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都县课改工作在行政手段的强力支持下,全力由“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推进,并向“卓越课堂”迈进.结合这两年的课改和我镇中小学走过的路,我进行了详细的反思:我们的课堂都“有效”了吗?我们的课堂都达到“高效”了吗?我们的课堂和“卓越”还差多远?我认为,这两年的课改工作,给学校带来了生机,给科研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理清思路,弄清“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卓越课堂”的基本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实施课改.  相似文献   

2.
<正>从2012年许昌市举行"高效课堂"比赛,已经举行了两届,每届我都去观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课应该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种,课堂应该成为最大的育人场,而非知识的训练场.课改的使命和责任就是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能够看到学生们快乐地学习,这就是课改最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课堂,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那么,高效课堂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拓展创新路径呢?从理念走向行动"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在全省是最高的,如果课改,升学率降低了怎么办?"许多学校面对课改都会提出这类问题,进而就是"不敢改""不愿改"。所有的改革都是艰难的、痛苦的,甚至是残酷的。我们曾经多少次寄托于所谓"循序渐进"的改良?但结果往往是"夜郎自大"和"故步自封"。实际上,课改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回归。课改要回归教  相似文献   

4.
高效课堂就是讲求课堂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这是当前课改的主要方向,也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为此,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教案,为课堂的高效性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利用多媒体创设高效课堂情境,开辟第二课堂,努力营造"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这种氛围,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难道不是高效的课堂吗?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大课改推进力度,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全面实现有效课堂,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追求卓越课堂”的奋斗目标。其中,我们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手段。现就如何“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这一目标谈谈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有效性是现在讨论的热点,是课改反思中的一个焦点.因为我们知道: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和教学实践模式.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每一节只有40分钟,一定要有情景吗?一定要探究吗?一定要小组合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更有效?这一直是我在参与课题研究几年中存在的困惑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各地城乡中学的课改浪潮中,大都打着创建高效课堂的旗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课改的确给课堂带来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新变化,但不少课堂离"高效"的目标还有差距。怎样才能构建真正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做到:简单、有序、深刻。  相似文献   

8.
<正>时光流逝,转眼间从事乡镇教学已经第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一直从事一线的数学教学工作。可以说"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和追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与教师的交流,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参加的各种培训学习都离不开"高效课堂"这一话题。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把高效课堂挂在嘴边,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落实高效课堂。下面就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下我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落实高效课堂的。一、课前落实高效(课前布置有效的预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徐春侠 《中小学电教》2008,(11):130-130
<正>前不久,笔者听了新调入老师的几节展示课,感受到了浓浓的课改气息,但心中也有些疑惑,我们的课改推行已经6年了,走到今天,仍然带有表演、包装,甚至作秀的痕迹。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这些看似水到渠成、滴水不漏的"完美"课堂,就是真实的课堂吗?把完美的东西展示给人看,那是戏剧。为了追求这份完  相似文献   

10.
孙巧贤 《辅导员》2015,(6):47-48
时下“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响彻整个教坛,各地各校纷纷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硬要构建出一套“有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对此,我颇为困惑:高效课堂一定要讲究什么模式吗?有一种“模式”适合每一册每一课课文吗?用同一种模式真能成就高效课堂吗?直到吉春亚老师来给我们进行阅读教学《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的培训后,这个困扰我多时的问题得以解决。培训讲座中,吉老师在介绍各地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改革的态度从质疑到探索再到赞同。高效课堂不仅给了学生一个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的舞台,赋予了课堂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我们为人师者一种新的期冀和动力,给教育事业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1.走出心理误区走近高效课堂
  课改之初,我怀疑观望。高效课堂改革对于我像个潘多拉的魔盒,我总有那么一种冲动想要开启却又总有着莫名的畏惧,怕苦怕难,怕异样的眼光和议论,更怕失败!所以我将自己"泯然众人矣",认真而保守地工作着。然而,当实验班的成绩高居不下,当高效课改的浪潮以磅礴的姿态席卷而至,我也只有"被参与"进来。同其他多数同事比起来,我还是个"雏儿",可掐指算来,我已经是个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教学方法中规中矩,成绩不好不还,这样的工作环境像个温床,年少时的壮志豪情早已零落成泥碾作了尘,我习惯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习惯了以往的"唯我独尊"的课堂教学形式,所以我对高效课堂下意识的有种抗拒抵触的情绪。如果我从独角戏的席位上下来了,那么在课堂上我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么处理课堂上的教与学?我反复强调一再重复的知识他们都不会,让他们自己学,能行吗?靠谱吗?!我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断的听课、观摩,从赵艾芳、王晓华老师的数学课到朱瑞峰老师的英语课,从小学到初中,从校内到校外,无数次观摩听课过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他们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用"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同寻常。此时,我才深刻体会到高效课堂的魅力和魔力,才意识到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找出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模式来。  相似文献   

12.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上"围桌式(圆桌式)"坐法在国内悄然兴起,传统的"秧田式"坐法受到广泛质疑。调查得知,这种课堂形态变化的理由有三:一是形式上先课改,二是这样更利于进行课改倡导的合作性学习,三是学习欧美。三个理由融合在一起,可表述为:课改强调合作性学习,围坐的形式最利于合作,这方面欧美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这个论断成立吗?  相似文献   

13.
…… 什么是高效课堂?又如何分清高效课堂真假"美猴王"?为什么一定要分清楚呢? 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我这是倒叙.如果不分清楚,教育依然不能明辨是非,依然会有很多人把扼杀当成爱护,把专制当成人文,当灌输当成培养,把课堂表演当成教学水平.如果高效课堂只是"效益高的课堂",那应试教育就会名正言顺地流行,并且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奉为教育的真理!不是有些人动不动就质疑课改符合"教育规律"吗?……教育真正的规律是人学习、认识、成长的规律.离开了这个"规律"的规律,既不是教育,也不符合"规律"!因此,一定要有火眼金睛,识破应试教育的种种变幻,以维护高效课堂的神圣和高贵.  相似文献   

14.
课改不仅要"改教师",也要"改学生"。学校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使其尽快适应课改的要求。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沙坪坝实验外语学校)有126年办校历史。十余年来,学校先后尝试了多次课堂变革,但没有哪一次能够像三助式学本卓越课堂变革这样,快速、广泛、深刻、真实地改变了全校的课堂教学,学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构建三助式卓越课堂基本模式构建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快速转变教学方式、保证课改"入格"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就像生产产品一样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越多越好即为高效;可是我们的产品不同,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鲜活的个体,充满丰富情感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人;中国教育观念不改革,如何会有高效课堂?"种种议论云云,其实说明广大教师对高效课堂的不清楚、认识模糊或者说对这种说法的不理解、不认可。一天吃饭的时候,读高中三年的女儿和我聊,给我讲了一个教育小事,她说:"美国讲《灰姑娘》这节课的时候,老师问:如果你是后妈,你会让灰姑娘去吗?孩子答: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改的逐渐深入,追求有效的课堂逐渐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课堂教学只有简约,才能高效。那么;如何实现简约的课堂呢?一、目标简明,为高效课堂把握方向我有幸听了一位特级教师执教《吊灯和鲨鱼》这一课,这是苏教版的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人类通过对吊灯和鲨鱼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一开学,校长就郑重地宣布:今后学校工作的重点仍是课改。的确,学校课改一直实施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帮助。"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今年我们班人数较多,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同学之间没有团结向上的向心力,下一步课改怎么办?对此,我深感忧虑。在学校召开的第二次教师会上,校长公布了小组积分评价机制。我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以来,学校教师积极行动,并把实践中所思所惑所作所为记录下来向《今日教育》开设的“卓越课堂”栏目踊跃投稿。本期刊发的两篇来稿凝炼了一线教师构建“卓越课堂”的超群智慧。●《“卓越课堂”的进退之道》一文通过厘清新课改中存在的误区,深刻阐述了“卓越课堂”的本质内涵;《“说数学”:建构数学卓越“大课堂”》一文则更注重实践操作,提供了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教学模式。●到2013年的暑期。“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推进已一年有余,直面当前课改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行政推动和专家引领下,课堂更需要每一位教师自我修炼专业成长,理念结合实践,践行“我的课堂我做主”。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言堂",即"我"——教师做主,学生"被"学,其弊端早已显而易见。新课改实施几年以来,有些课确实实现了有效,甚至高效,但有些课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被"教,有效、高效成为一个个美丽的"幻影"。愚以为,真正的有效、高效课堂应是"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做主。那么,这两大"主角"该如何实现默契配合呢?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上下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各学校的教师都对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做了探索、实验。但是,有些时候我们被形式所囿,互动反而使课堂失去了有效性。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使课改不流于形式,而是使课堂"有效"乃至"高效"起来呢?笔者以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设计要切实,这是落实有效课堂的重要保证。首先,问题要明确且有讨论价值。问题提出即让学生明白讨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