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平原区防护林实际是以农田防护林和草牧场防护林为主体框架的,包括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盐碱地造林、小片用材林、薪炭林及"四旁"绿化与其他林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业生态工程体系。我国平原区,可分为平原农业区和风沙区。平原农业区以农田防护林网为主体,风沙区以防风的固沙林为主体。因此,本文重点叙述农田生态防护林和草牧场防护林。  相似文献   

2.
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在区划上是呼和浩特市的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在树龄结构上属于中幼林;在林种结构上属于油松纯林.  相似文献   

3.
1.经营目标水源涵养林,也叫水源林,是水土保持防护林种之一,泛指河川、水库、湖泊的上游集水区内大面积的原有林(包括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和人工林。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同土地、能源等构成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全球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环境又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世人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因此作为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水源涵养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具有良好的林分组成的水源涵养林在水源区占有一定的面积,就可以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洪削峰,减少泥沙入库或淤积,保护和维持水资源的调节与平衡的功能。水源涵养林体系应是一种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质改善为核心的,兼顾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叙述了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防沙治沙、草牧场防护林及江岸防护林等五种防护林体系的生态效益,可见,三北防护林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是巨大的、显著的,是举世瞩目的。  相似文献   

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件意义深远而重大的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多种功能,其对于减少自然灾害,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从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取得的效果显著,大大推动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韬  李春燕  宫照红 《西藏科技》2010,(6):69-72,77
森林是全球维持生态平衡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水源涵养林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民乐县三北防护林建设为切入点,按照“北防风沙、中保农田、南护水源”的发展方针,坚持以“统一规划、因地制宜、依靠科技、综合治理、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为指导思想,把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作为根本任务,因地制宜,建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林业生态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的绿色综合体的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态工程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等,就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同时论迷了天然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大汶河流域莱芜项目区治理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莱芜项目办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了一套适合当地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加森林资源、遏制水土流失和维持生态平衡,我国很多地区开展了多功能防护林、天然保护林、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的生态造林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林业生态工程对后期可持续经营缺乏详细合理的规划,导致林业可持续经营缺乏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支持,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工程预期目标的实现。因此,重视林业生态工程的可持续经营,进行科学合理的后期管理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原理更加深入地应用到农田防护林领域,形成了农田防护林生态学研究高潮。防护林的生态效益通常包括生物效益、环境效益、旅游效益等。本文重点综述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益,包括风速、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指标,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等水文指标及改良作用、保护作用等土壤指标。  相似文献   

12.
林业生态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将以林业为主体的植被建设归入到国家的基本建设计划中。林业生态工程不仅仅只包括保护生态环境,其中还包括了对水源的管理、土质的要求、以及对于植被的各种维护等,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管理办法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实施。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以及天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在该地区先后开展了小流域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对土壤侵蚀控制、生态建设等均起到了良好作用。为全面评价该地区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以野外站不同尺度监测及生态系统关键过程长期研究为基础,利用多种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在地块—小流域—行政区和典型生态工程—典型样区—侵蚀和地貌区等不同尺度上,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土壤侵蚀动态变化、河流径流和输沙量动态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结构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范围明显缩小、水土流失程度显著减轻,区域生态状况向良性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局部地段(如陡坡耕地)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据此,从该地区生态建设的内容、学科建设重点、监督和政策机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了该地区生态工程后期建设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工程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产工艺系统。林业生态工程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林业生态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林分涵养水源功能,为该地区林业发展提供技术依据,以清水河县公益林林区内5种林分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土壤层及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研究表明:土壤容重从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无林地柠条林杨树柠条林油松林杨树油松混交林杨树林。土壤总孔隙度为:杨树林杨树油松混交林油松林杨树柠条混交林柠条林无林地。不同林分林型涵养水源能力差异较大,杨树油松混交林涵养水源能力最好,为284.35t/hm~2;柠条林为172.98t/hm~2;无林地最差,为128.35t/hm~2。因此,在清水河县地区适度发展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涵养水源效益。  相似文献   

16.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繁荣稳定。文章分析了柴河水库水源地保护中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提出了水土保持、补齐水源地理短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东部地区一带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水资源,以此条件形成的水源林具有较高的水涵养能力,是辽宁省居民以及各生产企业用水和木材的发源地。然而,由于其中植物资源在长期中被大量采用,使原有自然条件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影响了水源林重要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本文中将从再造林的角度,来明确植物能够扎根生存所依赖的必要条件,比如植株种类、地表形态、土质等。通过对这些必要条件的分析,将辽东地区水源林划分为12个类型,同时也给出了具有明显切合性的经营策略,从而为水源林发展工作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设的进行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非是没有代价的,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沙尘天气开始变得频繁,防护林水土流失变得严重,因此防护林对于我们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守护者,而如何将防护林的水土保持做到最好也成为一个被人们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综合效益评价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评价、间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间接生态效益包括水源涵养效益、保持水土价值、防风固沙价值等6项,在乌兰察布市水土保持价值是很重要的一项.本文探讨了乌兰察布市水土保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恢复的现状 草原作为陆地覆盖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对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固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