寻绎新历史小说作家主体认知的现实迷惘和精神无奈的基础上,审视了历史叙事中缺乏审美理想烛照的别一样态——审丑.并将其置于文体学高度进行了利弊阐释。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虽不是有意识接受存在主义哲学精神,但潜意识地与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加缪、海德格尔的哲学精神产生某种精神暗合,体现在荒谬与虚无、想象与自由、对时间的消解等方面的推崇。西方存在主义是面对西方社会中人情淡薄与信仰危机以后,以悲凉、厌烦的个体心理体验结构——时间性来建构起来的人生哲学,新历史小说的哲学精神缺乏西方存在主义的根基,它所接受的只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形式上的质疑现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二月河、唐浩明等人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研究的梳理,指出学界对历史小说研究中"大众"视角的缺乏。"大众"视角包含着具体的诗学意蕴、观念意蕴和接受图景,它不仅是研究视角的转移,也包含着研究者身份认同的调整和研究过程拓展的必然,这在历史小说研究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浪漫主义小说作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重要的一脉,虽然屡受压制,处于边缘,但始终或隐或显地存在,没有断流.与之同步的浪漫主义小说理论批评,虽然还未形成概念明晰、逻辑严密的体系,但也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美学留下了丰富而又芜杂的"理论碎片".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与理论批评,是在边界模糊、视域宽窄不定中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新历史小说迥异于传统的以还原历史为目的的小说,在历史观上体现出偶然性对历史决定论的解构,在叙述方式方面,常出现一个叙述者"我",而且,新历史小说对历史进行"世俗化书写","史诗情结"在个人私欲中被消解.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语言受到历史小说家的高度重视,长篇历史小说首先在个性化构建上进行了探索。而随着语境的变化和体式的扩大,长篇历史小说借鉴其它文体的语言表达方式,杂糅多种语体形式,语言呈现出兼容性特点。同时,长篇历史小说存在议论不当、古今错位、描写抽象及粗俗直露等问题。及时总结规律、经验和存在问题,有利于历史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与官方“正史”的描述迥异,提出了观照历史的新观念;从重新认识、反思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观照视角,表现了历史的另一种写法;以野史稗闻和凡夫俗子为表现对象,把历史进行寓言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存在主义视野中的新武侠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存在着较大的时空距离,但新武侠小说却与西方存在主义达到了内在的契合。首先,它展示了追逐意义的荒诞,他者操纵的荒诞和观念的荒诞。其次,它表现了主体内在的孤独和身世的孤独。再次,它表现了主体的自我选择和拯救。  相似文献   

19.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末期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小说思潮。新历史小说中较多采用象征手法,主要运用植物、动物以及物件这三类特定的象征意象影射人的欲望及其生存困境,彰显并反思人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