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就是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权利和主人翁地位的基础上,突现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才能,实现学生的基本价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建立人本管理的机制,不仅是我国高校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要求。可以从理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来构建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的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能否跟上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步伐。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变经验管理型为科学管理型,应该把现代管理的理论、观念和方法运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高校学生工作的人本观、系统观,创造性的引进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方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适时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评价。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现实: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历经了改造确立、革命停滞、改革发展三个阶段.因各个阶段的特点不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管理的内容和对象均发生了变化。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促进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需要对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取向、管理方式及管理者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双赢是指建立在学生与管理者平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合作,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双赢观念的构建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是提高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必要手段,对于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创新管理模式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通过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树立主体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以确保学生与管理者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达到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学校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核心的人本化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非常流行,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往往重视满足学生的各种基本需求,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并运用激励一保健理论,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类,创造性地将该理论运用到学生管理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活热情。  相似文献   

6.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科学经常用到的主要思想之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人本管理思想是新形势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高校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情感管理,提高学生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适应新形势改变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勋蘼  葛邕  徐珊  谢静 《高教论坛》2006,(4):165-166
2005年9月1日执行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体现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源头上改变了原有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势必推动高校学生管理迈入一个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变管理和教育观念,改革原有学生管理的管理制度、管理思想及管理程序,在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树立法治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管理“服务”学生的理念,增强管理的教育职能,提高学生管理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工作呼唤“法治”.由于观念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大量的法律问题,包括管理规定本身的问题和管理过程中频发的侵权行为等.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依法管理、诚信管理和人本管理的规范管理的观念体系,建立规范的高校学生管理运作体系、建立规范的学生校内违纪处分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校的教育任务也不断变化,从而引起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变。不断反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会促进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当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强调人本管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管理,把为学生服务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本文将对人本管理伦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人本管理伦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何运用人本管理伦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工作展开一一介绍,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心。人本视阈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注重情感引导和柔性管理相融合,不断提升管理队伍建设水平,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开辟高校学生管理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