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可以成书 手机可以阅读 出版参考:前面提到数字阅读网也在经营个人出版,这倒是一般数字内容业者不太重视的部分.但是一些专门从事POD(print on demand)、BOD(Book on demand)服务的业者,如台北的秀威,台中的印书小铺等都已有不错的口碑,您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当业者都在讨论如何虚实结合、借力使力时,台湾最大的报业集团联合报系斥资1.5亿元新台币(下同)成立了联合在线。有别于其他同业的数字内容制造商或数字内容提供者,联合在线将自己定位为“全面数字内容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并得到第一届“数字出版金鼎奖”的肯定,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呢?  相似文献   

3.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1,(31):42
台湾业者捐赠电子书推动数字阅读联合在线、千华数字文化、城邦文化、凌网科技、晓腾国际等五家数字出版机构,9月27日共同举行数字出版典范体系计划成果发布会,分享协助出版社改造出版流程的过程与心得,也将与出版社一起合作的电子书成果,捐赠给多家图书馆,推动台湾数字阅读风气。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风潮不断,有业者认为,台湾应持续坚持和提高开发市场资源的优势能力,将对图书商品多元开发与创新的能力转投入到争取数字出版创新的机会,这样不仅可持续维持创新,同时也借此占据未来数字出版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甄西 《出版参考》2010,(13):37-37
对日本出版行业而言,近几年是多事之秋,在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笼罩下,持续下滑的日本出版行业更是雪上加霜。而其中的出版社、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和书店,更有灭顶之灾随时都要降临的感觉。作为出版行业中小业者代言人之一的日本出版流通对策协议会(以下简称流对协)站出来,与中小业者一起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业界动向     
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宣布成立由台湾52家出版业者与电信业者、通讯服务业者以及图书馆共同筹组的"台湾数字出版联盟",7月7日成立。这是当地出版业者首度与科技及通讯业者  相似文献   

7.
张炯 《出版科学》2016,(3):102-105
根据数字叙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教师和学生在数字叙事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指出数字叙事在教育出版市场大有可为:它是教育出版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手段,也是满足读者可视化故事需求的重要工具。指出教育出版中的数字叙事可以选择讲述模式、模仿模式、参与模式和模拟模式,并按照不同模式的特点探讨故事(叙述)与游戏(互动)相结合的有效方式,为教育领域的受众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数字出版从技术上的发端到市场的发展,都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历程,但到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市场才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出版产业的新生力量。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业者看来,或许有很大的区别,而关于数字出版的未来模样,也是众说纷纭。数字出版,究竟是传统出版的一种衍生一种补充,还是将取代传统出版的革命性力量;是技术发展产生的数字化运作方式,还是应当看作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亿华 《出版科学》2016,24(3):87-91
分析中国地理学19种中文核心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情况,得出:(1)有14家期刊与中国知网签订优先数字出版协议,但做得好的期刊较少;(2)优先数字出版的各项要素标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个别期刊重要信息缺失严重;(3)2015年论文优先出版占比较高的期刊仅有3家,其他期刊占比均较低;(4)实行优先数字出版时间在2年以上且2015仍在继续的期刊有6家;(5)仅有2家期刊优先提前时间较长,其他期刊优先出版提前时间普遍较短。针对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积极参与优先数字出版;重视优先数字出版的时效性和质量;重视优先数字网页界面信息标注的完整度;做好优先数字出版宣传。  相似文献   

10.
按需报纸(Newspaper—on—demand),顾名思义,是按照用户对报刊的需求在客户端印刷并销售报纸的全新报纸出版模式。实际上,按需报纸是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技术在报刊发行领域的主要应用,按需印刷源于美国,通常按照用户对出版物的数量和生产周期的要求,用联网的数字印刷设备来完成印刷工艺和印刷任务。按需报纸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对按需报纸在西方的发展过程及其产业特征的研究,能够为国内该领域业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终端的图书被视为是出版产业的未来趋势,尽管多数出版社不认为传统印刷出版会消失。然而,随着阅读终端功能性的改进,数字化阅读的舒适性已经越来越接近印刷物阅读。数字出版涉及的制作技术、编辑方法、版权分成与行销通路等,已经与传统出版有了很大的差别。第三方服务商的加入颠覆了过去的线性产业链模式,包括电信公司、IT业者、网络书店、电子书发布平台甚至是图书馆等等,建构了数字时代图书出版新的产业链。本文在总结数字时代冲击下出版赢利模式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图书数字出版的特征,提出了传统图书出版社在下阶段转型需要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日,闪电之源(Lightning Source)与“按需出版公司”(On Demand Books,LLC)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08年6月23日,学术图书连锁店布莱克维尔(Blackwell)与“按需出版公司”签订独家代理协议,在英国图书零售业推广“按需出版公司”生产的“图书快印机”(Espresso Book Machine)。  相似文献   

13.
Espresso图书印刷机(Espresso Book Machinesor EBM)可能会在非洲地区进行试用,希望能够解决该区域棘手的图书销售问题。该机器的美国生产商On Demand Books(ODB)已经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性组织——面向非洲的按需印刷图书机构(Books On Demand for Africa(BODA)),该组织由前世界银行出版商Dirk Koehler主管。董事会的其他成员还有小说家Toni Morrison和Uzodinma lweala。  相似文献   

14.
在8月8日台湾举行的数字出版实务讲座中,台湾联合在线的周伟达在主讲中指出,台湾业者应多关注海外出版业的变动,而不是单单顺着数字出版业的脚步走,缺乏观察外界对内部的隐性威胁。  相似文献   

15.
陈颖青 《出版参考》2009,(22):30-30
全球电子书发展真是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奇特境界。一方面硬件厂商勇往直前,如飞蛾扑火一般冲锋陷阵,全心投入。且不说市场最热的美国,仅台湾本地,不只电子大厂个个有电子阅读器的开发计划,连小资本的生产企业,也得力于台湾优良的代工传统,推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的阅读器。甚至与传统出版产业素无渊源的电信、手机业者,也积极强赶数字风潮,从系统到商城,全力抢攻这个即将出现的市场大饼。  相似文献   

16.
在8月8日台湾举行的数字出版实务讲座中,台湾联合在线的周伟达在主讲中指出,台湾业者应多关注海外出版业的变动,而不是单单顺着数字出版业的脚步走,缺乏观察外界对内部的隐性威胁。  相似文献   

17.
亚马逊kindle的热销,让传统出版业者再次感受到了数字出版的巨大威力.在台湾,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善,从最上游的作家、出版社,如天下文化与城邦出版集团;虚拟通路的网络书店,如诚品书店;负责传输下载的电信业者如远传电信;以及电子书阅读器的面板生产者如元太、友达、台达电;组装业者如英华达、振曜等.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之窗     
台湾锦绣文化企业与大陆业者的交流、合作已有12年的历史。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可以说在台湾业者中居于前列地位。锦绣文化企业董事长许钟荣此次来京参加第三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他以亲身的实践和感受,畅谈了他与大陆出版业界精诚合作的经验与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数字出版从技术上的发端到市场的发展,都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历程,但到2009年,中国数字出版市场才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出版产业的新生力量. 数字出版作为一个新生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业者看来,或许有很大的区别,而关于数字出版的未来模样,也是众说纷纭.数字出版,究竟是传统出版的一种衍生一种补充,还是将取代传统出版的革命性力量;是技术发展产生的数字化运作方式,还是应当看作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理念?这些问题未必有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很多理想也还需要交给时间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周万灏 《出版参考》2021,(10):67-69
本文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高等教育类辅助教学数字产品"细胞生物学3D模型与3D动画教学资源库"为例,围绕市场需求调研、产品形态设计、内容资源聚集、产品盈利模式设计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出版社现有出版资源,通过市场调研,分析高校课堂教学的"痛点",进而形成高等教育类辅助教学数字产品开发思路的探索过程,希望能为同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