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逐步趋向快节奏,我国的广播正在作适应性改革,采用主持人直播机制的电台愈来愈多。全国还有许多电台在酝酿、准备由录播改为直播。由播音员录播改为主持人直播,使广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播发新闻和信息的时效加快了;整个节目的编排更灵活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拉近了;听众参与广播方便了;广播为听众可以提供直接服务了;许多节目的录制合成消掉了……总之,主持人直播使广播的快、活、近、便等长处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大大增强了广播与电视、报刊竞争的实力,有利于广播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但是,我们也看到直播以后显露了一些新的矛盾,直接影响了直播效能的充分发挥,乃至影响到整个广播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广播领域正式推出节目主持人以来,主持人节目这种新的广播形式很快得到听众的认可和喜爱.十多年来,主持人节目正日益取代传统的广播节目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节目主持人这种新机制的引入,才使传统的广播走出低谷,获得发展.主持人节目扩大了广播受传渠道.主持人节目一般采用直播形式,节目制作与播出同步进行,节目所传达出的信息在时效性上较传统的录播要及时得多.而热线电话等听众参与形式的广泛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信息反馈,使受传双方的联系更加紧密和直接.从实际情况来看,当今广播传达出的信息很多都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听众.可以说,广播为大众服务的功能在当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仅就最严肃的新闻广播来看,近些年来,不少电台通过开设“新闻热线”、“新闻大哥大”、“新闻传真”等,使新闻更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增强新闻的可听性,赢得了听众.  相似文献   

3.
广播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主持人板块节目的不断涌现,绝大多数电台都开始采用直播。直播节目因其参与直接方便,灵活,形式生动活泼,吸引了大批听众。但是直播节目也有他的弱点:一是缺少刻意加工制作和精雕细刻;二是缺少质量检验和严格的审听把关。直播节目在很大  相似文献   

4.
广皤播音是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记者在各类节目中面向听众直接进行传播的有声语言活动,是广播传播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环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播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电台与听众联系纽带的广播播音,便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开办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历史不算长,但由于它符合现代广播电视发展的规律,十几年来,发展提高很快,已经成为中央各台、地方各台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节目,许多主持人节目成为名牌节目,不少节目主持人成为社会名流。节目主持人这种新兴职业已成为90年代人人看好、大有发展前途的行当。无论是电台还是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几乎天天和观众、听众打交道,可以说是电台电视台的“门面”。许多听众观众从喜欢主持人节目,进而把节目主持人当做知心朋友,把他们看成是电台电视台的代表,因  相似文献   

6.
在二十世纪末崭露头角而又轰轰烈烈普遍推广的广播直播形式为广播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途径。它一改长期以来传统的录播形式,尤其是伴随而出的通过电话让听众直接参与的广播热线节目,吸引了众多的听众。热线节目的问世,既为节目主持人提供了用武之地,也对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和节目质量以及节目导向的把握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市一级的电台应该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更有效地把握好热线电话节目呢?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直播形式在一些地方电台的广泛运用,增强了广播的活力,消除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感,广播在听众心中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在听众欣喜地拨打热线参与节目时,广播剧却不知不觉地在许多电台销声匿迹了.笔者以为,作为深受听众喜爱的广播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广播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该被一些地方台淡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宣传改革的深入,我国电台节目的播出已广泛地改录播为主持人直播。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的兴起,使广播节目呈现出灵活、快捷,能与听众双向交流的特点,广播固有的优势得到了更佳的发挥,直播一出现就带来了听众对广播的热情空前高涨的可喜形势,广播的收听率大幅度提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十年前比较,现在有不少电台的直播节目收听率出现了大滑坡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县级台广播热线直播热的掀起,推出了一批节目主持人。如今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令人可喜可贺的同时,一些县级台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一经推出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全国数百家电台的多档节目都采用了直播这种形式,“火爆”的局面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广播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广播谈话类热线直播节目有许多种,有新闻性的、娱乐性的、服务性的等等,而目前所占比重较大、影响面较广的应同夜间清谈式的,这种夜话节目不仅丰富了广播的节目形式,而且为广播又开辟了一块新的黄金时段,扩大了广播在传媒中的市场占有率.夜话节目把以往只是单向接受信息的听众推到了广播的第一线,使听众具有是受众又是传者的双重色彩,而主持人也由‘一人挑”,变为‘二人抬”,这既是节目的成功之处也是节目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研究主持人的同时,也着重分析一下主持人的合作者,节目的另一主角─—受众.武汉电台的漫谈…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广播节目以主持人直播的形式出现,还是在1986年,珠江经济台首开先河。这之后,中国广播界掀起了一阵"经济台旋风"。1991年,沈城的上空也出现了直播的声音,这一新颖的广播形式,立即吸引了听众。一时间,主持人炙手可热,参与节目的听众趋之若鹜。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也不再是高高在上,主持人别于"播音员"的声音更加平实,说话方式更加轻松自然,更易让人接受而有亲切感。另外,广播节目的内容也随之有了很大变化。与听众的互动节目增加了,比  相似文献   

13.
张敏 《记者摇篮》2009,(11):83-83
直播板块节目作为一种受听众欢迎的广播形态,已经存在十多年的时间了。从1986年底南方城市兴起了广播节目改革热潮,珠江经济电台推出了大板块主持人直播节目,到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节目改革中推出《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等综合性主持人节目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焕发广电生机的有效载体。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广播主持人节目由于符合现代广播发展规律,发展提高很快,已成为电台的主要节目形式,并大大缩短了与听众的距离。由于收听的主动权掌握在听众手中,能否留住听众并真正形成一对一的交流,除了要看节目内容是否让听众感兴趣外,还要看主持人能否主宰交流并善于在交流中恰当地把握自己。这里,我仅谈些个人的肤浅认识。主持人情绪的把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给主持人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虽然听众无法看到主持人,无法直接了解主持人的情绪,但声音就是广播的第一语言,声音本身就能反映对听众的服务态度。透过它,听众可以感知主持人的节…  相似文献   

15.
广播节目主持人话语权滥用问题,是当前一些电台尤其是非主要频率主持人直播节目经常出现的问题。主持人话语权滥用是对广播话语权的异化和庸俗化,不但损害了主持人自身形象,而且有损党和人民广播事业,其危害性不容低估,切不可等闲视之。主持人话语权滥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信口开河,将高雅的话题低俗化。由一对男女主持人共同主持的《某某点菜》,本是某电台为正在用餐的听众安排的午间娱乐栏目。在前不久的一次节目中,这对主持人突发奇想,在节目中开设虚拟的  相似文献   

16.
王岩  赵燚 《记者摇篮》2006,(5):10-12
《今日黑土地》节目小传:该节目是辽宁电台新闻台惟一的对农宣传节目。《今日黑土地》节目组多次获得国家及省级奖项。省十佳社教栏目局台名牌节目。节目主持人王岩、石江多次获得全国广播播音主持一等奖。王岩曾获“全国百佳主持人”称号。2005年辽宁电台举办的‘听众最喜爱的十佳栏目、十佳主持人评选’活动中,《今日黑土地》节目及主持人王岩双双荣获十佳殊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播对农节目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村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贴身的服务。作为辽宁省级电台惟一的一档对农广播节目,辽宁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17.
纵观广播发展史,社会的需求推动着广播节目的更新和广播技术的发展。从我接触广播工作开始,短短十几年,广播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发展。第一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各级电台由录播节目发展到部分直播和全时段直播,使广播信息传播速度再上一个台阶。1989年收音机脱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们期待快速的新闻报道和及时的消息传递,而电台直播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听众参与节目。从听众点歌到股票点评,人们参与热情随90年代中期股市发展而高涨。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18.
纵观广播发展史,社会的需求推动着广播节目的更新和广播技术的发展。从我接触广播工作开始,短短十几年,广播就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发展。第一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各级电台由录播节目发展到部分直播和全时段直播,使广播信息传播速度再上一个台阶。1989年收音机脱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们期待快速的新闻报道和及时的消息传递,而电台直播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听众参与节目。从听众点歌到股票点评,人们参与热情随90年代中期股市发展而高涨。几乎所有的  相似文献   

19.
肖剑冬 《声屏世界》2005,(12):60-60
直播热线节目是现在许多地市广播电台经常采用的节目形式。虽然直播节目以其快捷、亲切、新颖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考察江西省各地市广播电台的直播热线节目时.会发现节目设置的重复与雷同、节目内容的随意与平庸已引起听众的不满,一些电台的收听率也呈下降趋势。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广播直播节目的泛滥而难以吸引听众呢?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城市电台中,听众投诉节目非常红火。它一方面展示主持人与听众双向交流的广播优势与特点,另一方面体现广播媒体舆论监督与引导的社会职能,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广大听众的喜爱。据市城调队抽样调查,南京电台新闻台、经济台、交通台开办的三档听众投诉节目,其收听率在南京地区诸多电台的同一时段都名列前茅。因此,站在战略的高度,用“重在建设”的眼光,去审视和思考听众投诉节目的运作与发展,是我们广播界正在求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切实加强主持人的职业思想道德建设,是进一步办好听众投诉节目的关键所在听众投诉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