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邢爱敏  郑晓南 《编辑学报》2019,31(2):223-226
科技期刊的运营需要专家的参与,专家资源对于期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无论专家是作为作者、读者还是审者、编者,其成长都离不开期刊提供的平台,期刊与专家的关系是彼此滋养、相互成就。《药学进展》近年来以专家为中心,通过积极采纳专家意见、分享专家观点、塑造专家品牌、满足专家需求,有效提高期刊组稿策划质量、营造开放办刊环境、提升期刊品牌价值、增强专家办刊动力,通过凝聚专家资源,有效推动期刊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刍议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办刊资源之一,审稿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部以规范正式的审稿专家数据库代替以往的审稿人临时搜集、主观随意选择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动态管理和合理使用,从而实现让审稿工作不断趋于科学、简捷、高效和现代  相似文献   

3.
楼亚儿 《编辑学报》2020,32(2):184-187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经成为我国期刊界的奋斗目标和研究重点,以优秀地质学期刊办刊实践为例,探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举措和途径,包括倡导出版单位+专家办刊的模式,充分发挥科学家在办刊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层次学术活动获取优质稿源,开展多个单位强强联合办刊,积极挖掘优质办刊资源,高薪聘请高水平主编,任用对期刊充满“强刊梦”情怀的优秀办刊人等,以期为其他学科期刊的办刊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改办英文刊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其将在人才培养和引进、原有办刊队伍的稳定、管理层政策制定、作者资源维护、倡导公平竞争等方面对中文科技期刊产生影响,导致某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办刊环境变化。面对改办英文刊带来的问题,管理层和中文科技期刊办刊人要深刻认识期刊内容与出版语种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不利于科技期刊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完善和修订,通过顶层设计和创新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发布平台,最终实现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从坚持办刊宗旨和期刊特色,充分利用科学图书馆的文献和信息资源提高期刊内涵质量,开展多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深化期刊工作等方面介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的办刊理念和实践,以期为科技期刊尤其是科学图书馆主办的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有效利用主办高校资源提升办刊水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丽芹  张兰  张帆 《编辑学报》2016,28(4):391-393
探讨科技期刊如何有效利用主办高校资源,提升办刊水准.以《生物学通报》为例,从编委会、稿源、专家外审、编辑加工、作者等各环节,分析主办高校有哪些高效、可持续的资源可供利用.  相似文献   

7.
张秀  陈幸  王玥兮  黄晔秋 《编辑学报》2021,33(3):340-342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作为非"卓越计划"的科技期刊如何获得高质量发展,让期刊整体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以《护士进修杂志》办刊实践为例,探寻非"卓越计划"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出在争创国内一流护理期刊的目标下,依托专家资源争取优质稿源、策划专刊专题、应用媒体融合等方式提高内在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从而扩大期刊影响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护理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戴新宇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92-92,117
总结了笔者多年来编辑工作经验,浅谈科技期刊的办刊实践与感受。依托单位优势,坚持特色办刊;建立同行专家审稿、编辑部加工整理、作者校对核实制度,对稿件严格把关,提升论文质量;突出期刊个性发展,加强期刊数字化出版,扩大期刊社会影响力,力争把期刊办成精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作者、读者群体分布特点和交叉学科期刊评价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兴交叉领域科技期刊的发展困境。阐述了凝聚专家、编辑、作者、读者对于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从增强专家在参与办刊过程中的归属感、满足感、主体意识,提升编辑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尊重、挖掘和培养青年作者,多层次服务读者等方面,分享了《大数据》期刊的办刊经验和人才凝聚策略,以期为科技期刊人才凝聚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期刊主编、编委、学科编辑、审稿专家和经营管理团队等5个方面,对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建设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综述研究,归纳了各类办刊队伍的定位、作用、素质、责任意识和相关要求,并对各类办刊队伍建设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科技期刊的不断发展变化,对每个期刊编辑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2016年开始,《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在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开启了开门办杂志的探索和实践,基于大编辑部的理念,着手筹备成立了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青委会。文章在介绍青委会的基础上,分析青委会的特点,论述青委会与杂志现有编委会的区别和联系,进而讨论杂志青委会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约稿力度,提高稿件质量;有利于杂志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杂志的发展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天然药物》发展情况的分析,认为利用信息计量学能够推动科技期刊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比较国内外同学科期刊的引证指标,为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信息;为编委提供引证数据,以编辑部服务换来编委的支持;提供学科发展检索情报,发挥服务功能,以获得主办单位的重视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繁荣中文科技期刊应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当前在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管理中普遍推行的"SCI核心期刊"政策,不仅已经直接影响到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造成的科技成果报告著作权外流、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外挂,更将会损害中华民族的战略核心利益。繁荣中文科技期刊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应成为我国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繁荣与发展,我国应重视独立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建立,重视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重视创新科研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的途径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沈林 《编辑学报》2005,17(5):385-386
探讨科技期刊在岗编辑学者化的意义.提出了学者化编辑队伍建设的途径:聘请兼职编辑,把稿件学术质量关;鼓励学习进修,攻读高级学位;参加科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业务能力.所取得的成绩是:在岗编辑学历提高,科学研究蔚然成风,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编辑业务能力显著加强,期刊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据库定量分析遴选英文科技期刊编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筠 《编辑学报》2018,30(4):392-395
编委会对科技期刊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建一支优质而高效的编委会队伍可以为打造优秀科技期刊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仿生工程学报》编委会换届筹备为例,借鉴国外同领域竞争期刊的编委会构成特点,探讨适合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编委遴选的新方法。实践表明,灵活运用Web of Science、Scopus等网络文献数据库,不仅可以对备选编委的学术影响力、学术活跃度等进行定量评估,还可以挖掘有潜力的新编委。备选编委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编委会换届改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臻峥  郑晓南 《编辑学报》2018,30(5):510-512
编委会是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部在约定编委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要用优质的服务吸引编委、调动编委积极性,方能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文章从持续和全方位宣传编委、助力编委事业发展、点滴细节体现尊重和人文关怀这3个角度,探讨了期刊通过做好编委服务提高编委办刊参与度的方法和路径,旨在为科技期刊编委会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丛艳娟  吉国明 《编辑学报》2019,31(5):531-534
为了适应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加快期刊的融合速度,以陕西省8种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为例,给出了科技期刊具体的融合方法。对科技期刊的融合背景和影响科技期刊融合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编辑人员整合、编校共享平台、整体宣传和数字化运营等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要想取得真正的融合效果,需要对期刊进行定位,挖掘期刊特色,形成期刊风格,还要充分利用期刊编委和审稿专家的人脉资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案例和理论阐述,以《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英文版)》的编委会组建过程实践为例,剖析高校主办英文科技期刊编委会组建过程的原则、方法、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加强编委会建设的主要举措,并对编委会组建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高校主办英文科技期刊应该明确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加强编委分类管理,实现精准施策,才能组建和有效管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编委会。  相似文献   

19.
"编辑学者化"还是编辑"编绩"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蒋永华  陆炳新 《编辑学报》2003,15(5):381-382
“编辑学者化”已成为编辑界特别是高校学报编辑界的主流口号,影响甚大;但这一口号,存在混淆概念、逻辑关系不严谨、极易歧解的毛病。从实际工作考察,它不利于引导社会准确、客观、科学地评定编辑工作的业绩。为了编辑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这一口号重新审视。建议建立以“编绩”为核心的编辑工作评价体系并出台对编辑的奖励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期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科技期刊目前已达4000余种,编辑人员约有15000名左右。但由于历史原因,编辑学尚在议论阶段。为了创立科技期刊编辑学,应扎实地做些前期工作,如在主体方面提高编辑的素质和潜能,客体方面争取社会对编辑业的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