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中国,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有众多的译本。但国内对其译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单个或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而对其进行多种译本的比较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和原文的对照考证为主要手段,对鲁迅译本、楼适夷译本、文洁若译本、林少华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总结四种译本的异同和各自特点,并试着分析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青梅竹马》是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的代表作,近年来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关注,出现了多种译本。但国内对其译本的研究凤毛麟角。萧萧译本、林文月译本和朱园园译本是各译本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从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对这三个译本展开比较、分析,发现萧萧译本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林文月译本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朱园园译本则综合运用了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维摩诘经》共有7个汉译本,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从译质量来看,罗什译本比其他译本义理信达、平实生动,易于传播普及。从译的人生经历、性格才情来看,鸠摩罗什较其他译更能彰显《维摩诘经》所宣扬的“出家在家不二”的“游戏神通”思想,使其译本深入人心,加上当时的统治十分佞佛,推动了译本的流传与盛行。因此,鸠摩罗什的译本虽不是最早的译本,也不是最后的译本,但却是最流行的译本。  相似文献   

4.
赵婷婷  余晋 《英语广场》2023,(17):45-50
本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考察AABB式叠词在《洛丽塔》黄译本、于译本和主译本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三个译本中状语叠词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定语叠词,而且黄译本和主译本中AABB式叠词的使用数量远远超过于译本,因为黄译本和主译本倾向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通过研究黄译本和主译本中增译的叠词,本文发现主译本在归化的同时,对原著思想张力的还原也是高保真的,而黄译本更偏向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以上差异主要是由AABB叠词的语义功能、句法功能以及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原则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昆曲《桃花扇》许渊冲、许明译本和石俊山译本,从意识形态、诗学观、赞助人三个角度分析昆曲翻译过程中操纵理论对译者的影响,探究两个译本所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结果表明:两个译本均受到其所处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操控;在诗学观方面,许译本结构紧凑,多短句,修辞手法丰富,更好地还原了原作魅力,石译本句式零散简洁,少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便于目的语受众快速理解曲目内容;在赞助人方面,两个译本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赞助人的影响,许译本贴近出版社要求,力图传达中国文化魅力,石译本满足昆剧院要求,意在帮助观众理解剧作含义。总体上看,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许译本多用异化译法,凸显汉语特色;石译本则多用归化译法,符合目的语受众要求。  相似文献   

6.
海亚姆的"鲁拜集"在中国译本众多,不同译本因翻译的时代和译者的翻译观的差别常呈现给读者以不同的面貌,转译自菲茨杰拉德英译本的郭沫若译本、黄杲炘译本以及直接译自波斯文的张鸿年译本是"鲁拜集"译本中较有代表性的译本,它们在内在的思想和外在的形式方面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丁洁 《英语广场》2020,(30):3-5
《浮生六记》由清朝沈复所著,雪莉·布莱克译本是第一个由西方母语译者翻译的英译本。现有对雪莉·布莱克译本的研究主要关注译本语言本身,从权力话语视角进行的讨论较少。笔者研究雪莉·布莱克译本,发现译本对原文文体、主题、人物形象、意象均进行了宰制,这体现了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8.
《挪威的森林》的汉语译本中林少华的译本和1997年版的赖明珠译本引发热议,一时间褒贬参半,众说纷纭。从翻译学角度对林译本和赖译本进行案例研究,探求翻译的本来面目和可译程度,对译本进行客观考察,尝试重新审视两个译本。  相似文献   

9.
马殊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是19世纪出现的两种《圣经》译本,两个译本均为"深文理"译本,但与之前的译本明显不同的是,这两个译本中使用了相当多的口语用语和句式,呈现出文言与口语杂合的语言特点,体现了《圣经》汉译面向大众,不断本土化的努力。同时,从译本语言来看,两个译本不但使用了很多相同的日常用语与宗教术语,而且在句子的翻译上也存在不少雷同之处,这足以说明两个译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使用语料库统计分析软件对《三国演义》三个英文全译本的统计分析发现母语译本和非母语译本在词汇、句子、篇章层面存在较大差异。母语译本的类符数、特色词、独特词都较大幅度地高于非母语译本,其译文更为精确和细腻。在句子层面,母语译本对于逗号和句首词and的使用频次较高,增强了译文句式的复杂度和语篇的流畅性。在篇章层面,母语译本it和its的使用频次略高于非母语译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伟大文学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目前市面上其中文的译本很多,每一个译本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本文将以著名翻译家刘重德所提出的“信、达、切”为标准,对张谷若的译本和吴笛的译本进行比较,试论各自的得失,从整体上判断谁的译本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12.
张天飞 《考试周刊》2009,(46):26-28
针对法律法规英译文本现状,探索以“法”的理念建构法律法规译本的规范体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法律法规译本现状研究,确立了以“法”的理念为译文译本规范的最高指导原则,即译本须保障“法”的统一性、唯一性和准确性等。本文指出,译本规范须以“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法”为衡量译文译本的根本规范。  相似文献   

13.
丁峻 《海外英语》2014,(5):3-4,17
《廊桥遗梦》有大陆梅嘉和台湾吴美真两个汉译本。两个译本各有特色,尤其是连词的使用。研究应用语料库检索工具,根据统计结果对两个译本连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梅嘉译本的词汇密度高于吴美真译本,但吴美真的译本在连词使用上要远高于梅嘉译本,存在显化现象,她的译本深受英语等印欧语言的形合法影响,通过翻译影响到了汉语书面语。  相似文献   

14.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运用复杂的时间线和怪诞的哥特式风格,刻画了处于历史性变革中的美国南方没落贵族艾米莉悲惨的一生。文章通过选取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为参照语料库,考察了杨岂深、杨瑞和何林、张和龙、叶紫等四个译本的特征,使用聚类分析发现:与原著相比,四个译本均存在风格变异,其中杨译本、张译本和叶译本与侦探小说最为相似,而杨何译本与科幻小说最为相似。关于不同译本风格变异的具体原因,可以从词汇丰富度和长短句段使用比例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廖锦霞 《教师》2014,(23):122-122
王尔德的喜剧名著Lady Windermere??s Fan成书百余年,已有众多版本的中文译本。其中,余光中先生的译本广受欢迎,其语言精准,人物对话幽默俏皮、机智诙谐,充分反映了原著的语言风格。然而,经过将原著和译本的认真比对,发现译本中也有些问题需要探讨,译本中有些理解不准、用词不当、处理不妥的情况,本文将一一举例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孟子》译本可概分为两类:全译本和变译本。理雅各的《孟子》译本被认为是《孟子》全译本的经典,多布森的译本则被奉为《孟子》变译本的典范。前者以传教士的使命为出发点,追求全面而忠实的转换;后者以读者为导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攫取精华、合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好逑传>是第一部被译成西文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自1761年英译本出版后,先后被转译为法语、德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形成了<好逑传>西文译本语言多样、版本丰富的特征.其中帕西译本和德庇时译本是最重要、流传最广的两种译本.帕西译本和德庇时译本在故事单元的编排整合、章回目录的释读翻译、诗词歌赋的翻译润色和文字词语的选择修饰等各个方面存在着不同;从帕西译本到德庇时译本,西人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认识逐渐深入,评价日益肯定,翻译越来越忠于原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好逑传>英译本的历史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8.
《突厥语大词典》诠释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厥语大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于1072—1074年间,在巴格达用阿拉伯文编成的篇帙浩繁的三卷本巨著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于伊斯坦布尔发现了抄写于1266年的现存的唯一抄本。此后,由土耳其学者克里斯里·里发特于1917—1919年铅印刊布②,引起了中亚史学界及突厥语学界的广泛关注。迄今已有土耳其文译本、乌孜别克文译本、英文译本、德文节译本及维吾尔文译本等多种语言的译本面世。笔者案头仅备有维吾尔文译本。翻检学习过程中,发现某些词条的转写或维吾尔文翻译不尽如人意。此外,对于个别词条,某些引用者在…  相似文献   

19.
郑丽单 《海外英语》2013,(16):151-152
Gone with the wind在国内已有多个译本,不同的译本具有不同的风格。该文选取傅东华、陈廷良、戴侃和李野光、李明四个汉译本,通过简单的作者背景和作品介绍,拟从翻译策略、语言风格及意象等方面对这四个译本的第一章开头两个自然段进行对比赏析。  相似文献   

20.
Gone with the wind在国内已有多个译本,不同的译本具有不同的风格。该文选取傅东华、陈廷良、戴侃和李野光、李明四个汉译本,通过简单的作者背景和作品介绍,拟从翻译策略、语言风格及意象等方面对这四个译本的第一章开头两个自然段进行对比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