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大势之所趋、时代之潮流。作为一名教师,理应站在时代的战略高度,锐意教改,为四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材。这里,仅就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谈点肤浅的看法,以期外语界的同行们深入讨论。 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或不叫精读的精读课,是英语专业最受重视、教学时间最多的课程,也可以说是英语专业的“霸王”课。当然,勿容置疑,精读课的开设符合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精读课也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曾经发挥了、并且正在发挥着积极有利的作用。它  相似文献   

2.
安玉青 《教师》2023,(8):36-38
目前,各高校正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活动。为了推进英语专业的教改工作,文章拟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分析精读课文,探讨其中的思政元素。在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之后,多角度分析例文“The Green Banana”,并挖掘内在的思政元素:该文讲述了作者在巴西山村的特殊经历,隐含了思政要素;主题方面,表达了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态度以及开放性立场,隐含了与“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精神相契合的知识;在细节处彰显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隐含了文化自信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知识。在讲解精读课文时,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启迪以及正向的精神引导,从而有力推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读课是英语专业重要的基础课,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课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课堂教学应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通过课堂观察、典型实例分析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尝试,阐明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英语专业一年级精读课教学探索陈庆生精读课历来是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开设的主要课程,其总课时数占各门课程的首位。可见,精读课教学在基础阶段乃至四年的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些年来,我们发现一年级新生中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他们经过中学五年左...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3,(A3):76-77
精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重中之重,英语专业精读课导入是课堂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作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学习现状不断探索,通过改进课堂导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精读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几种课前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6.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应在精读课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文化渗透,以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几年来教学实践的体会就英语专业精读课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精读课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应遵循的相关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教师可以结合精读课文中的词汇、习语和文化背景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滕健 《考试周刊》2012,(59):69-70
英语专业精读课在英语专业本科生段的教学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读课程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其他课程的掌握与理解的程度,英语精读课讲授的不仅仅是词汇、语法、修辞和对通篇文章的理解,每位老师和学生都应注重对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精读课是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两年制的英语大专班,共设专业课10多种,英语精读课占的课时比例最多,总课时在350节以上.非英语专业的英语精读课也占了英语教学的大部分课时.无疑,英语精读课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精读作为教学手段,必须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的高端英语人才。为了评价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提高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对某省一所地方高校20级英语专业1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总体认同度较高,其中的“家庭美德”和“马哲辩证”教育还需强化;对“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普遍认同,但独立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有待提升;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认同度较高;对“课程思政”评价方式基本认同。建议:一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二是加强文学课教师“课程思政”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作认为,在非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中,应引入体学知识和常规关系模式。精读课中的“读”不仅仅是读懂课,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还应重视阅读欣赏能力和常规关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英语专业课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设计和实施立体多元的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英语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使语言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效结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精读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既担负着巩固学生的基础,又承载着提高学生技能的双重作用。因此上好精读课是提高高校英语专业水平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问题教学法的视角阐释了精读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教师要利用课上课下提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集语言、文学、文化背景知识与一体,也是英语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对精读课大教学进行探讨和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本文根据精读英语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讨分析精读课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不同层面。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价值观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的新型教学理念。综合英语课程作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主干课程,更应该突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思政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落实思政教育,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精读是英语专业学生四年大学学习中贯穿始终的支柱型课程,而翻译是高年级开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因而在精读教学过程中,把基本翻译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融入精读教学,可以使两门课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融入精读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方法,以期对提高英语专业精读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中,传统的课程是以精读课为主,辅以听力、会话、泛读。二年级增加了语法、写作、翻译。精读课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精确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精读”是大学英语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语音、语法、阅读、听力、口语以及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文则是精读课教学的中心和重点,以上各方面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它来进行的。因此,精读教师的课文教学方法的恰当和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鉴于精读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将英语精读课程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融入模块化教学,符合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本文叙述了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模块化教学在“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两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精读模块化教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精读课一直是高校英语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是探讨在英语专业精读课堂中应用情感因素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情感策略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精读课堂活力,改进精读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实际动用语言的能力。而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处于重要地位。作为精读课重要组成部分的词汇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以及整个精读课程的综合质量。本文就英语专业精读课的词汇教学方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