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云  王灿灿 《早期教育》2006,(10):26-26
设计背景 我园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幼儿意外伤害的健康安全教育干预”课题研究,我们尝试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挖掘教育内容,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从小学会保护自己,更加健康地成长。“我是安全小卫士”便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活动,它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智力竞赛形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幼儿的日常行为,并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知道哪些是安全的行为,哪些是危险的行为,不做危险的事,学会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2.
如果孩子正处于读书阶段。父母一定会问孩子很多问题,诸如“今天学习了哪些新的内容”、“这次考试的排名情况如何”、“最近常和哪些同学在一起玩”等,甚至是“有没有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唯独有那么一句话,其实是为人父母者最应该问一问孩子的,却又常常为我们所忽略,那句话就是:“孩子,你快乐吗?”虽然身兼父亲和教师之双重角色,理当对孩子偶加垂询,但我做得连自己都不满意。  相似文献   

3.
上午和远在美国的一个同学在QQ上聊天。他说他的儿子正上小学二年级,上周他刚收到儿子班主任苏珊小姐的一张便条,是给学生家长留的作业,希望家长们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天分,然后写一篇《我的孩子有什么天分》的短文由孩子带回学校。  相似文献   

4.
黄光秀 《贵州教育》2009,(21):20-20
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班主任,我们应该用敏锐的目光去看孩子,但是我认为在处理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什么时候都让自己的眼睛“太放光芒”。那么,如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哪些时候应该睁着眼睛,哪些时候又应该闭上眼睛呢?这就是本人要提出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邓睿:各位好。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们觉得学生在青春期主要会遇到哪些发展问题?周培:我负责全校的德育工作,而且我自己的孩子也正处于青春期。从学生和自己孩子的身上看,我觉得学生在每个年段的发展中都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六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常常会通过语言来交流沟通,但常常会有一些不经意的语言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语言的伤害远远比身体的伤害来得大,这是一种隐性的伤害,孩子常常在被伤害后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改变他的努力目标。虽然家长在说时是不经意,或是一种发泄.但此时却对一颗弱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摧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千万别提,哪怕是一种眼神都不能显露。在这里我把父母们常会说的最伤孩子心的话罗列出来,以便父母们警醒自己.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七月流火、学期结束的日子。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家长朋友问我:对于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呢?在初中阶段,孩子会遇到哪些困惑,又要如何解决呢?在这里.我愿意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对即将进入初中的孩子和家长说一点自己从教多年的感受.希望能够给家长和孩子一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有位邻居曾向我诉说:“我孩子的老师总是说我的孩子调皮捣蛋,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身的缺点。难道我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看着她愤愤不平的样子,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掌握哪些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呢 ?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教师应掌握与家长交流的一般技巧。孩子入园后,家长就会不时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一点小错误。有的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的情况时,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是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9.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当委托人来接孩子时,教师往往不放心,生怕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 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内容附后)。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于某日委托他人代接孩子,也适用于短期(几天或一段时间)和长期(一学期)委托他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专家说,父母教育儿女,如果养成了他们记日记的习惯,就算成功了一半。一个孩子如果每天晚上必须记日记,那他自然得回想一天生活的各个方面,上了哪些课,玩了哪些游戏,碰到了怎样麻烦的作业,有没有和老师、小朋友闹不愉快,有没有什么事让父母不高兴,遇到了什么开心的或者委屈的事情,等等。记日记会回顾,也会反省。教育专家说,一个很顽劣的孩子也不能天天这样面对自己——我今天与同学打架,我今天摔坏了学校的东西,我今天偷了妈妈的钱,等等。孩子做了错事,与其由成人来责备他,不如叫他把自己所做的事记下来,写到日记上来得有效。当然,记日记的功用并不止于反省。它是孩子与自己的对话,是悄悄话,有秘密、有幻想,记录的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在记日记的过程中,孩子会反省、  相似文献   

11.
如何去开启孩子的智慧?开启的方法又有哪些?这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关注和探究,我认为,开启孩子智慧钥匙有以下几种:良策一:启发孩子模仿创造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然后再进入独创的,就像不会写作文,先仿范文;不会写书法,先练“描红簿”一样。家长引导孩子模仿,可从身边最平常的家务着手,如家长在炒菜时,可以让孩子看看自己是怎样完成菜的烹饪过程的,怎样洗、切、炒,到怎样加佐料;在洗衣服时,让孩子观察,每件脏衣服由脏到最后变得干净,这个过程需要哪些步骤,每个步骤又是如何操作的。家长可在孩子充分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  相似文献   

12.
牛奶一家亲     
设计意图 牛奶是如今的孩子几乎每天接触的食品。但牛奶从哪里来呢?哪些食品是牛奶加工成的?除了奶牛外,还有哪些动物也会产奶?……这些问题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都是蕴含着趣味且值得了解的。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抛砖引玉,让孩子们从平常的牛奶中发现更多的问题,继而去探究、调查、考证,最终找到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今天放学回家,孩子一改往日的笑容满面,嘟着小嘴蹭到我面前:“妈妈,我们学校的‘小不点’记者站今天报名,我因为排演英语小品错过了机会。”这时,我自己正忙着一篇稿子,就随便敷衍了一句:“那就算了呗!”没想到孩子较起真来,拖着我的手臂,嚷嚷着:“妈妈,你帮我去说说吗,我非常想参加。”闹了半天,是想让我走“后门”。孩子知道我是从那所学校调出来的,跟那儿的老师有交情。当然,当小记者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要是我去打声招呼,应该没问题的。不过我想,还是让孩子自己去争取比较好。于是,我对女儿说:“那么,你具备哪些实…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是王老师,会首先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当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放在了谁能进去时,我会及时地引导孩子回忆一下自己在社区医院里的见闻:“你看到了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以此来启发孩子的原有经验,引导孩子们分析“社区医院”游戏中除了医生还应该有哪些角色,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探讨协商补充制作相关道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云晓 《师道》2004,(3):24-25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一系列指标与规范的和谐混成。因此,我希望能将习惯培养细化到惊人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培养这些习惯应采取哪些具体步骤,应达到什么样的规范标准,都应当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来。当然,这是对研究的要求。对于父母与教师来说,只需要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确立培养目标及方法即可。  相似文献   

16.
制订学习计划可以减少学习时间的浪费,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家庭中,家长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应注意哪些内容呢?  相似文献   

17.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搞教育的,常在家长面前侃侃而谈。其实,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你会慢慢发现我们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并且越来越懂得教育了。静下心来,我发现我从家长那儿学到了很多。孩子们的家长通常比我们年长,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对于生活,更是经验丰富。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逐渐懂得了很多生活小常识,如:怎样关心过敏体质的幼儿,不能给有哮喘的孩子晒被子,哪些东西孩子不能吃,孩子碰伤了怎么办……我们从家长那儿了解的信息越多,我们对孩子的保育工作就做得越细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和孩子生活、玩耍的过程中,他们都…  相似文献   

18.
从人到狼     
有位老教师非常愤怒地说了一件事。她所带的高三班在“一模”之后,开了家长会,一些家长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复习安排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关心:我的孩子能不能得高分?还有没有潜力?他们纷纷从自己孩子的角度对教学提出各种要求。教师说,我们的复习按教学计划施行,学校也有总体安排。有个做母亲的说:“‘一模’过去了,哪些同学行,哪些学生不行,已经很清楚了,我认为教师不应当把精力花在那些考不取重点大学的学生身上,应当重点辅导像我女儿这样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咨询台     
《山东教育》2008,(11):57
我的孩子患了肾病,应该在饮食方面注意哪些禁忌?  相似文献   

20.
一位家长和我交流时,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死板,只知道拘泥于老师的要求,一点儿也不肯“越雷池”。我想,许多孩子的这种“死板”是多种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更多的是思维习惯的问题。孩子已经习惯于在老师圈定的内容、范围内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