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流着泪看完了一篇章:《由豪华教育想到的》(人民网4月26日)。里面讲了一件事情:一个山村小学的三、四、五年级一大群女生围着即将离开的老师喊出了震撼其一生的挽留:“老师,你别走,等我们长大了,都嫁给你!”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在学生习作选集的编后中写过:“冬日严严,那一行行贫乏苍白慌乱的字曾使我苦闷,我常常在苦闷中昏昏睡去。春日阳阳,那一篇篇新美灵动和奔放的情思又叫我喜上眉梢,夜不能寐。”我可能是一个情绪型的老师,在对学生作的指导上,我不仅用口,也用笔,我将自己的感情诉之笔端,诉之我的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发现,学生们懂得老师,他们“领情”,他们按照老师的期望在向前走,在成长。  相似文献   

3.
几名小学生自编自演一个小品。它的情节是:有一个小学生随便把易拉罐扔在地上,一位老伯伯走来,对他说;“不可乱扔垃圾”。这个学生二话不说,拾起易拉罐。等老伯伯走后,他又把易拉罐扔在地上当球踢;又遇到警察叔叔,同样,二话不说,乖乖地把易拉罐捡起来,过后又扔在地上;迎面走来一位像是老师的人,这个学生不等他开口,就抢先说:“老师,请你不要多说了,你要讲什么,我都知道,我把易拉罐丢进垃圾箱就是了。”这个小品的主题是“不乱扔垃圾”。有意思的是,这个小品无意中表露了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教师是唠唠叨叨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代表香港地区参加活动的黄锦燕老师在课将结束时,让全体同学起立,然后深情地对台下5000多位听课教师说:“今天,非常感谢南宁逸夫小学的小朋友,请听课的老师们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这些同学。”(台下,教师们报以热烈的掌声)黄老师又回过身对同学们说:“我送你们走。”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习惯于让全体同学起立,向台下教师鞠躬并齐声说:“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千年前的孔孟儒…  相似文献   

5.
严国仙 《江西教育》2004,(13):94-94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竞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时老师说“不”,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坏"椅子     
开心的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正井然有序地进入到各个区域开始活动。忽然,我听见教室里传来阵阵的哭声和激烈的争吵声。我连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小雨和杰杰两个小家伙正在为争抢一张椅子而争吵。看到我,她们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告起状来:“老师,是我先搬的椅子,这是我的椅子,我不是坏椅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案例:学写感谢信师:同学们,今天我碰到一位熟人,他给我说了这么一件事:他的女儿现在某某中学上学,前几天在一节语文课上,忽然感觉到肚子很痛,就靠在桌上休息。这时老师走了过来,关心地询问,当得知她疼痛难忍时,就当机立断,把她送到医院。经诊断是得了急性阑尾炎,须立即动手术。医生说:“幸亏及时送到,否则就麻烦了。”这位家长万分感激,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感谢那位老师,请我帮他出出主意。同学们,你们说该怎么办?生A:打个电话表示感谢。生B:托人捎去礼品。生C:登门拜访。生D:给单位写一封感谢信。师:大家觉得采用…  相似文献   

8.
小芳拿着张老师刚刚发下来的作文簿打开一看,老师写的批语是:“文章写得不具体。”小芳嘟噜着嘴不高兴地对张老师说:“这篇作文我写了五百多字,还说不具体!”张老师笑着说:“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字数多’不等于写得具体。请看下面这两个句子。”  相似文献   

9.
放学后我在肖家河步行街,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摊子:桌上放着一些瓶装水和一摞报纸.旁边牌子上写着“无人售货”四个大字.注明“水一元.报纸五角”,桌前的小纸箱里已有了几元零钞。我观察了一会儿.见有人占小便宜.想到妈妈“为人要厚道”。老师“文明诚信是人生的基石”的教诲.想到自己在“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中的庄严承诺,我决定留下来守护这个特别的小摊。  相似文献   

10.
许黎剑 《河北教育》2002,(12):12-12
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乘车去科技馆参观航模展,车子开时,我发现车上站着两个人——我和郑老师,而学生们一个个心安理得地坐着,有说有笑。我脑子一转,对旁边的学生说:“你们都坐着,可老师还站着。”几个学生似乎想到了什么,往里挤了挤,不好意思地说:“许老师,您坐这。”我微微一笑,说了“谢谢”就不客气地坐下了。车上唯一站着的还有郑老师,我又对周围的学生说:“你们看,郑老师还站着……”又有几个学生说:“郑老师,您坐。”郑老师笑笑说:“不用了,没几分钟,我站一站吧。”“不,郑老师,”我接上去说,“学生给你让座,…  相似文献   

11.
于老师:您好。进入初中好长时间了,我学到了好多好多的东西。可是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以及每天老师要求写的日记,我却不知该怎么写。我每天的生活都很平淡,我发现不了令我有灵感的素材。我知道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了,我也听过看过对这个问题的各种解答,无非是“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之类,但我却觉得这些解答对我的启发不大。我只想问问您,您能给我一个满意的回答吗?我觉得生活平淡,是不是我看破红尘了?想到这一点,我有点恐慌。我毕竟才12岁呀。等待您的回答。公晨同学:你好。来信收到。你现在要从写作苦恼中健步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讲台上放着一只装有半杯茶的玻璃杯。教常识课的李老师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茶杯,然后他问大家:“杯里装的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装的是茶。”李老师又问:“还有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补充说:“有水”,“开水”,“茶叶”,“茶色的液体”……李老师再问:“还有什么?”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了。李老师告诉大家:“还装有半杯空气。”刚说完,只听得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李老师笑了:“没想到吧?茶杯么,总是用来装茶、装水、装饮料的,所以一见到茶杯,你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盛水一类的功能,而不容…  相似文献   

13.
托班孩子的年龄一般在2~3岁之间,它决定了我们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做个勤老师:眼快、手快、嘴快。婴儿在老师的呵护、照顾下,生活得舒适、安逸。但长此下去,易形成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他们把老师的关心、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幼儿园的任务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完成这个任务,我想到不妨做个“懒”老师。“懒”动手,以解放孩子灵巧、能干的双手。陈鹤琴说过,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孩子的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如拿点心,可把食物放在合适的位置,在充分考虑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个罪犯,因作奸犯科,而被法官判了死刑。罪犯听到判决后,大声喊冤,他气愤地怒吼:“我不服气!这太不公平了!我从小就是被人遗弃的孤儿,在平民窟里长大,老师、同学们都瞧不起我,没有人愿意接纳我,才逼得我走绝路!老天太不公平了,我不服气!我死不瞑目!”法官听了,让罪犯静下来,并抬起头看着他,法官用平静的口吻说:“我也是孤儿,我小时候也在平民窟里长大的!”  相似文献   

15.
一天,老师要开会。因走得急没跟其他老师交代,所以让我来担任小老师,给同学们上一堂语文课。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走进教室。我站在讲台上跟大家说:“因为老师要去开会,由我来上这节课。”虽然我表面不紧张,可心里却“砰砰”跳个不停,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想到这是老师交给我的重任,我还是挺了过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圆     
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语文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说:“你们看见这个圆,知道它是什么吗?”我想了想,连忙站起来说:“老师,是地球吧?”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小明站起来说:“是泡泡吧?”红红说:“是足球!”……过了一会儿,老师又问:“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王洁站起来回答:“我们在操场上吹泡泡,泡泡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又不见了。同学们吹着,笑着,玩得可开心啦!”我也大声说:“中国的足球队员团结一心,终于走向了世界!”老师连声说:“同学们想得真好!”同学们都纷纷发言……这真是一堂有趣的语文课。评语这是…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我们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特别的作业,作业就是做一盘西红柿。回到家我自言自语地说:“今天没作业,我先去做凉拌西红柿,只要切成片片,再放上点糖就行了!”做好之后,我就去看电视去了。“砰!砰!砰!”响起了敲门声。我问:“谁呀?”“是我呀,我是你爸爸。”“门没关。”我说。爸爸进门就问:“作业呢?”我说:“在这里。”爸爸看了看,满脸奇怪地说:“这就是作业?”“老师要我们做一盘西红柿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再打分。”“老师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走,跟我到老师那里去。”爸爸一脸的不相信。到了学校,正好陈老师在洗…  相似文献   

18.
儿子的作文常被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诵,老师给儿子作文的评语是:文笔流畅,有生活情趣。语文老师喜欢看儿子的作文,看到精彩之处还常常忍不住在本子上画上红红的曲线,在边上加一个醒目的五角星。写作文成了儿子的“强项”。朋友有小女不喜作文,因此特地来到我家,说是请教一二。细想之下,在教儿子写作文方面,还真有几点体会:一、他“说”我“记”二年级起,儿子开始写作文了,他睁着一双稚气而又充满忧愁的大眼睛问我:“妈妈,作文怎么写呀?”我对他说:“作文其实就像你平常的说话,无非是把说的那件事情写在本子上。”儿子一听乐…  相似文献   

19.
鲁迅说过:我是为三种人写作,一是那些为中国改革而“奔驰”的猛士,他们在寂寞中奋战,我有责任为他们呐喊,给予哪怕是微弱的慰藉。第二是青年,是那些“如我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正是因为他们,我必须在作品中“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而对内心深处所感到的悲凉感有所扼制。第三是他的敌人。鲁迅说:我的敌人活得太愉快了,我干嘛让他们那么愉快呢?  相似文献   

20.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有一只蛋》。其他同学在作文中都说要把这只蛋煮了吃,炒了吃,还有的要烧成荷包蛋。只有我想到把这只蛋让母鸡孵出一只小鸡来,等小鸡长大后再生蛋,用这些蛋再孵小鸡。这样直至拥有很多很多的鸡,很多很多的蛋。这篇作文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诵。并在评语中写道:“文言志,你从小就有远大理想,长大后一定有所作为。”就这样,我怀抱着“蛋”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尽管我一路上小心翼翼,用心呵护,但稍不留神,我的“蛋”还是在现实面前摔碎了。初走麦城,英雄难展宏图1998年,我从某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