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个画师给他的三个徒弟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的骆驼,他非常得  相似文献   

2.
徐乐盈 《教书育人》2011,(35):64-65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画师让三个徒弟在一张纸上画骆驼,看谁画得最多,大徒弟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可画师都不满意,小徒弟只画了两只,一只从山中走来,另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肚子,却得到了画师的称赞。其实,仔细观察这三幅画,大徒弟和二徒  相似文献   

3.
佚名  洪凌云 《少年读者》2008,(11):24-24,38
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相似文献   

4.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篇课文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里的一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其内容描写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骆驼最多,徒弟用细笔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试想。如果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学生相当容易理解,但感受不会很深。如何让学生拓展思维,只有时时处处“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做别人没做到的990唤起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思维拓展与创新意识,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所以我在课堂中设计了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5.
梁慈祥 《辅导员》2011,(26):18-19
教材原文见2010学年三年级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P46(全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zhao)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luo)驼(tuo),看谁画的骆驼最多。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画了起  相似文献   

6.
在一本《人才》杂志上刊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师要考学生的智力,给他们每人一张白纸一支笔,看谁在这张纸上画的骆驼多。学生们便急急操笔作画。有的把骆驼画得小小的想以小求多,有的把骆驼画得挤在一起想以挤取胜。有个孩子却先凝神默想,然后在纸上画座起伏蜿延的大山,再在山的左边画只骆驼头,在山的右边画个山洞,洞口露出一个骆驼屁股。结果这位学生获得优胜。  相似文献   

7.
画骆驼     
传说有一位画师为了检验学生的成绩,便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卷纸,要求是:用最简单的笔画,画出最多的骆驼。有的学生在纸上密密麻麻地画了一群骆驼,有的学生为了省笔画,只画驼骆头。有一位学生则一笔勾出两座山峰,再画从山谷走出一只骆驼,后边又一只驼骆走出半截身子。这幅画被画师评为佳作。理由是构思巧妙,笔墨简单,寓意深刻———谁能猜得出这山谷里面行进着多少只骆驼呢?(吴冰辑) 画骆驼@吴冰  相似文献   

8.
三枝谷穗     
<正>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上面有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问:“你怎么数的?”大徒弟:“揉碎了,放在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绘画课上,我发现许多学生习惯画“小画”,一张纸往往只画了不足一半的面积,而留下大量的空白。他们总习惯把对象画得很小,却没意识到作画纸张的大小。这种错误的绘画方法,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甚至到了中学阶段,他们意识不到要把画画大一些,与画幅相称。这样,教小学生画“大画”就是美术教师应予重观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纸鸢     
鲜明的邮戳带来了你圆圆的问候打开记忆的尘封从岁月的天边飞来一只纸莺满是你我那段旅程上的足印你将它写成诗绘成画飘现在眼前跳跃在纸上是你靓丽的身影(指导教师高永平)纸鸢@闵亚利$罗田县骆驼坳中学高二(1)班~~  相似文献   

11.
三枝谷穗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你怎么数的?"大徒弟:"揉碎了,放在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二徒弟说:"1430颗谷粒。揉碎了撒地上,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数鸡头。"三徒弟说:"我这枝谷穗1350粒。"师傅:"怎么知道的?"三徒弟:"问两位师兄,取中间数。"师傅说:"好,你们都出徒了,明天  相似文献   

12.
三枝谷穗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有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你怎么数的?”大徒弟:“揉碎了,放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二徒弟说:“1430颗谷粒,揉碎了撒地上,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数鸡头。”三徒弟说:“我这枝谷穗1350粒。”师傅:“怎么知道的?”三徒弟:“问两位师兄,取中间数。”师傅把大徒弟叫过来,说:“你办事耐得烦,是好事,以后要开阔心胸。数谷粒的时候,你是不是常常眼花,是不是做梦都梦见谷粒?耐烦之人还要学习疏朗心境,免得躁。”他对二徒弟说:“你比师兄机巧,…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画师,要求学生以最经济的笔墨,画出最多的骆驼.一位学生在卷上密密麻麻地画出了一群骆驼;另一位学生为节省笔黑,只画了许多骆驼头,还有一位学生一笔勾出两座山,又在山谷中勾出一头骆驼,后面跟着一头骆驼只露出半截身子,其余都隐在山后了.  相似文献   

14.
三枝谷穗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说:“你怎么数的?”大徒弟说:“揉碎了,放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二徒弟说:“1430颗谷粒,揉碎了撒地上,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数鸡头。”三徒弟说:“我这枝谷穗1350粒。”师傅说:“你怎么知道的?”三徒弟说:“问两位师兄,取中间数。”师傅说:“好,你们都出师了,明天下山吧。”众徒弟疑惑:“您还没教我们呢?”师傅把大徒弟叫过来,说:“你办事耐得劳烦,是好事,以后要开阔心胸。数谷粒的时候,你是不是常常眼花,是不…  相似文献   

15.
三枝谷穗     
有一位师傅收了三个徒弟。他发给每人一枝谷穗,说:“明天告诉我多少颗谷粒。”第二天,徒弟们来报告。大徒弟说:“一共1328粒。”师傅说:“你怎么数的?”大徒弟说:“揉碎了,放一张纸上,一粒一粒数。”二徒弟说:“1430颗谷粒,揉碎了撒地上,抱一只大公鸡来啄,数鸡头。”责任编辑/珊珊三徒弟说:“我这枝谷穗1350粒。”师傅说:“你怎么知道的?”三徒弟说:“问两位师兄,取中间数。”师傅说:“好,你们都出师了,明天下山吧。”众徒弟疑惑:“您还没教我们呢?”师傅把大徒弟叫过来,说:“你办事耐得劳烦,是好事,以后要开阔心胸。数谷粒的时候,你不是常…  相似文献   

16.
据说,唐伯虎曾在扇庄画扇,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一天,有个人来请唐伯虎画扇,但提了个条件,就是由自己来命题。如果唐伯虎画得出来,他愿意出三倍的银子购扇;如果画不出来,他就白拿走三把上等的扇子。唐伯虎点头同意,那个人说:“我养过骆驼,就在扇子上画骆驼好了。”唐伯虎说:“好!”说着就要下笔去画。那人又说:“且慢,在扇面上画一只骆驼不行,两只也不行,画三只也不行……”唐伯虎问:“你要画几只?”那人笑笑说:“画一百只吧!”同学们想一想,要在小小的扇面上画一百只骆驼,谈何容易!这不是故意出难题吗?可是,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画了…  相似文献   

17.
八、非非作画 赵远虹告诉我,应该把非非画的东西记下时间保存下来,从中可以看出儿童的发展。她是看了非非八个多月大时的“作品”说这一番话的。那时非非会用笔在纸上画,但只能画直线。虽然只到这一步,但总算会用笔、用纸了,并有了用笔在纸上画出东西的意识和爱好。  相似文献   

18.
黑蜜蜂     
正黑蜜蜂无牵无挂,孤独地飞在山野的灌木上方。一只肚子细长的黑蜜蜂在岩石的壁画前飞旋,白音乌拉山上有许多壁画——古代人用手指头在石上画的图形符号。我觉得像是古埃及人来蒙古高原旅游画的。黑蜜蜂盯着壁画看,壁画上有一人牵着骆驼走的侧影,白颜料画在坚果色的黑石上。黑蜜蜂上下鉴赏,垂下肚子欲蜇白骆驼。古代骆驼你也蜇啊?我说它。黑蜜蜂抻直四片翅膀,像飞机那样飞走。  相似文献   

19.
寓言     
骆驼终年在大沙漠里行走,是世界有名的“沙漠之舟”。小猪羡慕地说:“骆驼大伯,我想做您的徒弟,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受大家尊敬的‘沙漠之舟’!”  相似文献   

20.
应建清 《中学教学参考》2012,(8):120+94-120,94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朝廷招考画师,要求“用较短的时间画最多的骆驼”。应试者中,有的画了大大小小满卷的骆驼,有的则由近及远,画了一个一个驼队……一位年轻的画师仅用三分钟,而一举夺魁,他用一条线勾画出两座并排的山峰,山的这边画着刚刚露出的骆驼头,山的另一边画着骆驼的后蹄和尾巴。考官评价说:这样的作品构思巧妙,观赏者完全可以想象出山峰背后长长的驼队,许许多多骆驼正在缓缓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