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缺失表现1.心理角色矛盾目前在我国,在中小学校工作的心理教师还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义,这是导致当前学校心理教师角色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教师的心理角色矛盾首先体现在与普通教师的区分上。心理教师的职业活动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学生的自身潜能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陈绍薇 《考试周刊》2011,(42):230-231
结束了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新学期的"小学生"们开始步入真正的学生生活。尽管入学前家长们都或多或少地为孩子灌输了有关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信息,但是孩子们仅有心理上对小学产生的认同感和上小学的期望还不够。针对小学新生入学时可能产生的不适应,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主题绘画活动帮助小学生尽快转变角色。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随着角色的变化,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的适应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指导和帮助。否则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小学生的心理正常发展。一般来说,小学新生在入学适应上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帮助与指导。一是学校正规课程的适应;二是学校规章制度的适应;三是学校情绪生活的适应;四是学校  相似文献   

4.
心理咨询师是我国中学心理教师的一个专业角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情况并不一致。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中学心理教师对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认同有三种:第一种,不认同自身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发生角色冲突时,将角色主要定位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第二种,认同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角色,并想着力发展这一角色;第三种,认同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的多角色的整合,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本位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学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收集了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对于心理教师这一角色的种种看法。心理教师的角色问题主要体现为角色模糊,即与管理者、德育教师以及普通教师的角色混淆,这不仅阻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正确开展,甚至会造成心理教师的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6.
对10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及教师的实际表现,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期待教师在自主学习中扮演心理协调者、顾问及语境营造者的角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扮演的"参与者"、"心理协调者"及"组织者"这三种角色获得的学生认同感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除了"评估者"及"资源提供者"这两个角色外,教师在其他角色上的表现均与学生的期待差异显著,尤其是在"心理协调者"、"语境营造者"及"组织者"这三方面。提出了调整教师角色以适应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者期待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小学生心理与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此时教师的引导与班级管理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班级进行管理。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明白学生内心所想。本文将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等内容,展开具体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小学班级管理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明确小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认知,是新形势下搞好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是学生营造积极心理的促进者,是英语教育科研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教师扮演着“教”的角色,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另一方面,教师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新内容,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求者。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两种角色集于一身,还要能灵活转换、进出自如,所以得名为“心理换位”。心理换位的目的是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频”,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和谐地发展。心理换位的能力是教师成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课发生了较大改变,小学科学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以往的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科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情感、思维及生活的帮助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引导者。文章指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师角色变化的必要性,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师角色的变化情况,并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师如何顺利完成角色变化,以及小学科学教师角色变化后如何高效开展科学教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改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将新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到底该怎么改变?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是学生营造积极心理的促进者,是英语科研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师生心理互动模式进行深入剖析,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冲突问题,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认识和扮演水平,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进行心理沟通,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课程体系中,原小学自然课改为小学科学课,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改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方面对小学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表明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课教师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提出了新的的要求,这些要求必然对小学科学课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挑战,小学科学课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小学科学课程的价值,明确认识新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要求,积极进行自身角色的转变,才能成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积极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晓燕 《现代教学》2014,(1):139-139
师生沟通不畅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心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教师的班级管理方法却没有跟着变化,还是停留在低、中年级时的管理手段上或是比较传统的沟通方式。要克服这种交流障碍,教师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变,选择最佳的交流方式,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角色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现代教师具有多元化心理角色。教师应注重角色心理的培育:强化教师角色意识、践行教师角色规范、进行教师角色训练、增强角色扮演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角色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现代教师具有多元化心理角色。教师应注重角色心理的培育:强化教师角色意识、践行教师角色规范、进行教师角色训练、增强角色扮演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小学新生入学是其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心理转折期。他们幼小心灵上会产生诸多不适应,严重的还可能产生生理或心理紊乱,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小学生顺利度过这段日子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帮助小学新生进行“心理断乳”。 首先,小学新生在入学后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他们不能再像在幼儿园时那样依偎在阿姨身旁,动不动就喊老师帮忙,因此孩子上学后觉得老师变“凶”或“严”了,没有了依赖,常常感到茫然、困惑不安,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尽量多给予学生体贴入微的关心和照顾,态度要温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在与世界各国展开各种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时,需要英语;如果不懂英语,我们便无法与合作方沟通交流,更谈不上合作了。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起步阶段,但这个学龄的孩子活泼、好动,往往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正是遵循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学习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活动的途径,将听、说、玩、唱、演等  相似文献   

19.
小学全科教师,指的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能够根据学生兴趣和社会需要,通过主题化课程开发和整合化课程实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教师。与分科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不同,小学全科教师是个性化教育的实施者、整合化课程的开发者和活动化课程的引导者。从本质上看,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符合小学包班授课的国际趋势;适应了农村自然小班化的现状;是增强师资地方适应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加以研究和探讨。教师究竟是怎样的角色呢?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教师角色职责已不单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应当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生活的贴心人和心理的保健师。现实中,社会对教师期望的高要求与教师的实际角色水平构成一对矛盾。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便由此而生。因而,如何正视、引导、解决教师的角色适应问题就显得紧迫而重要了。我认为,解决教师角色适应问题,关键要把握住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在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