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新阶段对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的科学研判和精辟概括.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要从中国与世界相交融、历史与现实相比较、应变与求变相统一、信心与能力相结合等四个维度加以全面认识和深入解读.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任务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理论思维来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做到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国之大者",就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民族复兴关键期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是实现青年高层次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新时代,青年面临经济社会结构变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和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考验,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优化各类青年组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完善基于公平正义的激励机制,在民族复兴关键期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影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是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悉,是对未来世界和中国发展的高度前瞻,其内涵蕴藏内在辩证逻辑。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历史时期,可以从“前与后”的“百年”时间范畴、“外与内”的世界历史演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义与利”的中国担当以及“危与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四个辩证维度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格局与发展趋势的重要论断,是我国制定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世界历史发展三个向度把握其深刻内涵.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度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是形成大变局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度看,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欧美...  相似文献   

6.
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从建党100多年的历史考察,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政治品格;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过程考察,守正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百年目标考察,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重要方法论;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考察,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7.
党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形成和积累了崭新而又丰富的经验,对"十四五"时期持续、有力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充分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经验,不仅有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还有利于在"两个百年"大计中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正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对各国都是一次大考。这次大考,考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威力,考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也让我们对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威  相似文献   

9.
李欣荣 《福建教育》2023,(13):15-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科学部署,强调“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需求和新时代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青年强则国家强。新一代青年学子正面临着如何将自身才干与实现梦想相结合、将自身成长与民族复兴相结合的生涯规划难题。  相似文献   

10.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革命性。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发扬斗争精神要找准斗争方向、注重斗争方法、增强斗争本领。  相似文献   

11.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党史学习教育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国家意志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重温我们党百年辉煌历程,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接续谱写新征程的历史篇章,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是我们党立足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伟大斗争中诞生并发展壮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的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大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进行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首先需要厘清"为谁斗""谁领导""斗什么""怎么斗"这四个基本问题,通过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更好进行新时代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期,整个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而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这个时代,在赋予青年一代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赋予青年一代更多的责任和挑战。肩负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历史使命的高等教育,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大学生坚定爱国理想与民族信念,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心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梦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正面对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育担负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教育人的初心所系,更是我们教育人的使命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的回答必须旗帜鲜明、目标坚定、毫不含糊。  相似文献   

16.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中国共产党长达百年的伟大斗争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锻造了伟大的中国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敢于有梦、勇于逐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奋斗终生.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品格.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重新回顾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发展的百年历程,剖析我党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传承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号召全党学习党史,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用百年党史浸润青少年心灵,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是党、团、队组织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当前发展总体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的重要前提.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把握好“两个大局”是当前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具体来说,当前把握好“两个大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源于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新中国国家构建的思想意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继承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笃定前行,正道沧桑.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我国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