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处理幼儿间的纠纷时,许多教师和家长往往都会对年龄较大的孩子说: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这种提法和做法科学吗?一次体育活动时,我让幼儿自由挑选活动用品,每个小朋友都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活动过程中,昊昊忽然也想玩飞碟,可是飞碟只有三个,且都被其他小朋友拿去玩了。昊昊对熙熙说:"把你的飞碟给我玩吧!""不行,我先拿到的,等会儿再给你玩!"未等熙熙把话说完,昊昊就伸手去抢。熙熙急了,两人就抢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上看到一位母亲所写的这样一段求助文字: 我女儿的爸爸刚刚去世两周,虽然现在还不知道难受,可慢慢明白就会很自卑,缺乏安全感.她是个内向胆小的孩子,一直在溺爱中成长,不知道关心体谅大人,总感到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事事爱犟嘴顶撞,逆反心理特强.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交流才能成为她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潘石屹 《少年文摘》2012,(12):92-94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名字里暗含的期许我常常感到现在的教育让人很紧张,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小的孩子,就教育他去争去抢,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你不争你不抢你就没饭吃!我曾经在北京动物园里亲眼看见,一个父亲抱着三四岁的儿子,看着一群老虎正在扑食  相似文献   

4.
"我不想长大!"我冲妈妈吼着,弟弟则在一旁大哭。刚才,在饭桌上我口渴了,看到弟弟的杯子,我一把拿了过来喝了一口。弟弟看见了,闹了起来,要我把杯子还他。我故意逗他玩不给他,弟弟就扯着嗓子大哭起来。妈妈听到了立刻跑过来,生气地对我说:"你大了,怎么还抢弟弟的东西?"我一听到"你大了"这句话火就噌噌直冒。"那我还他就是了,小气鬼!"我冲进厨房,把我自己的杯子拿来了。弟弟看到了,又要喝我杯子里的水。"不行!"我坚决地说。弟弟又闹了。爸爸拍拍我说:"弟弟小,你就给他吧。"我把杯子  相似文献   

5.
<正>我是家中的老大,下面有一个有妹妹还有一个弟弟。在弟弟妹妹还没有出生之前,每当我过生日,妈妈都会在生日蛋糕上多点一根蜡烛,还会在家里的角落里燃上一炷香,我以为她是在祈祷老天爷赐给我一个弟弟。几年后,随着弟弟的出生,我的生活就改变了。我曾经抱怨过爸爸妈妈重男轻女,因为每次弟弟和我抢玩具时,妈妈总是说:"弟弟还小,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她。"而我也会不耐烦地回应道:"我又不是孔融,凭什么  相似文献   

6.
女儿是个顽皮的孩子,和小朋友吵架是常事。记得女儿刚上幼儿园时,因为和小朋友抢玩具,还把小朋友的脸咬了一口。紧接着没几天又因为咬人挨了批评,说她还不服气。她有她的理由,这个不给她玩具,那个先打了她。有一次,她和一个比她大的孩子争着荡秋千,被那个孩子一脚给踢倒了。当时我很心疼,把她抱在怀里,跟她讲小姐姐这样做不对,你不要像她那样欺负比你小的孩子。我想与其指责别的孩子,不如借此机会让她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减少她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孩子们因为争东西吵架的时候比较多,我们总是尽量让她让着点,让她多…  相似文献   

7.
她不是那种你可以一眼就看透的女孩子,她的味道一如奶茶,需要你慢慢的品味.她温婉纤细,倔强而坚强,有自己全心投入的事业,同时也对心中完美的感情留有一丝期许.她就是被人誉为娱乐圈难得一遇的才女--"奶茶"刘若英.  相似文献   

8.
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正准备好好休息休息,电话响了,一看是丽丽(化名)妈妈打来的。"张老师,你好,你现在方便讲话吗?我想跟你谈谈。"一听这话我心里顿时紧张起来,会是什么事情呢?"可以啊!你说吧!""是这样的。今天,丽丽回到家里告诉我,在幼儿园举办的文艺演出里她要给唱歌的小女孩伴舞。我觉得文艺演出的活动很好,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展现自己。  相似文献   

9.
前两天,一位孩子的家长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他和孩子的爸爸决定为了改进孩子粗心的小毛病,不让她有依赖心理,先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待老师批改完后再给她讲.问我有没有关于"检查作业"方面的好办法.我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写一篇文章来阐明自己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小悠的烦恼     
[剧情简介] 主人公小悠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聪明机灵,但多愁善感,经常因为弟弟小然而闷闷不乐,她觉得弟弟夺走了父母的爱.她的父母不仅要努力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身心俱疲,没有关注她的心理变化.后来,小悠与同学交流,与老师加强沟通,渐渐地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同时,爸爸妈妈处理亲子关系的方法也在慢慢转变.最终,小悠明白了父母从来都没有偏心,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她.  相似文献   

11.
爱的吐蕊     
下课时,红凶狠地咬一个男同学的手臂,血都咬出来了。我赶紧把她揪出来,她眼睛里怨恨的凶光让我不寒而栗。进了办公室里,我给她泡了一杯茶。在她抽抽噎噎的诉说中,我终于慢慢走进这个小女孩痛苦的内心世界。"我是一个没人爱的孩子。"红说,"我是爸爸妈妈在路上捡来的,在我九岁的时候,他们有了亲生的孩子--我的弟弟,就不爱我了。有一次,邻居带我  相似文献   

12.
读懂母亲     
母亲不是那种善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从小时候起,我是不怎么喜欢母亲的,我总以为,母亲给予弟弟的爱远远超过给予我的,虽然年幼的弟弟常常遭受母亲的责骂和痛打。母亲为了这个家,长年奔波在外,只让我和弟弟两人孤零零地留在家里。慢慢的,我觉得我已经淡忘了母亲,只有在雷雨交加的日子,我才会想起母亲的怀抱。随着我一点儿一点儿大起来,母亲在家的日子,我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和她赌气、拌嘴。后来,我想,我跟母亲的性格其实是很相像的——母亲遗传给了我她的倔强。我冷冷地看着母亲,不和她说话,甚至在我特别痛苦、特别困难的时候。因为我和母亲之…  相似文献   

13.
晏红 《家庭教育》2005,(6A):34-35
“孔融让梨”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谦让美德的经典故事,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挑战它,怀疑它是否过时,是否已经不适合社会现状:这是某网站上发的一个帖子=当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往往会偏向小的孩子:当大孩子提出异议时,我们往往会说:“你是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让他(她)先玩:”或说:“你是哥哥,不要跟弟弟争!”  相似文献   

14.
分享要真诚     
"来,给我吃一口。""这么可爱的布娃娃啊,让我玩吧。"4岁的女儿经常被邻居这样逗着玩。虽然他们不是真的吃她零食抢她玩具,但是刚开始,小家伙死活都不乐意跟人分享。有时我会强行把东西塞给别人,让她知道对方只是开玩笑。终于有一天,她明白了原来大人只是逗着玩,接下来几天便主动跟人"分享"起来。一天,一同事来家里做客,女儿兴冲冲地端水果出来。"你家女儿小小年纪这么懂事儿。"同事边夸边拿起葡萄往嘴里送。"叔叔,你怎么真吃了?"小家伙见同事毫不客气,立刻冲他瞪眼。同事笑:"盛情难却嘛,如果叔叔不吃就辜负你的好心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是个宣称要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母亲,经常为自己的"甩手"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跟同事、朋友聊起来,也是振振有辞地宣扬自己那一套做法.当然就有人要提出质疑:"你真的撒手不管,‘放养'吗?"仔细想想,似乎还没到放任自流的程度,很多事情还是要管的,但又不是"圈养",管得面面俱到.至于是什么养育方式,我自己也没想出一个好的名词来解释它.  相似文献   

16.
芽芽跟弟弟抢玩具,被妈妈骂,心里一直很不高兴。小花猫对她撒娇,她想跟小花猫说说她的委屈。可是她一靠近,小花猫竞吓跑了。原来她的微笑不见了,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谁看了都怕。  相似文献   

17.
崔俊燕 《宁夏教育》2012,(12):54-55
教育家韩凤珍说过:"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班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女孩子,她跟一位任课教师关系紧张。一天,这位教师冲进我的办公室:"你们班那个女生太不像话了。今天上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乌龟。我扫视全班,就她若无其事地瞪着我。我叫她起来想问问清楚,她就是不起来。你可要好好收  相似文献   

18.
小茜 《大学时代》2003,(12):22-23
美丽的相遇 那年暑假,我病愈后为了调养身体,决定回贵州老家,在那块淳朴的山窝之地,在恬静的日子里让自己慢慢健康起来.弟弟迪上高三了,暑假里要补习.为了鼓励帮助他,我决定陪他上课.每天和他一起吃早餐,然后出门.坐在这个叫晴隆的小镇的惟一一所高中教室里,嗅到了桌木颓败和高中男生汗渍的气味,我心里有些隐隐不安.他们在这里苦读只是为了走出大山,而那些没有坚持下来的孩子只能回家种地或者外出打工.他们中有的即使坚持了下来,也没有钱去上大学.我是在这里出生的,虽在大城市长大,但也算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人,而且上了大学.我突然感到自己是如此幸运.  相似文献   

19.
你自己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儿,还是到外面去?"5分钟之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她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也不会被女儿看做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20.
管洪芬 《家长》2013,(Z1):18
当孩子可以"没大没小"的时候,作为父母,宽容是最好的回应,是让孩子跟我们心连心的重要推动力。和女儿一起玩儿一款益智类游戏,正玩得高兴时,却在瞬息间,因为我的一时疏忽导致错失良机,从而与升级"擦肩而过"。这下好了,原本对升级充满希望的女儿立刻表现出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愤慨她从沙发上跳起来喊老妈你太笨了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